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模因论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模因论作为人类文化的进化论,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模因是一种语言文化复制的基因,它从进化论的角度阐述了语言文化的进化与演变,而文化的发展是伴随人类历史出现和发展的。从模因论角度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模因论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但是,随着物质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世俗、整个社会的世俗功利化倾向已经越来越突出,艺术传承与商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就像鱼和熊掌一般不可兼得,怎样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应该多多思考的问题。
  1模因的理论
  模因(meme)一词,是首次出现在 1976年出版的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模因》一书中,这本书是建立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进化的理论。Dawkins认为模因像基因一样是进化的基本单位,模因是一种语言文化进化的一种基本单位。模因揭示了语言进化的发展机制,人类可以用模因来阐释语言发展的规律。同样的,在文化的发展和传递中,也存在着传播、复制、演变,而传播或复制的单位就是像病毒一样,能够感染宿主、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模仿、复制、传播的文化模因。持“文化进化论”的观点的学者认为,文化观念和行为也如基因一样,会发生变异、扩散、形成相互竞争,只有优胜劣汰才才能持久传承下去,所以这些文化因素的基本单位都是一种模因。经得住考验、受欢迎的模因会不断被模仿、复制、并流传甚广。
  模因的定义分两个阶段: (1)模因是一种文化的模仿单位,其表现形式是现有所有的各种文化形式,由历史演化而来反映一个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习惯等等。(2)模因可以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人脑中的复制和传播因子。文化信息的每个模因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通过复制、传播,文化信息不仅可以快速在人群中传播,还可以产生一种驱动力,使思想上升到行为,到习俗、到传统。
  成功的复制的模因和生物体一样有生命周期,必须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同化,模因首先要感染一个新的宿主,让他注意、理解、接受并进入他的记忆中。在同化阶段,宿主也会通过下意识的的筛选,滤掉与传统文化相异或者相斥的模因。选择与宿主认知体系一致的模因。第二阶段是记忆,新宿主必须喜欢、牢记这个模因,在宿主的记忆中保留时间越长,其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越有利于进一步感染新宿主,同时也越容易被创新。第三个阶段是表达,在与其他个体进行交流和日常行为中,宿主会从记忆中提取相关模因材料,并扩大模因的传播范围。最后一个阶段是传播阶段。宿主从记忆中提取的相关模因被宿主反复的表达有的甚至创新,同时在很多同类内容的竞争中胜出,被其他人所接收继而进入复制、记忆、表达传播的又一循环中。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积累并沉淀了大量的习俗、语言等文化模因,模因的这种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的生命周期,使的这些文化习俗、语言、观念和社会行为等传统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且模因是模仿和复制的单位,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现,并传播和发展,所以,传统文化中的歌曲、诗歌、民间工艺、传统医学、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等都可称为模因。模因的这这种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纵向的,还可以是横向的,所以每个时期都会出现各族文化的多元化现象。
  2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56个民族的大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多重文化凝结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精神和物质文明,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总体表征,狭义来说就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由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并被华人社会世代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区域特色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也经历了对外的改革开外,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导致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同时,外来的文化也不断充斥着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现状造成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和冷漠。尤其已经对新时期的青少年们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强烈的冲击并动摇了中华民族年轻一代的文化信念。为西方国家也对中国进行了“文化侵略”,例如:故宫的星巴克咖啡的争议,以及2005年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些都留给了中国人一连串的反思。面对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传统文化,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宝贵性,忽视和否认,甚至任之流落失散。而当代青年在面对中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带来的冲击时,应该如何去对待,如何去构建新的文化框架,如何恢复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近些年来,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大力保护、维护和修缮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等措施。 国务院明确规定,从 2006 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再者,将我国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期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发扬。同时国家也比较重视软文化的输入,在国外很多城市举办了很多展现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法兰克福展,中国就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学,在德国书画展中也带去了活字印刷相关内容。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也是对汉文化的很好的宣传和传播。影视、媒体等也加大了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例如电视讲座的方式讲述文化的精髓,既生动有趣又能起到比较好的宣传作用,例如百家讲坛,全国各中小学校兴起的“弟子规”等国学的学习,西方国家在大学兴办“汉学”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传承好的方式。   3模因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启示
  根据模因论的生命周期规律,我们知道可以看到,文化传承实际上也是人们把文化的模因同化、记忆、表达、传播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从纵向和横向对文化进行传承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复制与传播的过程。 无论思想还是具体的信息模式,一旦得以传播和复制就具有模因性。所以,当我们往大脑输送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时,这些内容会暂时保留在大脑里形成了瞬时记忆;而当瞬时记忆得以短暂保存,便进入短时记忆;当我们经过不断背诵和重复记忆,这些内容将得到长时间的保存,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即文化模因复制成功。模因成功复制并没有完成最终任务,仅仅是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环节,要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要进入后两个阶段,把记忆中的模因表达出来,并进一步传播。
  3.1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各种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九月初九传统庙会,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的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民间秧歌、风筝、面人、泥人,民间剪纸等手工技艺……这些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如何使中国的民俗文化在强势西方习俗的冲击下得到健康的发展? 模因论启示我们,模因第一步要先感染宿主,中国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必须要有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宿主,通过模仿和复制,即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让世界各地的人认同和接受中国的民俗文化,接受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通过宣传和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或走出国门的宣传和教育,学习各种传统民俗表现形式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我国政府需要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以期感染更多的宿主,为更多的人所接收。另外,模因的传播还需要适当的传播途径,民俗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传承和保护需要中央、省内外各主流媒体、博物馆、文化馆等加大宣传力度,渲染节日气氛,并开展民俗文化技能传承培训;社会各机关团体也应该多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促进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为更多的人所模仿和复制。
  3.2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的武术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武术中的军事功能逐渐消失,而向单纯的体育艺术方向发展。但民间武术比较讲究在家族内的世代传承,有的濒危拳种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几乎濒临绝迹。这必将导致传统武术文化的断层。传统武术这一民族瑰宝的传承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国术”,由国家体委组织专家,编制了一套“国家武术规定套路”。这些规定套路取各家之长,又加入表演性强的若干腾空、旋转的高难动作,并规范了各种步法、手法的标准,用科学规范的武术语言,编成图谱。这是一套利于传教、又适用于比赛的拳械套路,推动了新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并出现了以李连杰、成龙等为代表的武术明星走向影视、走向世界,使中国武术为世界所了解。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传统武术这个文化模因感染了更多的宿主。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和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此意见中加强了对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的调查和保护。许多珍贵的优秀拳种已经被列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中,这就是从政府部门加大力度打造强势模因,使之利于进一步被同化、记忆和传播。所以,对于传武术文化,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承,更应该加大挖掘的力度,使模因受体不断增多。其次,还可以呼吁各类体育竞赛增加传统武术项目,这样既可以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增加了模因感染的宿主,同时,比赛的前期训练中,可以强化模因的记忆和表达,最终,扩大了模因的传播途径,促进了更多的人对传统武术进行模仿和复制。
  4结语
  从模因论的角度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也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模因论强调各种模因受体进化的过程,文化进化和人类历史的进化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模因论可以很好地阐释文化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及规律。同时,模因的同化记忆和传播不仅仅是纵向的,还可以是横向的。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同时还可以广泛、及时地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外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容纳一切优秀人类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超越,在超越的基础上传承。模因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的说略[J].现代外语,2007(1).
  [2]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3] 韩晗.期待原生态回归[J].民族论坛,20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686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