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创意心理学的角度解读设计管理的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意心理学告诉我们创意存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的社会改造价值,而设计其实就是一种内心创意的物象表达,进一步讲,设计管理就是要将内心的创意成功地激活和挖掘出来,这是设计管理的本质功能。而培育创意理念、发展创意技术、普及创意消费、整合创意资源正是设计管理实现本质功能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创意心理;设计管理;本质功能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G64 TU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4-0029-03
  From the Creative?Psychology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Design Management
  CHENG Qiao-ming(Arts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 China)
  Abstract :Creative psychology tells us that the general rule of creative and the special valu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design is an explicit expression of the creative psychology, further, design management should be successfully excavate the creative ideas and it is the natural function of design management. Cultivating creative concepts, developing creative technologies, promoting creative consumptions and integrating creative resources are the four aspects of natural function of design management.
  Key words :creative psychology; design management; natural func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创意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 t J.Sternberg)在其著作《创意心理学:唤醒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学术设想,该书对于人类理解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具有启发之功,对于人类世界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具有精神认知上强大的解释之功。当然,对创意力最高效的培养、运用和发展正是设计管理的根本任务,暂时搁下物的成形而从创意心理的形成上来考察设计管理的功能未尝不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关于创意心理
  创意心理是设计师包括一切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本质性心理活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创造力,作为一门学问将它提出来得归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和陶德.陆伯特(Todd I.Lubart)博士,两人于1995年推出的英文版图书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即2009年中译版的《创意心理学》)宣告了创意心理理论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知识。有趣的是,按照英文直译,书的题名应当是“违抗众意:在统一文化中培植创造力”。事实上,违抗众意、与众不同、突出自我、表现新意正是本书对创意心理所下的注脚,创意心理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即违抗众人固定认知的心理,“新”以及“独一”是其根本。
  在《创意心理学》一书中,有几个核心内容很重要,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创意心理的内涵和本质是关键:1、创造力和智力一样,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所以,创造力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随处可见,与我们近在咫尺;2、创意的六大心理资源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环境;3、创意的产生应当是“低买高卖”意识的结果,所谓的低买代表这样一个理念:积极寻找那些不被看好或是不为人知,但却具有升值潜力的市场机会;高卖意味着当一个理念或是一个产品已经实现价值并获得丰厚的汇报时,马上转向一个新项目,“低买高卖”的本义就是通过创造力让低廉的事物成为昂贵的产品,赋予无价值的表象以高价值的实质,这其实也正是创意心理的核心意义所在;4、具有高水平创造力的人不是那些在抽象创造力量表上得分更高的人,而是那些能使各种资源交互式地融合的人。总之,《创意心理学》就是要告诉我们:创意生发的前提就是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推翻众人,然后才有机会成就自我。创意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就是创意心理,上述四个内容就是创意心理的主要表现。
  二、创意心理与设计的关系
  创意心理与设计的关系至关重要,没有创意心理,设计工作将成为死水一潭。设计智慧力或创意力主要集中在专业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群里,这个人群具有高超的视觉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敏的动手能力、开阔的知识接受力,加之有着多年的设计专业的熏陶和培育,毫无疑问对造物的设计无论是心算还是动手都应该是出类拔萃的。这也说明创意心理应当是设计师的基本功,是设计活动的生命线。
