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加强研究生导师建设及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过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 30 余年不平凡历程,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和长足进步。但是我们近来发现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却越来越少,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是导师自身的原因决不可忽略。因此,我们必须从导师自身做出改变,才能提高研究生质量,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作出贡献。
  【关键词】导师建设  研究生  研究生质量
  【基金项目】本文受南华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G033)及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湘教通〔2014〕101号-218】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84-01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却在日益下滑。而在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发挥着巨大作用,因为在大多数高校中实行的是导师责任制。本文从导师制的历史演进出发,剖析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导师的功能及其缺陷,探讨如何发挥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质量中的作用。
  一、导师制的历史演变
  导师制是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我国导师制借鉴了西方研究生培养模式,经历了单一导师制向一主多辅导师制为主的发展历程。根据指导人数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将导师制划分为单一导师制、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和联合导师制三种类型[1]。此外,导师不但要承担培养研究生的任务,还要承担部分资助的责任。
  二、旧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弊端
  1.导师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一方面,导师职责中包含了研究生的招生与录取。然而实际操作中,研究生的录取基本由研究生处和学院负责人统一包办,导师没有发言权;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奖学金、助学金都由学院和学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决定,导师也无权过问。事实上,赋予导师的只有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和义务,却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力。根据管理学原理,权力与责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应该匹配,因此无权力的责任是不能被很好地履行的。
  2.导师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培养出的研究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科研能力不强和创新能力缺乏的状况。原因有二:(1)部分导师知识结构老化,外语水平不高,不能及时汲取国内外新知识和接受新理念,从而无法跟踪学术前沿。(2)部分导师缺乏追求科学、追求创新的学术理念,缺乏将发现、培养和扶植优秀学生视为教师天职的教师职业道德[2]。
  三、如何充分发挥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质量中的作用
  (一)导师应加强自我反思
  1.对教育理念的反思
   要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导师首先要在教学理念上实现转换和提升。导师需要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其中包括吸收后现代教学理念中的有益成分[3]。作为导师,在“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过程中,还要时刻警惕自己、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真诚。真诚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所应备的品质,更是教师应有的美德。作为研究生导师,也不应把自己看作是真理的化身,而将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仓库。
  2.对知识更新的反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知识不断产生并迅速传播,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在研究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一定需要内容的前沿性来保证。如果教学内容陈旧,就必然使他们感到教学索然无味,并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导师应该及时“充电”,补充新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之中,使教学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充实。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这容易使教学失去生机与活力,同时还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都是课堂教学言说的主体,都具有支配课程教学话语的权力。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享教学话语权力的、平等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建构个人知识的过程。导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他们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使研究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4.对师生关系的反思
   “平等民主、情感交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我们向往追求的理想。一般来讲,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及研究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为改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导师业绩制度
  目前,高校对导师业绩的审核评定已经到了非常细化、量化的程度。但是,这种评审制度忽视了两个问题:学术科研活动的不可预测性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前者过于强调产出而创新乏力,容易使得高校的教师成为科学管理下的高效率生产工人;后者使得教育在导师心目中的地位每况愈下,而长期使用的按研究生数量而非质量计算的绩效制度更加剧了这一趋势。因此,在导师业绩评定制度上,应该将其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作为最主要的指标之一[4]。这样,导师才能更加关注导学关系。优秀的导师不仅自己要成为大师级人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大师级的学生。
  (三)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者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一些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过程中,总感到导师对自己不了解、不理解,与导师有一种隔阂感,感到来自导师的压力比较大。而实际上,导师的有些语言和行为是无意的。只要研究生多与导师沟通和交流,在熟悉导师的同时让导师尽快地了解自己,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就能够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5]。而实际上研究生与导师的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很好的交流过程。只有研究生与导师之间交流顺畅,师生之间的指导与学习关系才能融洽和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834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