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还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行这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 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生活素材作为学习资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就是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有效利用生活素材,作为学生的“学材”。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因为问题可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不满足感。所以说,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一些教师仅仅为了追求“时髦”,不顾学生的感受,课前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导致教师形成新的错误的数学教学观念。陈祥文在《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中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定的新颖性,灵活的技巧性,明确的目的性,适度的障碍性。如:在《求平均数》的课始,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来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位置与方向》一课中,我更是打破传统地教学模式 ,重组教材,以“游览旅游景点“为主线,让学生在不知觉中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并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教学活动要有梯度,循序渐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但并不是说一节课设计地教学活动越多,这节课就越成功,学生学地越好。比如在在练习设计时,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很多教师就会设计一系列的习题,有的二三个,有的三四个,但是等这些习题做过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习题都是为了落实一个教学目标,设计的没有梯度。本来一个教学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两三个活动,即使这几个习题设计得再好,那不也是无效活动吗?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地设计时,要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进行。如我在《位置与方向》一课的习题设计中,设计了三个习题,习题一是“说一说,看一看,猜一猜”这个习题只是让学生动眼去看,用嘴去说,落实地是描述路线图的教学目的。习题二是动手绘制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这个习题在上一道习题的基础上落实了动手绘制路线图这一教学重难点。习题三则是自行设计学校的参观路线图,这是本节课所有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从中体现出了个体差异。三道习题由浅入深,且每道习题都针对一个教学目标,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真正达到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解答方式亦可多种多样。这样的问题情境,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乐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很好地把握问题的难度和深度,问题太难,学生没法入手;太容易,学生学不到新东西,没兴趣。寻找知识“固着点”,更应关注知识的“增长点”,这样学生便于将新知识同化,也使思维得以深化,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三、保证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也就是说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保证学生学习地有效进行。但到了课后作业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不近人意的地方。如有的教师在课后作业中把某某公式抄五遍,把某某算法背下来等等。这样枯燥的作业不仅是在浪费学生地学习时间,也是无效活动的一种最直接地表现。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所以保证课后作业的地效性和趣味性是必须要做到的。如我在《求平均数》一课的作业布置是让学生根据身边常见的数据编一道有关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并拿到班级上来互相解决问题。这样的作业会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去操作,也会很积极主动地去搜集数据资料,进一步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较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针对学生作业中经常犯的的一些错误,我们还可以设计错题订正集。这样一个带有趣味游戏性的作业,让学生将自己常犯错的数学题送进计错题订正集。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并把出错原因写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总之,一节课我们要做到目标明确、具体、切实,符合新课程理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对教材的领会深刻而准确,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活动,并保证这种教学活动地有效性。教师要灵活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716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