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胆道感染时抗生素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的治疗要重视病原菌变迁和细菌学检查。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抗菌药物应从抗菌活性、药动学特点、药物在胆汁中浓度、毒副作用、细菌耐药性综合考虑。结果:用药效学参数评价联合用药和设计最佳给药方案,这样才能把药物、细菌、机体三者的作用关系进行整合,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结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有所变迁,但在治疗胆道感染时须引起重视,在胆道感染时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尤其重要。
  【关键词】 抗生素;胆道感染;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5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432-02
  胆道感染是侵入胆道的细菌,在结石、狭窄、外来压迫等机械性梗阻因素和伴随的充血、水肿、痉挛等因素的刺激下异常繁殖引起的。重症急性胆道感染的病死率>15%。应用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胆道感染的重要措施。笔者就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抗菌药物的综合评价,用药效学原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作一简要综述。
  1 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胆道内细菌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肠道,胆汁内细菌菌种与肠道内菌群有相关性
  常见的需氧菌中,G-杆菌占70%,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G + 菌占30%,主要是肠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葡球菌和表皮葡萄菌。厌氧菌中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近几年,临床细菌学调查提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有所变迁[1]。虽因地区、人群有所不同,但在治疗胆道感染时须引起重视。
  1.1 厌氧菌感染概率增加:卢 云等[2]报道,在67例阳性胆汁培养中,各型厌氧菌总检出率55.2%。 其中最常见的是脆弱类杆菌,在胆红素混合结石中厌氧菌阳性率高达84.2%。石景森等[3]报道,29例胆囊癌胆汁中厌氧菌检出率65.5%,胆囊癌中心组织厌氧菌检出率55.6%,均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 厌氧菌多来自胃肠道的内源性感染。
  1.2 G + 球菌感染明显增多:石景森等[3]报道,在234例阳性胆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00例,非致病性球菌16例,占阳性病例36.6%。万柳华等[4]报道,117例胆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结果G + 球菌44.4%,其中粪肠球菌50.0%。肠球菌感染上升居胆道感染菌的第2位。
  1.3 真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药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率不断增多。 蔡东贵等[5]报道,176例胆汁阳性病例,白色念珠菌感染9%,其他念珠菌感染2%。
  1.4 L型细菌的产生:胆汁具有乳化脂质的作用,可激活自溶酶,使细菌细胞壁受损形成L型细菌。 L型细菌抗原性减弱,能逃避免疫攻击,可长期生存,是胆囊内潜在菌群存在的主要形式。石景森等[6]报道,在38例单纯胆囊炎胆汁中,L型细菌检出率59.2%;在92例胆囊结石胆汁中,L型细菌检出率66.1%。
  2 抗菌药物的综合评价治疗胆道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从药物对病原菌的抗菌活性、药动学特性、药物在胆汁中浓度、药物不良反应、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2.1 青霉素类: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属酰脲类青霉素,对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G + 球菌(肠球菌)均有杀菌作用。其在胆汁中浓度明显高于血清浓度,静脉注射1 g后,胆汁浓度分别可达467,114,150 mg・L。 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70%~80%,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高达51.5%。 适用于单一细菌引起的轻、中度胆道感染。
  2.2 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对G + 球菌作用强,对G-杆菌作用弱,易被其产生的 β内酰胺酶破坏,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无效。可选用的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在胆汁中的浓度分别是血清浓度的4.0,2.5,0.8倍。 头孢唑林是第一代中对 G-杆菌作用最强的,常作为胆道手术预防用药。黎占良[7]报道,在胆囊摘除术中,术前注射1g头孢唑林,伤口感染率可由对照组的16.9%降至3.2%。头孢硫脒对肠球菌有特效,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肠球菌引起的胆道感染。第二代头孢菌素,对G + 菌抗菌活性稍低于第一代,对G-菌作用强,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可选用的有头孢呋辛,虽胆汁浓度与血清浓度相同,但比最小抑菌浓度(MIC)高10倍。第三代头孢菌素,对G + 菌的抗菌活性低于第一代,对G-菌的抗菌活性强于第二代,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厌氧菌均有效。可选用的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静脉滴注后40%以原形从胆汁排泄,胆汁浓度是血清浓度的3~8 倍,t1/2 长达7 h。头孢哌酮1 g 静脉滴注后,胆汁浓度可达3.1 mg・L,在抗菌药物中胆汁浓度最高。
  2.3 氟喹诺酮类:此类药物组织分布广,均能在胆汁中保持较高浓度,与血清浓度比值>1。对 G-杆菌抗菌活性依次为: 环丙沙星、司巴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对 G+ 球菌的抗菌活性依次为:司巴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 常用于多种需氧菌引起的混合型胆道感染。但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44%~60%。此类药物之间有很强的交叉耐药性。
