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虽然知识并不是很难,但是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数学基础的奠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出于这种考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必然保障。众所周知,目前小学阶段,许多学生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学生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归根到底主要不是智力的差异,更多的是学习习惯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也能够在课改背景下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贯彻。因此,必须引起一线教师的重视,那么,如何有效落实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呢?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适应课改的基本要求。要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听课习惯。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尤其是注意观察教师在进行教学演示的具体过程的各个环节,也要让学生及时对教师的板书进行记录,能够仅仅跟上教师的发言,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
  其次,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要认真听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回答,这样才能确保全体学生都在一种积极思考的氛围中。要跟着教师的思路和学生的回答进行认真的思考,同时也要自己在心里试着回答教师的问题。
  具体而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教师要不断对主体知识以及关键问题进行有效的提醒,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状态。尤其是在讲解到主干知识的时候,教师更应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要引导学生紧跟着教师的讲解进行记录。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要进行板书,这些板书是教师讲课的思路,也是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要把需要记录的东西指导学生进行记录,以便学生在课下能够参照自己的笔记回忆起教师的讲课内容。
  3.边听边想。学生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样每节课的听课效果才会比较好,而且“开小差”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少。
  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于现阶段学生而言,书写已经是他们的弱项之一,学生的书写不仅不漂亮,而且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鉴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数学教师补习重视学生的书写规范的训练。这种规范教师要贯彻到数学学习的每个环节中,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如果教师加以规范和引导,学生一定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上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首先,是端正。不管是学生在作业本封面上写自己的名字,还是班级学号,或者学生在试卷的卷头书写个人信息,笔者都强调认真规范,保持整洁,尽量少涂抹,字要端正、整齐、干净整洁。
  其次,是规范。学生在进行答题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规范的原则,每道题的步骤要详细写好,不能随意简写。如果涉及到作图题的话,学生必须使用作图工具,不要随意地画图。
  再次,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如果是应用题的话,要先写“答”,如果是方程题的话,则要先写“解”,等等。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严格要求,对于不规范的书写行为要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即使字写的不是那么漂亮,但是绝对是非常规范的。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首先,学生在做题时,应该多读几遍题目的具体要求,从而养成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的内容,然后在动笔运算。
  其次,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能够看全题目,不要着急做题,应该在保证认真审题的前提下,再去追求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保障。
  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勤于思考与动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一直处于激活状态,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学的一般概念,也要逐渐形成数学思维与数学意识。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一些思考的情境,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提升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五、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当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那么在作业环节则是检验教师的培养效果的环节。在作业环节,教师仍然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落实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认真写作业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业时,独立认真、及时准确地完成作业。同时,教师在检查作业的时候,要立足于作业的书写规范,正确率高,从而确保每次作业都是有效地,都能够较好地检验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做作业时,有一种考试的紧迫感,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也要从读题、审题,高效完成着手,通过对教师上课内容的回忆,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梳理,高效、快速地完成作业。这无疑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培养,也是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效促进因素。
  总之,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确保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一点一滴的数学学习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应该认真学习课改理念,认真贯彻课改精神,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翠婷.数学教法与学法探析[J].语数外学习,2013.
  [2]张宏忱.小学数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之我见[J].小学数学,2013.
  [3]徐烨.浅议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945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