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感是指导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声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言素质的核心因素。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充分体现出来。”如何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体现出语文课的特点呢?
  一、指导感情诵读
  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和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可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感情时则可把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愈读能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
  二、比较法教学的运用
  1.字、词、句、段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词句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含义比较深的词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采取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就可以使学生理解词义句意,那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并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则需要我们经常采用以下两种比较法。一是换词比较。如《可爱的草塘》一课时,“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伏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一比较,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培养了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二是换句比较。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有一句话:‘连长,我去炸掉它!’教学这个积压子时,把句子上换成“连长,让我去炸掉它吧!”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体会出课文的句子用得好,因为能够表达出董存瑞请求任务时的坚定,毫不犹豫。语言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在语文教学中,常见某语段的词句,孤立地看来并不一定是关键性词句,只是因为用得恰当,能准确而生动地表情达意,足为学习的典范。如教学中学课文《百草园》,可以摘取同出自鲁迅之手《故乡》一文捕鸟情节的语段来比较。
  先让学生摘出两段文字中共有的几个动词“支”“撒”“拉”“罩”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让学生指出两段文字中的“吃”“啄”“缚”“系”等展开讨论研究,此时,就会分出两段文字的优劣和精次。感受鲁迅先生的炼字炼意上用心何其良苦。
  三、联系生活体验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也越见深切。一些年代久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草船借箭》《颐和园》等,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如《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浑身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战斗”的情境,可启发学生拿生活中常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母鸡保护小麻雀的形象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自觉地把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唤起想象参与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知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相缺点。”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辩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含的情感。如教学《草原》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以将流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流入云际,岂不是矛盾了吗?”唤起了学生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得浓,绿色都快溢出来了。那“流入去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边,学生从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种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这种语感的培养,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是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的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出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赛来唐镇寄宿制小学814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692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