  2.4 氨基苷类为广谱静止期杀菌药,对G+球菌和 G-杆菌 (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强抗菌活性,在胆汁中的浓度普遍低于血清浓度,并有较严重的耳、肾毒性,但价格低廉。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近期开发的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对G+菌作用增强,耳、肾毒性降低,常用于混合型胆道感染的联合用药。
  2.5 其他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均为窄谱快速抑菌药,主要对G+球菌(肠球菌除外)作用强,因经胆汁排泄,胆汁浓度高于血清浓度的2~3倍,适用于G+球菌引起的胆道感染。
  3 用药效学原理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治疗常采用的药效学指标 MIC 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仅反映了药物与细菌作用的结果,却忽略了两者之间的作用过程。 目前,药效学引入了一些新的理论与参数,如抗菌后效应(PAE)、药物浓度高于MIC 时间占给药间期%(T>MIC%)、24 h曲线下面积与MIC的比率(24 hAUIC)、峰浓度与MIC的比率(Peak/MIC),提供了更多抗菌药物、细菌与机体三者之间作用关系的信息,促进临床更加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   3.1 联合用药的评价:胆道感染常是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临床往往需要联合用药。除按药理学的繁殖期杀菌药(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与静止期杀菌药(氨基苷类、喹诺酮类)有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药与快速抑菌药(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有累加作用,快速杀菌药与快速抑菌药有拮抗作用的指标外,还应将药效学参数MIC、MBC与PAE一起作为联合用药合理性的指标。判定标准为:两药联合的PAE值比单用的PAE之和延长1 h以上为协同;大致相等为相加;与PEA较大值相近为无关;比PAE 较小值还小为拮抗[8]。临床经常采用 β内酰胺类药物与氨基苷类药物联用。许静等[9]报道,这两类药物的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PAE,比单用时延长1~3.3 h,但对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PAE不延长。周亮等[10]报道,阿莫西林与庆大霉素联用,在1/2 MIC时,PAE 表现为无关作用;在 1~4 MIC合用时,PAE 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现为协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则多为相加作用。 用药理学原理及药效学参数评价抗菌药联用,更能体现对不同细菌采用不同药物联合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3.2 重新设计给药方案:以往,临床给抗菌药时,当血药浓度低于MIC时应再次给药。而新的药效学参数T>MIC%、24h AUIC、Peak/MIC,将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和抗菌活性进行整合,把抗菌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要求T>MIC%至少达到给药间歇时间40%~50%,临床必须按半衰期推荐的给药时间给药[11]。方 翼[12]报道,β内酰胺类抗菌活性主要取决于药物与细菌接触的时间,给药间隔短于血清药物浓度超过MIC时间,经常性的给药才能获得最佳抗菌效果。而氨基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都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为使氨基苷类临床有效率≥90%,Peak/MIC需8~10倍。临床证实,1d 的剂量1次注射,既能提高药物的抗菌疗效,又能降低耳、肾毒性发生率。24 hAUIC 是决定氟喹诺酮类药物疗效的最重要参数,抗菌效果主要取决于作用总量,而不是作用频率,临床上静脉应用环丙沙星治疗严重感染,在24h AUIC≥250时,能取得最满意疗效,并可避免细菌耐药。美国FDA已批准在重症感染时,应用环丙沙星的剂量可提高至0.8~1.2g・d。
  参考文献
  [1] 方驰华,高鹏.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胆汁细菌群同步培养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1999,16(2):88-89
  [2] 卢云,石景森,卓健生,等.胆结石患者胆汁中厌氧菌检测及药敏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0):604-606
  [3] 石景森,郝秀原,田和平,等.梗阻性黄疸时胆道的细菌学特点[J].肝胆外科杂志,1997,5(5):269-272
  [4] 万柳华,孙竹峰,张光金,等.胆石病患者胆道细菌学分析及抗生素应用探讨[J].腹部外科,2000,13(4):230-232
  [5] 蔡东贵,曾若婉.胆道感染的细菌学分析[J].河北医药,1999,12 (2):107-108
  [6] 石景森,李国才,韩文胜,等.细菌 L 型与胆囊结石的成因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0,1(1):1-3
  [7] 黎占良.常用抗菌药的特点及在外科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0):585-587
  [8] 王浴生.抗生素抗菌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6,21(4):306-308
  [9] 许静,赵真玲,吴学晋.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8(4):255-257
  [10] 周亮,王睿,刘皈阳,等.阿莫西林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后效应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4):373-375.
  [11] 何礼贤.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原理指导肺部感染的抗菌治疗[J].医药导报,2001,20(1):13-14
  [12] 方翼.β内酰胺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1998,19(3): 2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713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