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一次问卷调查引发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老师的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自己的课是最棒的,成绩是最优秀的,但往往事与愿违,在我们平日的工作中,经常会发出一些无奈的感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怎么总是死气沉沉的?这题都讲了八百六十遍了怎么还错?”但冷静过后,是否想过我们的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我也曾坚定地信仰我讲给学生了,学生能否听懂或者是否在听,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他不听拉倒,反正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学不会考不上大学也是他自己的事情,我讲了就算是尽职了。现在才醒悟并羞愧着:这就是无效教学!“教学有效性”这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视角要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换,这个转换就是从关注教师转为关注学生,因为教学的有效与否是针对学生而言的。为了更好的探索高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对我所任教的一年一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尽管难免有些以偏盖全,但或多或少也能折射出一些问题,引发一些思考。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3张,每张有5个问题,由于问卷采取了无记名的方式,使接受调查的学生都能真实放心地填写问卷,因而问卷调查的材料较为真实可信。
   首先,第一题“你对历史感兴趣吗?”设置了四个选项A、很感兴趣B、感兴趣C、一般D、不感兴趣 第二题“你对历史课感兴趣吗?”设置的选项同上。其中第一题有19人选A,17人选B,10人选C;7人选D而第二题选项的情况为15人选A,13人选B,20人选C,5人选D说明喜欢历史的人比喜欢历史课的人多。这也相对比较正常,特别是我们看到的《百家讲坛》上的学者,把历史讲的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怎能不喜欢?也反映了兴趣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多么重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初中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许多高一新生历史知识的底子很薄,甚至趋于零,仅有的丁点儿知识还是源于艺术加工的影视剧,回答问题时,让人哭笑不得,有时真的会无奈的感触到什么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着眼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的讲课要不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过于的追求知识性,难免会有些乏味,适当的小典故,人物传记能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注重与现实相联系,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历史课的吸引力,当然,这需要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丰富自我。同时,教师的风趣、幽默等也能极大的影响高一新生。
   第三个问题,你觉得历史“很难学,需要花很大精力吗?”大部分同学地回答是肯定的,紧接着第四题,你觉得难学的原因A、新教材难理解有11人选,B、课堂讲课难吸收有8人选,C、考试试题难有13人选,D、需要死记硬背最多人选,有21名同学选了此项。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后死记硬背,而课堂上就是不停地“画书”,记笔记,没有把精力放在老师地讲解上,你讲你的,我干我的,这叫“井水不泛河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解上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其多样性。所谓多样性,即教学内容的呈现不再单纯的依靠教师和一支粉笔,一面黑板,而是大力提高其科技含量,我们知道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史料纷繁庞杂,而且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历史过程发生过以后便是事过境迁,过眼烟云,无法让我们去亲身经历和体验,这是历史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文字记载、照片以及实录性的音像材料等)来认识历史过程,但又不是所有的历史材料都能接触到的,这样信息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但也应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件太花哨,课件满堂灌,结果是课堂热闹了,脑瓜却空白了,还应当有适当地板书,便于学生对知识点地梳理。新教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多,跨度大。以中国古代政治史为例,以前的教材有关这部分的内容几乎了占了半本书,而现如今仅几课就一带而进,而古代史本身就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而借助于多媒体的运用,使某些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所谓的科学性,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注重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新课改下的历史考查,充分体现了“能力”二字,那就是对知识的运用,特别是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就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住的死记硬背的现象,要想获得高分,必须会“学以致用”。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日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加紧对学生能力上的培养,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第五个问题,你对你自己高中期间学好历史有信心吗?其中选“有”的大约占三分之二,此外,选“没有”的三分之一让人堪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自信心。如果说初中的历史更多的是感性认识的话,那么高中的历史则更多的是理性的认识,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高上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甚至出现“怕”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就是成功心理。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阶段的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并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让不同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自信、成功的心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予以高分。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始终抱有信心,保持学习的动力。
   低着头谨慎走路,会让我们摸不清方向,看不到周围同伴的努力,也看不到来路秀丽的风光;抬着头傲视前方,则会让我们忽视脚下的路,看不到可能出现的绊脚石,也看不到自身在岁月中留下的串串脚印。所以,走在历史教学的路上,要多回头追忆,少低头走路,多抬头看方向,让青年教师的我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906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