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述如何让小学数学在课堂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实践告诉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规律,感受和理解知识形式,发展的过程,从而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新课标数学课是注重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创设开放、生动、和谐、有趣的学习情境,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和态度。在此,我运笔成文,与同行交流我的体会。
  一, 紧扣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数学本身特点,突出《课标》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创新的数学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来主动学习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自觉、积极学习的直接因素。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数学教与学的方式如果再是“旧式”方法,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不学而快。灵活新颖的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情感和课堂。具体有效方法:
  1,教师可通过图形,音乐,描述,动作等手段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受到特定氛围的感染,有“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2,利用有关数学游戏,开展有奖问答来激发学生释疑;
  3.相信学生都有学习潜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学习评价,让学生感到在乐中学习。
  4,教师要在该课时引导学生勾出重要的知识点,写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达到了“我要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在教学方式上,我把重点和难点放在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究、比较、寻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法。又如,在教学三位数的减法时,教师首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引出减法计算的算式,体验三位数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果。这样灵活多变地让学生在数学中学习得自然、轻松、课堂也焕发了探究、创新的活力。
  二, 课堂设悬念,给学生质疑发问的时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悬念,可以使学生由好奇心产生求知的欲望,要使学生大胆质疑发问,首先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如在教学“发现规律”,我首先引导学生发现“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一规律,接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方面,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另一方面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注重发挥爱的功能。此外,还要允许学生不拘形式自由提问,让学生的提问变成与老师的交流。如在教学“整理与复习”中的第4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通过粉笔支数的估计与推算复习较大数的估计方法。第一个问题既可用20+20+20+20=80计算,又可推理4个20是80.第二个问题既可以计算(5个20相加),又可以推理(5个20就是100)。让学生重点理解“1个月”大约有几周,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说出自己推理的过程。一个有兴趣的数学悬念,是能唤起学生的质疑,就让引起老师及时地引导,释疑。学生才能自然地、积极地开动脑筋,才能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实践证明,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三, 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开发创新潜能
  数学是发展思维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探索,去发现别人没想到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应用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颗树,两端都栽,一共要多少课树苗?”启发学生边读边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两端都栽)。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就是每隔两颗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我肯定了这两种说法的同时,又问:动动脑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鼓励求异,学生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教师走近学生巡视了解答题的情况)1,1000÷5+1=201(棵)2,1000÷5+2=202(棵)3,1000÷5-1=199(棵),这三种答案,让我感到奇怪,每个答案都有1000÷5,这时我便问:1000÷5求的是什么?(间隔数)。你们是怎么想的?(1000米是全长,5米是间隔长度,1000÷5求得间隔的个数)。教师听后归纳: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数。太妙了,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结合现实情境,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让学生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式和所学知识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挥了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紧扣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遵循数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养成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课堂教学活力四射、精彩纷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716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