  创意心理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创意心理的表达;创意心理决定设计的高度,设计验证创意心理的精度。这就是创意心理与设计最基础也是最本质的关系。设计项目其实源自最初的策划活动,将常见的元素和部类打散之后再整合成一个较新甚至全新的表现形式就是策划。能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形成策划联盟的力量往往又以创意、技术和资金三方最为强势,其中创意、资金成为了启动设计项目最为有力的发动机,事实上,创意又是这个发动机的源动力。创意心理对于设计的至关重要性就像翅膀之于鸟儿、尾巴之于鱼儿,整个人类的设计史之所以光辉灿烂,就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人类创意心理跌宕起伏的全过程。创意心理是一种心理活动,设计是一种造物活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大部类却依靠设计管理起到了“打通任督二脉”之功,这要从设计管理的本质功能谈起。   三、设计管理的本质功能
  设计管理界较多的是从企业管理、品牌管理的角度讨论设计生产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化组合问题,换句话说,设计管理的主战场目前还集中在设计商业、生产制造业领域,这体现了实业先行的古训。撇开眼前的盈利行为,放眼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设计管理理应具有开拓人类创意力和潜能的本质功能。世界究竟有多美,关键是要看我们究竟发挥了多大的创意力、究竟开拓了多少潜能,而不是看国民生产的复制能力有多强。设计工作最害怕复制,再精美的复制也只是一种匠人行为,真正的设计师是创新者,设计师就应当是用创意力美化世界的突破者,否则与绘图员没有区别。最高水准的创造力表现为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于先前的产品,而人们对于产品新颖性的知觉也取决于他们先前的体验。超越以前、新颖而实用的设计创造就是设计师的本质工作。设计管理不仅仅是关注设计造物的活动,而是放眼人类福祉的大事件,优化社会形态、美化社会生活、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发展,是设计管理价值体系最主要的构成部类,设计管理价值体系必须建立在设计管理的本质功能之上才能真正得以实现: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推动人类创意力的养成和利用。如果设计是一种智慧性事业,那么设计管理就应当是唤醒和释放人类智慧的事业。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如是说:“人类智慧的基点不外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靠造型计划去实施;另一个是非物质方面,靠思想、制度、舆论和礼仪去实现。”根据此说,物质方面的智慧主要指设计,非物质方面的智慧主要就是设计管理,而设计管理就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最终需要打开物质表现背后的创意之锁。
  四、设计管理培育创意理念
  设计管理不能局限于帮助设计投资者、设计经营者去赚钱,那是一种设计商业管理。笔者在谈论设计事业管理学时就提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是设计教育管理学,其实设计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学校,还应该包含社会性教育。社会性的设计教育主要源自设计管理活动。设计管理要把培育创意理念作为己任,而且是最核心的己任。一个成功的设计管理者应当能够培育下属、服务对象的创意理念。什么叫创意理念?即能够判别、能够辨识行为创意、思想创意和造物创意的内在心理能力。设计管理可以通过激发设计师、设计相关者的心和眼来达到培育创意理念的功能,内在心理能力对于设计师而言包含记忆力、思考力、观察力和改造力,其中记忆力和思考力成就了设计师的设计之心,观察力和改造力得益于设计师的设计之眼,设计之心和设计之眼就是指多思、多看,两者必须相辅相成。究竟什么是创意力?乃记忆力、思考力、观察力、改造力的四者之合力。设计管理不能满足于市场需求、盈利目的、模仿式的重复生产,出类拔萃的设计管理应当善于发掘设计人才、应当善于激发设计创意、应当将大众培育成设计欣赏甚至设计创造的专家,归根结底应该是给社会递交一份推陈出新、永远向前的发展方案。1754年奇彭代尔(Thomas Chippendale)出版《绅士和室内设计师指南》(The Gentleman and Cabinet-Maker’s Director)一书产生了迅速而又持久的影响。事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对整个设计系列起了重大作用。该书提出了生产的新标准,由此使奇彭代尔自己成为伦敦时尚的一个重要人物。国内外连乡村小图书馆都争相购买这本书,也包括俄罗斯的大凯瑟琳图书馆。如果说奇彭代尔是英国传奇式的家具设计师,莫如说他是当时改造了社会的家具设计管理大师,因为他培育了社会设计风尚。斯腾伯格的《创意心理学》明确指出创意心理人人具备,这为“有教无类”思想提供了佐证,也为设计管理改造社会观物之风奠定了心理基础;《创意心理学》还提出创意无处不在、近在咫尺,这为设计管理培育人们的创意性观察、创意性改造能力奠定了现实基础。这里的培育对象既包含了设计学习者、设计师,也包含了设计消费者。
  五、设计管理发展创意技术
  工艺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工艺美术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的载体,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的方式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即通过艺术的方式将科学技术展示出来。人类的一切设计表达都暗含了技术的成分,尽管科技的发展自成体系,但它强大的手段功能、技术功能却给了设计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科学与艺术不会自动地走到一起、啮合一体,必须通过整合的方式而且是人为整合的方式才能结合,设计管理就应当起到这种整合的功能,即将创意技术与设计实践合理地整合到一起。设计管理者应当横跨两个领域,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两大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工业产品的设计。世界著名的工业设计公司IDEO采用了一种“TEX”的管理模式,叫“可用技术体验”,目的是关注最新技术并对这些刚出现的高科技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便推动这些高科技产品普众化。如IDEO就曾遭遇AT&T无线的求助,因为此前AT&T启动的mMode服务即通过手机收发邮件、信息、玩游戏、上网浏览新闻以及股票行情的服务竟然登记使用者寥寥,最后AT&T不得不在苦恼中寻求IDEO来重新设计界面。IDEO诊断的结果是老界面复杂、无趣,诊断的方式很简单,聘请普通消费者来免费体验消费,将体验一一记录进行分析。这种朴实的做法使mMode界面的最终形式变成这样:1、组织结构就像网页浏览器的收藏夹列表,可以通过一个界面的自由进出实现目标功能;2、所有的信息必须在两次点击内到达;3、网站中存放着个性化的设计选择,如音乐、图片、铃声包括视频和电影。17周的重设计工作救活并推广了mMode,让AT&T叹为观止。IDEO给出的结论是:一切的花哨设计都不如使用感受更具有市场价值。我们今天沉醉于手机网络与手机服务,如果说是创意技术改变了世界莫如说是设计管理开辟了全新的创意世界,创意心理学上的“低买高卖”正是通过管理科学而实现的:关注实际应用,将不值钱的事物通过改造和完善变成值钱的产品,即变废为宝才是创意的目的,而不是依赖于无中生有。
