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目的论视域下的《京华烟云》篇章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的论的原则,作为功能派的重要理论,目的论在译者表达中应用广泛。本文以林语堂《京华烟云》为范本,分析了目的论在《京华烟云》中的表达与语言内涵,认为在进行文学表达的过程中,应该以语言表达的目的为指导,既要保持对作者原意的深层领会,也要注意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达到语言表达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目的论 语言学 林语堂 《京华烟云》
  引言
  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经典代表作,这是一部以清朝末年为大时代背景进行大家族故事描写的史诗性篇章,同时也是一部包含深刻内涵的长篇小说作品。当代许多学者把《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两者相比较,认为林语堂的文学创作具有时代意义,其文化内涵的深刻性主要体现在作品中人物角色面对着未知命运的心理――从最初的迷茫到大彻大悟和自我救赎精神的逐渐升华过程。在探寻人类精神本质方面,最终都归结于是由于超脱自然的认知理性化。这是林语堂代表作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文化价值,然而这也是他思想局限性的具体体现。与当代文学作品比较而言,《京华烟云》的篇章内涵对中国的文化传统的表达相对还是比较宏观的时代视角。以下笔者基于目的论对《京华烟云》的文学语言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相关文学语言理论提供借鉴。
  一、语言学中目的论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文学作品如何走向世界是广大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文化传播和文化转换是一个国家走出去面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最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文学对外传播中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目的论主要是将文字的内在含义使用到文本传播和转换过程中,影响文学语言准确度的关键因素是整体文学作品的文化转换环节。20世纪70年代初期目的论被正式提出,这完全不同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文本转换理念,因为目的论在进行文本转换时只是将源语看作是信息来源,在进行文本转换时,结合委托人所提出的要求和意愿,对作品进行选择性的转换。目的论理论的发展让语言工作者耳目一新,开始从全新的角度对待文本转换工作。本文基于文学传播和文本转换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目的论的主要原则和主要方法,并以此为前提,结合《京华烟云》版本中所深藏的深刻文化内涵进行具体分析。
  目的论作为功能派语言的重要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学作品表达中,为译者的文学表达提供了理论原则和实践依据。文本转换理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目的论的延伸,属于文学对外传播研究领域的范畴,此理论将重点置于有目的性的文学传播过程中,对传统文学表达方式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并且为文学语言转换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目的论的提出对传统文学语言表达是理论突破和创新,目的论原则将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都囊括其中,所有文学语言表达过程都必须将目的放在首位。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语言表达一定是具备某种目的性的,并非简单的文本对照,因此,语言不能完全脱离创作环境和目的而以架空的形式存在。文学语言转换的过程并不是将原文一字不差的对应过程,这与原著作者或者委托人的要求是紧密相关的。在传统的译者看来,在表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从原文和作者的思路,转换的作品必须忠于原文。但是目的论理论认为“目的决定手段”,语言的转换不能单纯地将原著范本看作是表达的第一依据,原著只能视为一种信息,忽略了原作意图与创作背景会导致对文学主题的理解不准确。
  二、关于《京华烟云》
  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在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旅居巴黎时创作的,参照了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篇章结构,甚至在人物设置上也有近似之处。林语堂创作的小说数量多,代表作《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朱门》被称为三部曲,但是其中精品之冠非《京华烟云》莫属,《京华烟云》真正将林语堂的思想与文学驾驭能力完美的表达出来,曾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影响力和艺术价值最具特点。[1]《京华烟云》以清朝末年为大时代背景,主要时间集中在1900-1938年之间,小说将这个时代老北京百姓的喜怒哀乐记录还原,其中主人公与《红楼梦》大家族描写有近似之处,两者均为史诗性作品。[2]主要是围绕着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在这三十几年间经历的沧海桑田展开的,是由几部短篇小说构建而成的一部结构严谨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出版后名噪一时,赞誉与争议同时存在,文学界对其内涵与价值评价存在诸多争议,直至今日仍有许多研究的空间。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文学内容的表达是由目的引导和决定的,林语堂创作《京华烟云》的初衷是向世界展示当时中国的文化特色与社会情况。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使小说主要以纪实文体表现,在进行语言转换时要以真实感为主,重点反映当时中国的社会特色,对纪实性文字表达也要依据特定的情境,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塑造的人物和情节反映的文化内涵,都融入了时代特色,是对传统文学的突破,也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大胆革新探索。
