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孩子“拿得住”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学习正面管教之前,我看过很多的育儿书,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也知道要给孩子自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所以,我会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跟孩子表达很多的爱,我和威威的关系始终很亲昵,我几乎不会冲他发脾气。可随之带来的后果是,我常常拿我的孩子没办法。用老人的话说,就是这个孩子“拿得住”我!
  当我开始学习正面管教,并成为一名正面管教的家长讲师后,我开始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存在着问题――我太缺乏“坚定的态度”了,我的孩子不知道妈妈的“健康界限”在哪里,所以,他甚至觉得我就应该完全听他的,他“拿得住”我!
  我以为自己不发脾气,不生气地对待他,是给他爱和自由。但事实上,我压抑了自己的感觉,因为要憋住不对他大吼大叫,反而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严重内伤!
  正面管教课堂中有一个活动,叫“温柔和坚定并行”,能帮助家长找到自己的定位,笼统地说,就是判断你会是个“温柔大于坚定”的妈妈,还是个“坚定大于温柔”的妈妈。很明显的,我是一个“温柔大于坚定”的妈妈。我明白温柔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体会到无条件的爱,体会自己的价值感,我也在努力这么做。但我不明白“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自己和不同情况的健康界限,让孩子体会到稳定清晰,体会到安全感。
  我决定从坚定的语言做起,找到温柔和坚定的平衡点。
  孩子又因为一点小事儿无端哭闹,我不再第一时间冲去“救”他,而是陪在他身边,跟他说:“妈妈知道你可以用哭闹以外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妈妈不走,就在这里,等你准备好了再跟妈妈说吧。”当我陪在他的身边,不着急“共情”,我反而能更好地“感受”到他。
  他不哭了,站起身来,我这时才问他:“你愿意跟我谈谈刚才的事儿么?你刚才的感觉是什么?又为什么哭呢?”
  才3岁的小人儿,就能非常理智非常准确地说出他的想法、感受和决定:“刚才我的书掉地上了,我够不着,就哭了。你不帮我捡,我就生气了。然后,我就一直哭一直哭。”
  “然后呢?”
  “然后,我哭一会就不哭了,自己把书捡起来了。”
  “那你生气么?”
  “刚才生气,现在不生气了。”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我自己捡起来好啦!”
  “那你想要妈妈帮忙的时候要怎么跟妈妈说呢?”
  “我好好说。”
  很庆幸,我没有一遍遍地催促孩子:“你不要哭,好好跟我说!”(这样不是坚定,是强硬)孩子因为我始终保持的态度――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孩子,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老实说,坚定真的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了过于温柔的妈妈来说。比如我很明确地跟孩子说明:“咱们约好了5分钟后回家,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回家了。”孩子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大哭:“我不要回家!没到5分钟!”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就会妥协:“那好吧,你说,你想再玩几分钟?”然后,这个5分钟可能就会变成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最终的结果还是他哭着回到家。
  现在,我会停下来,平静地、完全不动怒地看着他,说:“我们约好了5分钟,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你是想牵着我的左手,还是牵着我的右手回家?”
  我也不再压抑情绪,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就会真实地告诉他:“妈妈现在生气了。”有时,情况会变得更糟,他看到我生气会哭得更凶,但我告诉自己“情况在变好之前,往往会变得更糟”,我可以接受他哭闹更凶的结果。当我接受了自己可以生气的行为,反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平静下来,然后,更冷静地跟孩子共情,听他讲述感受,一起想出解决方法。
  当我逐渐找到了和孩子之间的健康界限,孩子的成长也越来越让我刮目相看。
  在学校,威威刚上幼儿园时,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说话像蚊子一样,只默默待在旁边看着别的小朋友玩,从来不参与其中。到现在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老师却一见面就会很骄傲地说,威威现在是班上表现最好的孩子之一,他遵守规则,上课很专注,跟所有的小朋友关系都很好,讲话也很大声了,变得非常活泼。
  在家里,我也不再害怕爸爸跟威威的“小屋时间”了,爸爸还是会把偶尔哭闹的威威带到屋子里“好好聊聊”。但我观察到,这反而变成了他们父子俩的一种特殊相处方式,威威并没有因此受到伤害,反而跟爸爸的关系更亲密了。
  当我渐渐地找到自己“温柔和坚定的平衡点”,即拥有更多的坚定,我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脆弱。如果你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尊重自己和孩子,尊重事情的客观情况,而不是强硬的“必须按我说的做”,孩子就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且孩子的情绪和心灵成长也不会受到不良影响。
  温柔带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价值感,坚定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并给孩子安全感。当一个孩子有了价值感和安全感,他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全面的自我认知,从而学会真正的自信、自爱以及自尊。
  人这一生最终追求的就是价值感和安全感,这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97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