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大班容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针对大班容量所存在的问题,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事实已经证明,越是班容量大越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都有自己配合的伙伴,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大班容量小组合作学方法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外来人口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小学生转学、入学问题。城区中,小学班额过大现象比较突出。城镇公立小学的班级人数最少60多人,最多达到80多人。这无疑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大班容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为必然。
  一、班级人数超额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困难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更是养成教育。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由于班级人数超多,给老师的组织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学质量。而不良习惯的养成,又直接影响着中、高年级的学习,给将来的教育教学带来诸多障碍。
  (二)大班容量容易出现“灰色地带”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人数超多的班级中,老师根本顾及不到每个人。据相关研究,一节课上,教师能够关注的学生人数达20多人。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孩子被“忽略”了。占班级人数半壁江山的中等生成为被忽略的“灰色地带”。
  老师常常对中等生缺乏关注,影响这批孩子的潜力发挥。而实际上,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生三类学生比例呈橄榄状分布,中等生占全班人数的一半以上,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
  (三)大班容量极易出现“看客”
  学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班容量又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失去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许多学生的思维受到压制,习惯了不思考、不参与、不表达,于是形成一种无意识:思考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许多学生的大脑就松弛下来,不再思考,不再主动参与学习,逐渐形成一种思维惰性,最终成为课堂上的“看客”。
  (四)大班容量导致信息反馈和评价滞后
  由于班级人数超多的原因,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及时反馈,不能得到及时而准确的评价。这不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导致后进生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
  以上诸多现状是城镇小学普遍存在的现实。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基础教育还需要为解决有无基本学习条件和保证每个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而努力,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大班容量的问题。那么,针对大班容量这个客观存在,我们能够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目前这些现状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提出的要求
  1.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之所以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是因为:
  1.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了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成为他们在适应社会中所必备的条件。
  3.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与别人交往的习惯,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针对大班容量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事实已经证明,越是班容量大越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都有自己配合的伙伴。使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在伙伴的监督不至于处于边缘状态。学生只要主动参与进去,思考了、分享了、讨论了,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探究
  (一)分组方法
  双向选择,教师根据班级人数精心选择组长。组长按顺序和轮次挑选组员;与此同时,组员挑选组长。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小组中学生水平的层次性,又使绝大部分同学按自己的兴趣配组,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二)明确组长职责
  组长负责按排组员的具体学习任务、安排发言顺序,对组中落后的同学按排专人实施“小先生制”“兵帮兵制”,小组中的成员互相评价。
  (三)小组之间展开竞争
  教师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后,让小组展开竞赛。一比哪组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二比哪组同学发言积极、表达准确;三比哪组学习方法好。
  我曾就语文园地中的“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结果发现,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训练本组学生。在“读”这个环节,有的小组采用“开火车读”的形式考查本组成员;有的小组采用一起朗读的办法;有的小组让每个成员把所有词语读一遍,凡是出现错误读音的词语就圈起来,重点突破;有的小组对于落后生读得不准的情况,让其反复读、大声读,以达到熟练的目的。当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学习的时候,他们就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组长不仅发挥了组织才能,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还使任何一个学生不至掉队。做到“人人有事干”,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所谓的“灰色地带”。
  (四)教师的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指导、服务。教师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或者记录下小组合作中出现的好办法,予以鼓励和推广。
  (五)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对小组评价的着眼点可放在“学习效果、学习方法”上。学生的自评和互相评价应着眼于学习态度、积极性、参与程度和效果等方面,在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教师要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解放学生的思想,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945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