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十余年来,广大教师和专家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则是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人文教学教学方式
  
  新课改实施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在这期间广大同仁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并取得了不菲的成效,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广大同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具体实施,包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教学的环境建设,教学方式的选择及合理的评价方式。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必要性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要想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其难度是相当大的。首先教学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有时一堂课下来,基本的内容还没有讲完;其次,过分的追求某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搞的老师与学生都疲惫不堪;最后,不仅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连最基本的知识点都有些同学没有掌握好,何谈素质教学。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完成教学目标,首先是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真正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人文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所谓人文教学,就是指通过对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调节,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最根本的动力。只有有了兴趣才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谐氛围的创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老师的个人修养。对于中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在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给学生们一个好的印象,如衣着、卫生、语言风格等。
  (2)老师的沟通交流能力。老师讲学生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功或失败。首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如在请同学回答问题时,尽量使用:“请某某同学……”;在学生回答完毕后,不管对于错,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信心,增加他们对数学科目的喜爱。
  三、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目前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如“主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方”、“探究式教学法”……数不胜数。存在即是合理,但并不是说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下面就集中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分析。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的个体差异差异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的学习环境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如在讲授平方差公式的因式分解时,题目的设计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次:x2-9y2(1);16x2-9y2(2);16(a-b)2-9(a+b)2(3)
  对基础差点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掌握(1)式;对大部分学生,要求他们可以灵活的运用,如(2)式;对于部分优秀的学生,平方差与替代的综合运用,如(3)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分层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分层具体是指:一是分层次是在老师心目中分层,二是对具体知识内容的分层。在对待学生方面要一视同仁,不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影响教学效果;而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成果的喜悦,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
  (2)在使用分层次教学时,老师应该减小对内容的讲解,更多的是启发和引导。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学更要针对性,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所以,老师应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实时把握讲解的内容和深度。
  3.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分析。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预先设计好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
  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强调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如在讲授对三角形的认识一节中,可以通过以下任务的设计,来完成教学目的,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任务的设计如下:
  (1)请学生仔细回忆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三角形?并思考为什么要用三角形?
  (2)让学生使用钢笔、铅笔、橡皮等手上的材料组成三角形。在活动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东西,如一支钢笔和二块橡皮无法组成三角,请同学们思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组成三角形?
  分析:第一个任务,可以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数学,通过对其用途的分析,已达到对三角形概念和内涵的掌握。第二个任务,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如此,即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有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难以把握:
  (1)对任务设计度的把握,好的任务固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脱离学生实际能力或过于简单的任务,却等于是浪费时间;
  (2)老师预先设定的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之间的冲突,如果一节课让学生仅仅去完成一个任务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3.3 教学方式的选择。当然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因为篇幅有限,在此其内涵、优势不再一一列举。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关键问题不是你选择什么教学方式,而是在于对教学方式内涵的把握,对知识点特性的把握,只有选择了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四、合理的评价方式
  对于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我认为其目的应从对学生客观的评定转化为不定时的鼓励。对学生的评价时间不是在学期结束或者考试之后,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评价的方式不应该仅限于评语,或者语言的表扬,还应该包括具体的行动,如某学生在解题时新颖的思路,可以让学生亲自给大家讲解;或者对作业完成态度严谨的学生,可以把其作业在课堂上展示等等。总之,笔者认为评价时鼓励的一种方式,是教学手段的一种,是与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结论
  对于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一是课堂教学氛围的创造,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人文教学;二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在你选择什么教学方式,而在于对教学方式的把握,是否适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三、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肯定、鼓励和激发的作用。以上几点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1] 陈宇.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应用机制探讨[J]. 才智,2010,02:65
  [2] 周国蓬.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2:71-72
  [3] 刘继红. “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初中数学教学体会[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125-126
  [4] 孙露. 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教学案例与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2(23):115-117
  [5]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 http://www.hzxsjxx.com/Research/Info/2010-10-27/29.shtml
  [6] 周功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2: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18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