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适能教育理念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体适能”以让青少年认识到体育活动的价值,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作为教育宗旨。目前已被纳入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改革的范畴,“体适能”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谈谈体适能教育理念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关键词 体适能 教育理念 体育
  体适能是一种能够让身体适应各种环境与活动的综合能力,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的功效。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高校以培养学生健康体适能为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据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低下,肥胖率与近视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学生的各项素质指标也不甚理想,如速度、力量耐力等都趋于不稳定。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纳入“体适能”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1体适能教育改革理念
  我国于2007年推出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称新标准),意味着我国体育教育评价标准步入了世界水平。在新标准指导下,我国高校提出“体适能”纳入体育课程改革行列的构想。
  2体适能教育理念对体育教改的影响
  2.1对学生身体质量的影响
   表1:体适能对学生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体脂肪含量是指体内所含脂肪的总质量,本文采取身体质量指数与肥胖度法进行体内脂肪的评价。如表1 ,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训练后,身体质量指数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体重减轻、超重与肥胖情况变化幅度较小。由此可见,体适能教育理念纳入高校体育课改有利于学生保持体脂肪含量,降低肥胖率。
  2.2对学生身体柔韧性的影响
   表2:体适能对学生身体柔韧性影响(%)
  柔韧性是指在不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下,肢体完成动作的最大活动范围。柔韧适能是决定人体关节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通常情况下,用关节活动的角度大小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在体育课堂上,柔韧适能的主要测量方法有腕关节、踝关节与髋关节等。本文中主要通过测量学生的髋关节活动情况,即坐位体前屈展现学生身体的柔韧情况。如表2,10级学生经一年的体育课学习后,身体柔韧性较刚入校时,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中纳入“体适能”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柔韧性。
  2.3对学生心血管适能的影响
  表3:体适能对学生心血管时能的影响(%)
  心血管是用于人体向各组织与各器官运输氧气与能量物质的重要渠道。心血管适能是指维持机体能量,保持人体从事体力活动的能力。其评价方法包括20m往返跑、台阶试验等。本文采用台阶试验的方法对学生心血管适能进行测试。如表3,10级学生经一年体育训练,心血管适能显著增高,(P<0.05)。由此可见,体适能教育理念的纳入,在增强学生心血管适能的同时,对学生掌握中长跑技巧与提高运动耐力具有良好效果。
  2.4对学生总体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表4:体适能对学生总体健康的影响
  如表4,10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训练与健康课程学习后,他们的总体健康体适能具有明显改善,身体总体素质不合格率明显下降,(P<0.05)。因此,高校体育教改中引入体适能理念,对学生改善总体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3结术语
  综上所述,体适能作为衡量人体身体健康的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教育理念纳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健康生活概念,并能有效改善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正之,袁际学,邹孟言,薛娟娟. 体适能对高校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影响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1:265-2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819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