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采用多种教学手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一种语言文字,汉语有着象形和一定灵性的特征。汉语以汉字为载体,其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小学生对汉语言的学习,其中依靠的一条途径主要是语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关键词】语感能力;教学手法;读写结合;情境创设;提示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小学语文语感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一、从语感类别的角度培养语感能力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培养情味感等。因此,从语感类别的角度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语感能力。
  (一)培养形象感
  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表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联系。比如:在教学课文《白鹅》一文时,反复让学生读“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的净角出场。”通过反复朗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表象,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想象鹅走路的姿态,这样鹅走路那慢条斯理、大模大样的样子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二)培养情味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比如:在教学《长城》一文时,先向学生介绍在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的时代背景。然后,再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了解这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从语感生成的角度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是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法,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如:在教学《母鸡》一文时,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来体会母鸡多种多样的叫声,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悟鸡的叫声,模仿鸡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三、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培养语感能力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写结合,以达到强化语感和培养语感的目标。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同学们,面对这一片废墟,你心里有何感受呢?你想说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同时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此时的练笔,可使学生情感的积聚得以爆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得到升华,语感的敏锐性同时得到提高。
  四、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培养语感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营造一种语言感知的良好氛围,可以使学生不自觉地调动起自己的感官,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例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上课前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五、从提示语的角度培养语感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巧妙地运用提示语,可以获得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效果,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这对学生在学习一些记事和写人等文章时,由于对话的内容较多,学生难以把握人物的语言和内心世界来说,通过运用提示语将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倔强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感能力,重在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感受。侧重朗读、形象和生活化,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因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特点下进行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是有着良好的条件和关键。对语文教师而言,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以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以此指导学生领悟语言的基本内涵,增强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袁秀英.试析小学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5(8).
  [3]赵稳红.语文课堂:寻求语感和语理的结合[J].课外语文,2015(2).
  [4]周培化.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89.
  [5]肖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2,22:147.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98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