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的美妙境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你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了”――这句给我深深触动的话不是来自领导的谆谆教诲,也不是来自同行的善意提醒,而是出自我的一名与我发生争执的学生之口!我不禁扪心自问:真的吗?从教十七载,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五年的我,从来都是以一颗滚烫的爱生之心赢得历届学生喜爱的呀,每一次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评学活动中均获好评一直是我的骄傲啊!真的只是个别学生不可理喻吗?
  带着探寻答案的强烈需求和渴望,我认真地拜读了几本教育书籍,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使我受益最大。作家出版社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她不但有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可贵的是,她把自己的教育实践细细地揉进自己的笔尖下,让一段段生动又鲜活的教育小故事,绢绢细流般润泽着阅读者的心田。书中我最倾心的是作者那“有心而无痕”的教育理念。
  虽然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的理念都是相通的。正如中所言:“父母之爱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我们不也是因为爱孩子才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吗?恐怕没有一位教师承认自己不喜欢孩子,可在现实中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接受你的爱吗?爱不爱孩子,不能是自己的感觉,如果孩子体验不到你的爱,那你的爱就是无效的。同样,如果孩子不懂得你的目的,你的说教就是无用的。长期以来,我都以为:教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万能钥匙,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还要思考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我们的爱,进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呢?
  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他们――不能打着“爱学生”或“ 对学生负责”的旗号让学生们的心灵“伤痕累累”。
  教师的爱不是有条件的,不能只爱优等生、只爱学生的良好行为。如何面对每一个孩子,特别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是更值得教师们思考的问题。我们能否像尹建莉那样――不只欣赏孩子的优点,面对孩子的缺点时仍拥有那“像牛顿一样”的眼光呢?作者谈到:“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啊,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每个人包括成年人都是在犯错误――改正错误――再犯错误――再改正错误这样循环往复中不断长大、成熟的。孩子犯错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作为教师的我们,每次面对学生的错误、尤其是“屡教不改”的错误时,我们能否宽容理解他们呢?我们是否条件反射似的冲他发火咆哮?是否暴跳如雷地惩罚他们?如果我们心理认为这个学生“不可理喻”,那么根据皮革马利翁效应,结果他当然也就会做出让人“不可理喻”的事来。相反,只有我们认同“每个孩子都是好的:每个孩子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希望自己是个好孩子”,耐心和犯错误的孩子沟通,引导,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书中还谈到:如果把教育者比喻成雕刻师,他雕刻出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者双方互动形成的。如果漠视这种互动性,就谈不上尊重、爱护孩子。山东省高密市育才实验中学进行的“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评选活动中,两个班主任得分的强烈反差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由于该学校把班级量化成绩作为班主任补贴发放的唯一依据和优秀班主任评选的重要依据,致使大部分班主任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班级量化成绩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而班主任的大量工作是无法用分值来量化的。诚然,在这样的制度下,老师们的管理恐怕难免摆脱不了功利心而忽视对学生心灵的真正呵护。尤其值得指出的事,教师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能冷静处理学生的错误、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错误确实是件难事。但是,作为人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也必须具备更高的境界,更博大的胸怀,努力实践“有心而无痕”的教育理念,才是真正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才真正对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号。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来重新分析那个与我争执的学生。经调查才知,该生从小因父亲长期在外做生意,基本由母亲照顾他。据心理老师分析,一定是他母亲的管理太过细腻,不分大事、小事的唠叨使孩子对所有说教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故而对老师的关心、细致的管理非常反感,才会发生与我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特殊学生,老师还真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其次,正面教育也应巧妙地做到“有心无痕”,才能更易于孩子的接受,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毕竟贪玩好动,不爱听大道理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工作应“润物细无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用“开小卖部”的游戏,调动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用“向孩子请教”的方法激发了孩子进一步的学习热情。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应用心去开发这样的做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很多知识和道理。学校教导处鼓励班主任召开活动型、体验型的班会也是这个道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是否也可以让孩子们学得更加轻松、愉快呢?比如,给他当老师的机会,给老师、同学讲解过的题目恐怕比他自己背诵多少遍的印象都要深刻,而且,这种成功、骄傲的地体验一定会激发他更努力学号这门功课的热情。再比如,教学目标一定要提前告知学生吗?如果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能抓住孩子的心,调动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在活动中会得到收获。如果一上课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会什么知识,感受到什么精神,他们还会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活动吗?
  此书带给我的启示还在进一步发掘中,因此,教师阅读工程给我带来的收获是难以表述完整的。在实践新的教育理念过程中,那师生间越来越融洽的关系、学生们日渐增加的良好品行,都使那进一步在书中寻找智慧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老师们,让我们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辛勤和智慧努力去开创那“有心而无痕”的美妙教育境界,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教育下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823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