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先需要后乐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直以来,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学生的情绪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课堂上老套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主张带着兴趣而学才是事半功倍高效学习的最佳方法。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乐学是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乐学 活动需要 认知需要 交往需要 成就需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的不如爱好的,爱好的不如以之为乐的。可见,孔子是主张乐学的。为什么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总是比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受欢迎?从心理学上讲,小学生的天性是爱动、活泼自由的,副课从感官和认知上首先给了他们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对学生而言,这些课就是玩就是一种游戏,没有压力和负担,没有不及格产生的后果,做不好也不会遭到家长的批评,课堂上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更容易挖掘他们的潜质,发挥他们的特长。
  一、以活动需要乐学
  寓教于乐,我想首先是要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活动需要即游戏活动和运动活动的需要。英语课上,我会以一首英文歌、一个填单词游戏或者走迷宫游戏来开头,英语歌配合手势、肢体动作,填单词游戏以划分每组接力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而走迷宫需要同学间的团结配合,用一个单词的字母卡片设计入口出口,蒙上一位学生的眼睛,在旁边学生的口语提示之下收集卡片找到出口,这不仅仅是动脑的游戏还需要身体力行,从身体和心理上来带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卸下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团结互助的合作关系,激励他们的上进心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乐学”中加强记忆,乐于学习。
  二、以认知需要乐学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识记的无意性强,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都会逐渐增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的乐学观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这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态度决定一切。被迫学习知识不如自己喜欢学习,喜欢又比不上以学习为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同时,学生要学会培养兴趣。
  英语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放外语电影,当然是中文发音外文字幕,前提是电影要是有趣不复杂的,例如,《玩具总动员》《音乐之声》《小鞋子》,娱乐的、充满爱与温情的、励志的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带给他们欢乐,还要让他们在享受乐趣之余明白道理。
  我鼓励学生看影片之余学一两句自己喜欢的口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会了单词Night夜晚、wait等待、parents父母look out小心,甚至于更难一点的句式:You have no choice(你别无选择)。I'm only brave when I have to be. Being brave doesn't mean you go looking for trouble. (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勇敢,勇敢并不代表你要到处闯祸)。
  有时学生说一句话时会中英文综合并用,我并不反对,首先学生的积极性是不能打压的,当他开始处于乐趣之中时这点尤为重要,当然如果他用错了单词或者词组要及时帮他纠正,告诉他这样是错的。李阳英语之所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他鼓励了学生的自信,敢于大声说出口,我们不怕错,只要我们相信就一定会说得好。点燃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无负担地接受教育才是乐学的基本。
  三、以交往需要乐学
  有时,学生喜欢一门科目很可能和喜欢教这一科目的教师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情绪、行为一般比较直接,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进心、好胜心,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才能让学生处于乐学的最佳状态。
  《学记》中有“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的说法。一节课好的开始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启发式提问,巧妙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逐步抽丝剥茧、解答疑惑。提问时教师要注意角度和深度,问题设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切忌枯燥乏味,引导学生在学习的乐趣中从多方位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以成就需要乐学
  成就需要是学生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学生的价值观开始由个人价值观向群体价值观过渡,学生为了得到好分数不落人后或者为了完成学业任务、前途等原因变得成就感增强。
  《雍也》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孔子很看重他,并经常表扬颜回。表扬是一种精神奖励,是对学生的充分肯定,孔子对颜回的表扬,不仅能激励颜回不断地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且也会带动别人向颜回学习。
  乐学的原则就是要始终保持平稳的心态,始终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接受学习,重要的是一直持续这种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保持这种内在动力的保鲜剂就是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学生的潜意识里都是有好胜心、上进心的,即使是后进生也希望得到教师、家长的表扬、欣赏和鼓励。孔子是个博学之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了兴趣就会有行动的原动力,行动了就会有结果。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及时地给予“结果”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虚荣心,以积极热忱的方式为学生保持“动力的温度”。让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驰骋。
  做为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乐学的精神和态度传播到学生中去,以创新教育的新气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等、自由和人文关怀,提供更优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乐学教育深入到课堂中去,为推进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责编 金 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694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