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文章基于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的发现以及大遗址保护方式的转变,以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为例,通过梳理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公园规划与公众需求、文化产业与民众生活三个方面的问题,倡导坚持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功能、依托遗址价值体系、结合遗产活化趋势的规划理念,旨在探讨从规划层面指导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汉长沙国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沙市内陆续发现26座汉代陵墓,分布于南起岳麓区天马山,北至望城区谷山的湘江西岸山丘上,分布范围略呈“┓”形,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信立祥先生感叹:“汉代长沙王陵墓群数量多,分布集中,自然人文环境优越,称得上是汉代诸侯王陵寝的百科全书”。
  为“考古遗址本体和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提供空间与可能,而且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条件,美化城市环境,增强民众的自豪感,提高城市文化生活品位”1,长沙市确定建设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选址在王陵遗址分布集中的望城区谷山片区。公园东临湘江,西靠谷山,南至北二环线,总面积2平方公里,经考古调勘明确有12座王陵遗址分布其中。
  1 建设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的问题
  1.1 区域格局: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考古遗址公园处于望城区与中心主城区交界处,北向是已建成的商业楼盘,西向和南向是两条城市主干道,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最前沿。在区域规划中如何平衡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的矛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空间布局:公园规划与公众需求的关系
  考古遗址公园“要面向公众,向公众普及考古遗址方面的知识信息……将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考古学家和公众相结合的一个平台,考古学家借助这个平台展示自我,和公众对话”2。在公园规划中如何平衡公众多重需求和公园功能布局的矛盾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1.3 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与民众生活的关系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是长沙最具代表性的汉文化资源,建设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是提升城市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如何才能兼顾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诉求,实现公园建设和安居乐业的双赢[1]。
  2 建设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的原则
  坚持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功能,依托遗产资源及相关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当下遗产活化等最新理念及趋势,打造长沙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2.1 以“遗址保护”为前提
  通过编制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把12座王陵遗址划定为2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严禁与遗址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从法定层面保护遗址本体与价值。展示利用本着最小干预、可逆性、可识别性的原则,采用原址保护展示厅、历史博物馆等方式做到科学保护和展示。
  2.2 以“山水环境”为特色
  为促进遗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以谷山片区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建立自然生态廊道和文化体验廊道,串联四大功能区,促进考古调勘及遗址本体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以谷山为文化背景、湘江为视线通廊的游览体系。
  2.3 以“文化体验”为核心
  为更好地让公众体验遗址的历史、科技、艺术、精神、社会、经济、生态价值体系,规划通过场馆展示、王陵标识、环境整治等方式充分展现王陵墓群的布局与规模,展示汉长沙国文化及特征。
  2.4 以“建筑改造”为延伸
  为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及公平性,激发遗址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活力,规划通过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与村落建筑,通过对部分原有建筑改造,融入传统与地方文化语汇,既兼顾当地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保证其公平分享遗址公园建设成果又为公众提供认识遗址信息、价值及内涵的文化体验场所,满足了遗址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多重需要[2]。
  3 建设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的策略
  3.1 彰显遗址文化品质,建立公园空间结构
  汉长沙国是汉代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是长沙城市的文化之根,是长沙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开始形成独特湖湘文化的起源。因此,规划通过“让公众体验大汉王朝的时代背景”、“为公众挖掘汉长沙国的文化特征”以及“向公众展示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的遗址本体”三大主题来彰显遗址的文化品质。规划还在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内构建起“两廊、两翼、四板块”的空间结构。即包括由南北走向自然山体形成的生态廊道和由东西走向连接汉长沙国文化展示区和民俗体验区的文化廊道所组成的主体十字廊;根据遗址分布特点,同步构建汉长沙国文化展示区与民俗体验服务区的两翼格局;植入相关文化与民俗业态,形成汉长沙国文化展示区、考古预留区、王陵现场展示区和民俗体验区四板块。
  3.2 契合遗址价值体系,确定公园功能分区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距今已两千年,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规划通过挖掘遗址7大价值,确立四个功能分区,旨在使考古遗址公园兼具展示、科研、教育和游憩功能。具体包括:汉长沙国文化展示区,已开展部分考古工作,墓葬本体清晰、区域场地较为开阔,结合现场环境,设置入口门户,作为先期建设重点,进行汉长沙国文化的综合展示,突出遗址主题特色。考古预留区,墓葬分布密集,现状未开展深入的考古工作,规划作为考古预留区,后期根据考古发掘成果,动态转化,进行更新展示。王陵现场展示区,考古工作开展较多,遗迹分布丰富,历史格局、自然环境保存较好,开展王陵现场综合展示,展现王陵遗址的历史风貌。民俗体验区,改造利用现有场地、建筑空间,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为公园提供互补配套服务,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3.3 完善公园配套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考古遗址公园内约20%为村庄建设用地,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水、电、气均未接入市政管网。针对用地内的现状民居,规划以南北走向自然生态廊为分界线,整体规划,分期实施。自然生态廊东侧内集中分布12座王陵遗址,须进行长期的考古工作和主要的展示工作,应征收全部土地,迁出全部人口,保留部分建筑改造利用,以文化体验为引导,合理控制容量,丰富遗址文化展示及体验业态。自然生态廊西侧民居大多沿山脚成组分布,仅征收部分土地及房屋,其余区域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前提下,进行有机改造。即对保留建筑加固修缮,保证结构安全性,融入汉文化元素,进行外立面改造;环境提质改造即对道路、綠化、水体等进行提质改造,体现汉文化元素。
  针对用地内的市政设施,规划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兼顾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和考古遗址公园运营开放需求。具体包括:基础设施方面,以原始地形为基础,适当优化道路竖向,减少对文物扰动。明确给水供给源,建立雨水分散排放体系,结合用地功能布置供排水管网,严禁开采地下水,避免破坏文物。交通设施方面,以保护第一为原则,最大可能的减少机动车辆对考古遗址公园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最大限度的杜绝其对遗址本体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电瓶车路,形成展示环线,串联公园的四大功能区;通过步行路、登山步道丰富公众体验活动。管理设施方面,沿自然生态廊和园内道路修建防护围栏并设置监控摄像头,作为封闭管理范围;沿王陵遗址本体周边设置震动检测仪,确保文物安全。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试论考古遗址公园的科学发展[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1):2.
  [2] 张忠培.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些意见——在"2009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的发言[J].东南文化,201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1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