  六、设计管理普及创意消费
  我们需要从两个命题出发来解读设计管理普及创意消费这一功能。第一,商业的文化使命――从金钱到风尚;第二,社会的审美境界――从时尚到经典。设计商品是商业的支柱,一切物理化的商品都是一种设计观与设计实践的结合,而如果将设计仅仅定位于一种商业行为,那么人类造物史不会如此亘古。如服装有五大主要功能:保护身体免受环境伤害、增强对异性的吸引、审美与感官满足、身份与地位的标志、自我形象的延伸。一个人越富裕,其对服装的功能要求越来越走向后者,只有最贫穷的人才会对服装停留在保护身体免受环境伤害的功能上。商业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人之交往、精神审美、权力与地位、自我价值探寻即为今日商业文化的四大内涵,也是人之消费心理的归宿,商业和金钱不过是手段,而风尚才代表了社会文化的当前状态。多数消费者不会从满意的服务商转向其他服务商,转向者都是因为原有的服务商存在可恨之处。设计管理对设计商业的推动是天生的功能之一,但不是核心的功能,设计管理对同时代最大的贡献其实不是为商业赚钱,而是为商业树碑立传,那就是引领社会风尚尽可能向前发展。而设计管理本质的功能是促进时尚成为经典,经典的汇聚构筑了人类的文明史,可见人类的物质文明史得归功于设计管理久远的实践与革命。从简单消费到时尚消费,从时尚消费到经典消费,这正是设计管理普及设计消费的过程,而每一次的消费变革都源自设计中超越历史的创意――克服原有商业设计“可恨之处”的创意,IDEO就是普及创意的成功者。IDEO从没有专注于让现有产品变得更完美,而是不断在创造新的方案包括部分改良方案,用于创造契合消费者新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新风尚,这种努力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意普及。真正富有创意的新风尚才能成就经典,高明的设计管理者无不通晓此理,比尔.盖茨(Bill Gates)、乔布斯(Jobs)、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莫不如是。   七、设计管理整合创意资源
  为了具有创造力,至少你需要某些恰当的资源,尽管你可以利用其他资源的多余部分补偿某些资源的缺失,但是补偿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当智力水平、知识、冒险的愿望、内在动机或者其他资源低于某一特定水平时,一个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力的,无论其他的资源拥有多少。今天是内化经济时代,内化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个人或社会组织的四大内化生产力――生物性生产力、智慧性生产力、社会性生产力、自然资源性生产力,其实这四大内化生产力都与创意紧密相连。生物性生产力、智慧性生产力本身就是依托人体的生心理而存在的,是一种内在的创造力;社会性生产力主要是人脉关系、社会制度的创造力,自然资源性生产力是土地、矿藏、山水、太空等自然世界,这两者貌似外在的资源,但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包括创意力实现短期甚至长期的占有和使用,维系人脉关系、创造社会制度、占有自然资源在今天毫无疑问是一种智慧活儿,绝不是简单的武力或体力所能实现。设计师没有精力去整合如此丰富而复杂的资源群落,而设计管理对此责无旁贷。设计管理既是设计世界的领导着、倡导者、指挥者,更是牵线搭桥、理顺关系的服务者,即整合繁复、庞大资源体系的功能。
  八、结论
  斯腾伯格的《创意心理学》最关键的四大意指:1、创意人人具备;2、创意具有六大心理资源;3、创意是一种“低买高卖”;4、创意是资源交互的结果。设计管理如果止于造型开发、产品生产、企业运作、品牌营运则没有实现设计管理的本质功能和真正的价值,从创意心理学的四大意指来看,通过设计管理来开启人类的创意征程才更加意义非凡。通俗点说,设计管理就应当教会和引导设计师、消费者去观察、思考和体验,以此实现人类潜能的爆发和完善。设计创意就是拒绝重复、拒绝抄袭、拒绝一成不变,即违抗众意、与众不同方能凸显创新,惟有新颖才能得到认同和掌声,惟有新颖才有人类文明史的推陈出新。概括说来,设计管理培育创意理念、设计管理发展创意技术、设计管理普及创意消费、设计管理整合创意资源,这就是设计管理天生具备的功能体系。设计教育管理通过教育手段教会人们观察和思考、设计行政管理应当将设计创意事业和设计创意产业当成基本国策并以此来推动全民性的设计热情和创意理念、设计事业管理就是通过最优质的设计服务来提升国家的设计品味和设计水平、设计产业管理则是通过最优良的设计生产和最规范的设计市场来提升民族的消费品味与投资档次、设计企业管理其实是提供最精致的设计产品和最优良的设计服务并从日常生活开始影响和改造人民大众。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创意之上。创意无处不在,所以设计管理的舞台广阔而通达,设计管理激活创意,创意才改变了世界。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斯腾伯格,【美】陶德.陆伯特.创意心理学:唤醒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M].曾盼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前言,4-8,31,215,10,213.
  [2]成乔明.设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47,21.
  [3]成乔明.设计项目管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4:61.
  [4]成乔明.设计管理的价值体系构建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4(5):76.
  [5]陈汗青,尹定邦,邵宏等.设计的营销与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序.
  [6]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35-136.
  [7]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83.
  [8]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7.
  [9]Hawkins D J, Best R S, Coney K A. Consumer Behavior[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8: 619.
  [10]成乔明.内化经济:当下经济新范式之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937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