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比较溶栓和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比较溶栓和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效果,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提高救治率。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救治的分别采用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做比较分析。 结论 急诊PCI的手术成功率极高,多能获得有效的再灌注;但其优势是建立在患者能尽快实施急诊PCI之上的,现实中我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因各种原因接受再灌注治疗时间并不理想。因此若首诊球囊时间<90min,选择PCI治疗为宜。
  关键词: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为冠状动脉病变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继而引起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是心肌血液灌注减少或中断的结果,属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现本文就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效果的比较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4年救治的分别采用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各15例做比较分析。其中溶栓治疗组男性病例9,女性病例6例,平均年龄57.7岁;PCI组男性病例8,女性病例7例,平均年龄60.9岁.
  1.2 治疗方法
  分组采取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中首诊球囊时间<90min。
  1.3 疗效评估
  有效:血管造影成功,住院期间无严重临床并发症。
  无效:出现并发症心肌梗死延展或死亡。
  2结果
  2.1 一般结果
  2.2不良反应及观察
  个别病例出现并发症心肌梗死延展,病情加重。
  3讨论
  成功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肌的关键。衡量再灌注是否成功主要依据于再灌注时间的早晚,再灌注血流的状况。临床最常引起再灌注疗效差异的因素是再灌注时间[1]。
  溶栓疗法[2]就是使用药物,使血栓溶解,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从而使受阻的血管灌流区域的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由于纤维蛋白是血栓的一个重要成分,所以,目前主要使用溶解纤维蛋白的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此类药物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然而溶栓疗法有造成梗塞部位出血的危险,若掌握不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该疗法应在有条件的医院,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且溶栓疗法必须在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可以使病死率降低30%以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进一步提高了再灌注治疗的疗效。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急诊PCI疗效优于溶栓治疗。即使对有一定时间延误的转院手术亦然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PCI[3]是挽救濒死心肌和生命最没有争议的手段。在我国,多数三甲医院都拥有技术熟练的PCI操作者,具备开展急诊PCI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PCI是相对容易完成的技术,其预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尽早实现缺血心肌的有效再灌注。因此,为PCI能尽早实施,需要一整套特别的管理措施和设施,以及人员配备和完备的运行机制,以保障急诊PCI能有效、尽早、安全实施,人们通常称此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绿色通道”。其核心目的是把急性心肌梗死从发病到人工恢复有效再灌注的时间缩至最短,基本原则是急诊PCI手术组全天候、全时段处于待诊状态,在接转诊各环节保持无空挡衔接,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耽搁或延误抢救时机。PCI对术者的要求极高,术者的经验对手术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尤其是急诊PCI经验与手术死亡率密切相关,年完成手术l~10例的,手术死亡率可能达7.1%,>11例的手术死亡率仅为3.8%。ACC/AHA要求独立完成PCI术者必须每年独立完成择期PCI>75例,完成急诊PCI≥11例。因此,急诊PCI术者的培训不同于择期PCI术者,需要有专门的协同培训制度。
  与溶栓相比,急诊PCI疗效占优势,但首诊球囊时间<90min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因素。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急诊PCI的疗效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随着时间的延误,疗效逐渐减低。再灌注时间每耽搁30min,1年死亡危险增加7.5%。发病到球囊时间<2h,2~4h,4~6h,>6h~12h虽然都在适应证时间内,但年病死率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迟而增加,心肌灌注水平也逐渐减低、梗死面积增大。缩短STEMI入院到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可降低病死率,减低并发症和保护心功能。简言之,在一定时间内,STEMI发病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在一定时间内,PCI实施获得再灌注越早,疗效越好。也就是说,急诊PCI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实现急性STEMI缺血心肌的有效再灌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建立一套体系,保障急诊PCI能尽早有效实施,而建立绿色通道是最直接的基本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素峡.无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调查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42)04;309-313.
  [2] 李淑梅,李树梅.急性心肌梗死转运PCI、就地溶栓如何选择 [J].中外健康文摘 2014.05; 269-269,270.
  [3] 姜琪华.不同溶栓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08; 954-955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697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