  三、目的论在《京华烟云》中表达与语言内涵
  目的论的第一重要原则就是目的性,这一点在《京华烟云》这部作品中很充分地体现出来。依据目的性原则,文本转换具有目的性,而这部作品的语言转换目的是要给世界读者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清末社会背景,为小说中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家族兴衰而同喜同悲。例如在《京华烟云》第三部分,中国人有着扫墓的传统,西方读者会表示难以理解,因此在语言转换中可将其表达为“清扫坟墓”,非常直白地表明了中国传统习俗,并以真实的形式展示给西方读者,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了解。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表现蕴含特殊中国文化的称谓或是专有名词的时候,不是简单地采用直接的表达方式,而是采用特殊的备注――在括号内加注的方式,这种具体说明使得那些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文学语言转换过程中要贯彻忠实法则,不能偏离原著的本意,要做到忠实原著,忠实法则是保持原著的基础。在《京华烟云》中,由于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社会发展有很透彻的理解,因而译者在语言表达时要将林语堂的原著中的内涵准确地传达给西方读者就必须遵从忠实原则。此外,还要注意遵从连贯性原则,这也是目的论的原则之一。连贯性指的是在转换的语言文字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读者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加工,使其保持长篇小说的连贯性。[3]以中国古代女性英雄木兰为例,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西方读者的文化认知中很显然不太了解这个人物。林语堂认为一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其中对于人物的复杂刻画描写,例如在《京华烟云》中主人公姚木兰的名字,假如林语堂并没有对其进行解释,那么在西方读者看来姚木兰与其他人物的名字一样都是平凡普通的,不具备深层意义。在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方面,林语堂在写作时采用了特殊标注的方法将木兰这一人物所包含的特殊意义准确地传递给了西方读者,加深了读者对木兰性格的了解,这也是译者应该重点关注的。因此,《京华烟云》可称得上是一部文化小说,甚至对主人公名字的设置都带有明显的传统文化意味。   《京华烟云》将忠实原则把握得非常准确,对人物性格的理解,除了参考其直接描写的语言,人物的肢体语言也忠于原型。人物性格不同,所使用的手势或肢体语言也大不相同,同样的动作对于不同的人物反映了不同的性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这一点需要译者对文化和原著有很深的理解,如果译者对于肢体语言所对应的文化理解不够透彻,那么在语言表达时很容易违背忠实原则,使得语言失真,导致读者理解难度的加大。[4]以上这种情况就是偏离了目的论的忠实原则,尽管单纯地看句子表达的语法是准确的,但是句子的内涵与原著大相径庭。此外,还要注意林语堂的思想的多重性,他在青年时期深受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同时儿时儒家思想的耳濡目染也对其思想影响重大。在两种文化的对照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感悟,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完整地体现出来。同其他现代作家相比起来,林语堂青年求学期间接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同中国同时的作家的文学书写主题存在差异性,小说与中国现实社会之间看似有一定的距离感。表面上看这似乎成为林语堂小说的微小瑕疵之处,这正是由于林语堂的跨文化阅历造成的,多重视角使他具有能够客观冷静地看待事物的态度,这也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广阔胸襟的真实体现。
  结语
  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包括语言的目的性、文学作品的忠实性以及连贯性,以上根据这一理论分别展开评析,并对这些基本原则在《京华烟云》的语言转换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目的论是实现还原文学语言表达的最佳语言策略,它将文化传承渗透其中,为文学作品更完整地呈现给世界各国的读者做好了基础铺垫。目的论在《京华烟云》的文本转换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使得小说很好地保留了原著的思想文化内涵,并且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需求。因此,文学传播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京华烟云》具有文化研究价值,小说将当时清末社会的典型家族中的代表人物的人生历程描述了出来,在特定的世事变迁中传达了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是无法用只言片语表述清楚的,将传统文化融合于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知识分子对人文思想的失望以及转而追求心灵成长的历程,这才是林语堂关于“文化传承”的人生理想形态的最佳阐释。不过林语堂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超脱于现实的理想化境界,使得《京华烟云》也是超脱现实的,这也是他思想局限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娟,刘扬.《百年孤独》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J].语文建设,2015(02).
  [3]尹亚辉.探讨目的论视角下译者的忠实与背叛[J].语文建设,2014(02).
  [4]褚婷婷,尹富林.从目的论看《京华烟云》翻译中的文化传承[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4(03).
  【课题项目:河南省哲学科学规划项目(2014CYY015)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716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