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玛丽苏”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玛丽苏”文作为网络同人小说的一种,有大量的追捧者和反对者,使得此类小说备受争议却不断发展,且写手与读者都走向低龄化。“玛丽苏”现象背后是写手的自我幻想,而读者则因为不同的原因阅读而获得满足,这也成为该文体经久不衰的原因。本文重点探究写手“为什么写”与读者“为什么读”,从而了解“玛丽苏”存在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玛丽苏 同人小说 自我幻想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玛丽苏即MarySue,源于英语同人小说,用来形容同人小说中的某种代入式主角,即作者将自己所有幻想赋予一个虚构的角色,并写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小说或动漫里,让这个虚构角色参与小说原有人物的日常生活,时常改变原著走向。
  玛丽苏现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中文网络小说世界里也不乏玛丽苏小说,漫画、小说、偶像组合,都成为玛丽苏的对象。这样未经原著作者或当事人许可就肆意创作的行为也使得原著的爱好者们纷纷反对,“反玛丽苏联盟”等组织也随之出现,反对者们认为玛丽苏文低级无趣,对原著不尊重,是网络文学垃圾。而今玛丽苏几乎已经变成了贬义词,用来形容“怀春幻想、自恋狂”的人或小说。
  1“玛丽苏”的特点
  博客、空间等个人主页,人人、豆瓣等SNS社区,贴吧等交流平台,以及大量的网络小说网站,令昔日的读者有着充分的空间和平台变成网络写手,没有约束又相对隐蔽的创作环境令写手能够畅所欲言,大部分网络写手写作全凭兴趣与个人意愿,这种“我手写我心”的创作形式,让作者能充分展现自己的幻想与欲望,因而“玛丽苏”小说中常常出现不合逻辑的情节或极度夸张的人物,这也成为玛丽苏的特点。
  玛丽苏角色大都是女性,并且拥有无比强大的“光环”:美貌、智慧、家世、能力等,都是几乎完美的,其被写入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与男性角色恋爱甚至发生性关系,因而有时剧情完全被恋爱场面与性描写代替,还会时常出现多个男性角色同时喜欢上女主角的情况。
  2从玛丽苏形象的特点分析写手心理
  玛丽苏文的写手是与角色相对应的。如被称为“玛丽苏两大写手”的“雪娘”与“毛姐”,创作玛丽苏文的时候不过是16岁的女学生,由于热爱某个虚拟角色,她们将自己的幻想附加在一个角色身上,与原著主角发生恋情,能够满足她们在观看动漫时产生的欲望,可以说,玛丽苏角色满足了写手的幻想。
  玛丽苏圈内,女性写手占据了绝大多数,大部分是青春期少女,有着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并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关注,成为焦点人物,对于这些已经成型的作品,她们只是看客,这不能满足她们的幻想,在这种情况下,身处青春萌动期的她们往往会创造一个不存在的、理想化的角色,带着她们的愿望进入原作品,完成她们的梦想体验。
  这种梦想体验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对于恋爱的幻想,一个是对于性的幻想。电视剧《步步惊心》播出后,许多人为“四爷”和若曦的爱情惋惜,贴吧中一位同人小说作者“路过风景”认为:“经历那么多痛苦的人应该好好在一起的。”所以在同人小说中,她在原著的基础上重建恋爱,令男女主角修成正果。《彼岸・红蝶》的写手笔名即为“红蝶”,与女主角同名,表明她的写作带有自我意淫,她自己在贴吧中坦言:写作主要是因为喜爱《火影忍者》中的角色宇智,将他做男主角,主要是想满足性描写的欲望。
  3从读者角度分析玛丽苏的影响
  3.1反对者角度
  通过深度访谈,笔者将玛丽苏文不得好评的主要原因归为以下三种:毁坏了原著中人物的本来形象,使得读者有一种“偶像被玷污”的感觉;情节无脑,文笔极差,“错别字连篇,文章情节中连常识搞错”,由于作者的低龄,写作技巧与知识储备匮乏,因而作品中常常出现显而易见的错误,加之情节狗血俗套,比如多个男主角对一个女主角爱的死去活来,与现实生活相差太大,读者无法产生共鸣;人物设置虚假,作者顾影自怜惹人烦。由于玛丽苏小说往往是作者自我幻想的产物,而且“反对者”们不仅是反对玛丽苏文,许多时候也对玛丽苏文写手表示出更强烈的不满与愤怒,原因是对其少女情结随处发泄的不满,一位资深网文读者认为她们是“满脑子粉红色的泡泡梦少女”。刻板效应使得玛丽苏文逐渐标签化,成为“少女情结、白日梦、脑残文”的代称,反对者们之所以阅读玛丽苏文,往往抱着一种“闲得无聊,找找笑点”的心态,而找到笑点之后的“广而告之”、大力吐槽,是在寻求认同,从而扩大反对者的队伍。
  3.2支持者角度
  反对声浪虽高,但还是有人在阅读、喜爱玛丽苏文,并支持玛丽苏写手。在“玛丽苏吧”中,吧内有着关于鉴别“真伪玛丽苏文”的帖子,认为“玛丽苏文就是集理想人类性格为一体的超级人类,然后集中体现在对爱情的追求上的文章,人们之所以讨厌玛丽苏文,是因为他们阅读了‘伪玛丽苏文’”。可见支持者们将普遍认识的玛丽苏文分成两派,一派是他们接受的,一派是过于夸张无法接受的。尽管目前来看,所谓“真玛丽苏”与“伪玛丽苏”的文章特点和写作目的并无差别,略有不同的只是“玛丽苏”的程度一浅一深。
  读者阅读网络小说时,往往抱着“打发时间”的愿望,阅读的目的是消遣而非提高自我修养,因而选择小说时容易遵从别人的推荐或网络中的排行榜,因此,有共同阅读喜好的人往往有自己圈子,比如“同人圈”、“腐女圈”,一旦形成圈子,群体现象就会表现出来,比如群体极化现象,一本书在一个群体中会被评价的非常高,而在另一个群体中则可能被无限贬低。玛丽苏文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中被打上了不同的标签,对于这类文章的评价难免出现巨大反差。
  参考文献
  [1] 杨妮妮.陪你到世界的尽头[J].中学生天地: 初中综合版,2012(6).
  [2] 吴心怡.网络文学中的同人小说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713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