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桐城歌的音乐特色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在我国音乐领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和音乐特色。要对桐城歌进行传承和创新,就必须了解桐城歌的各种特征。本文针对桐城歌的研究现状、桐城歌的艺术特征和音乐特色进行简要分析,望能对中国民俗文化尤其是桐城歌的传承与研究者有所借鉴,以供参考。
  【关键词】桐城歌;音乐特色;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桐城歌起源并流传在安徽桐城一带,是桐城地方民歌的一种形式。桐城歌历史悠久,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表现方式除了词、曲外,还包括表演,真实地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
  一、桐城歌的研究现状
  虽然桐城歌的历史悠久,但由于地域的限制,目前人们对桐城歌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对桐城歌的记录多为中文资料,既有从文学角度进行解释与阐述的,又有从民俗角度进行分析的,而从音乐艺术角度分析桐城歌的资料却非常少,就外文资料而言,能发现桐城歌记录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在日本葛生龟龄编著的《龟龄琴谱》和高柳精一编著的《洋峨乐谱·坤卷》中有描述。
  二、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一)桐城歌的体裁与题材特征
  桐城歌的体裁根据演唱的场景不同,通常我们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人们生活中时常哼唱的,歌曲的内容往往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送饭》《十二月花》等,歌词押韵,表现出很强的文学性,有些歌里还会呈现一些民间故事传说;第二类是偏向于体力劳作时演唱的,该类桐城歌的歌调通常铿锵有力、节奏感较强,劳动者在劳作时根据节奏演唱,使工作更加有序、充满干劲,例如在打地基时人们经常会唱的《夯歌》;第三类偏向于田园曲风,曲调较为柔和,人们走在山间小路上,或者在田野劳作时常常会哼唱此类桐城歌,常见的有《会唱山歌歌连歌》和《桐城小花胜龙井》等。这三种桐城歌是最常见的、现存最多的,而其他的桐城歌,例如在仪式中吟唱的,比较少见且数量较少。
  桐城歌的题材非常广,不仅包括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还包括儿歌、历史传说歌等。在民间流传最多的桐城歌偏向于描绘爱情,用来表达人们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憧憬等。例如《人意相投共枕眠》,通过将男女主人公分别比作莲藕和荷花,表现男生对女方的喜爱,歌词唯美缠绵,反映出了当地人们对爱情的表达方式,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桐城歌的歌词体特征
  桐城歌的歌词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形成风格受桐城文化影响,从众多桐城歌中可以发现,歌词表达出的都是当地文化民俗,既包括当地人民的日常用语,又不乏押韵的古诗词句,颇有雅俗共赏的感觉。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风月词珍》中有对桐城歌的记载:“槐花三秋今又黄,我送情郎赴科场。长亭送别难分手,指扳月桂状元郎,嘱咐亲亲莫改常。”分析这几句歌词不难发现,“槐花三秋今又黄,我送情郎赴科场”一句采用押韵的手法,营造出一种不舍的别离氛围,而“嘱咐亲亲莫改常”则又充满乡土风情,通俗易懂,将妻子送别丈夫的不舍与期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穷不能丢书,富不能丢猪》:“关关雎鸠,最好读书。在河之洲,最好养猪。少君幺女,哪知日子苦?穷不能丢书,富不能丢猪。”雅俗共用的表达手法既彰显了艺术特色,又彰显了民俗风情,歌词诙谐有趣,使歌中人物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
  (三)桐城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桐城歌是一种地域体裁的民歌,它涵盖的地域元素非常多元化,音乐风格融汇南北。这与桐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桐城位于南北方交界地带,因此,音乐风格既有北方民歌的刚硬爽朗风格,又有南方民歌的温婉柔弱风格,呈现出很强的包容性。
  在我国山西、河南等地经常会举办划旱船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常会出现旱船调,而桐城歌里也有旱船调,例如《十二月花》;另外,在南方地区流传的《孟姜女》也逐渐成为桐城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说,桐城歌是融汇了南北特色的民歌,既表现出了北方民歌的粗犷,又体现出了南方民歌的柔美。
  (四)桐城歌的演唱声腔特征
  由于桐城歌是地方民歌,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桐城歌的演唱形式比较灵活,没有局限性,吟唱场地和场景较随意,既可以单独吟唱,也可以众人齐唱。另外,演唱的时候既可以借助锣鼓进行伴奏,也可以清唱,甚至可以在演唱中增添说白,形成生活化的说唱形式。
  演唱桐城歌的专业歌手很少,多数演唱者都是普通百姓,由于桐城歌的词曲都比较简单,因此桐城歌有着独特的声腔特点。整体来说,传统桐城歌演唱技术难度不大,音域不宽,演唱时真假声结合,主要以口腔共鸣为主,兼有头腔和胸腔共鸣,遇到装饰音时用花腔演唱。随着桐城歌越来越受到国家文艺工作者的重视,现代音乐家在整理和创作桐城歌时逐渐融入了更专业的技巧。
  三、桐城歌的音乐特色
  (一)桐城歌的节奏节拍与音阶调式
  桐城歌的节奏相对来说比较规整,节拍通常都是四二、四四拍,这主要和人们的审美有关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四平八稳。而桐城歌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有四三拍的曲子,歌曲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手扶栏杆》《盘茶歌》《祠河连锵歌》等;也有混合拍子的曲子,如《十只戒指十个郎》、(四二、四三拍)。我国有很多桐城歌都是即兴演唱的,节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尤其在山歌中更常见。整体来看,桐城歌的节奏多数还是比较平稳的长短型、平均型,而从整理好的桐城歌乐谱来看,大多数歌曲都以强拍开头。
  “几个音(一般3~7个)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等)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音组织,并以某一音为中心,这个音组织就叫做调式。”笔者现有桐城歌乐谱资料近两百首,主要来源于桐城市文化管理部门保存的音乐记谱、《桐城文化志》、本人田野采风、考察记谱等。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五声徵调式是桐城歌用得最多的调式,宫调式、羽调式次之,商调式再次之。
  (二)桐城歌的旋律与曲式结构
  桐城歌的旋律与桐城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联系,由于桐城地区既有山地又有平原,因此,桐城歌既有嘹亮高亢的山歌、又有轻柔的小调。而桐城地区的文化气息较浓,桐城歌又充分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桐城歌既不像陕北民歌那样悲怆,又不像东北歌那样豪迈,而是和黄梅戏的表达方式相似,即小家碧玉式的清新、平穩、秀丽、甜美、凄婉,旋律多以级进式、环绕式等较为柔和平稳的邻近音程连接为主,有些歌曲中喜欢使用装饰音。桐城歌中常用小音程关系,包括:do-re-mi,la-do-re,so-la-do,re-do-la-so,la-do-mi。
  对于桐城歌的乐段来说,由于很多歌曲都是即兴创作的,或者没有经过加工的,因此乐段结构多为单乐段,篇幅较小,篇幅较长的歌曲多出现在叙事性桐城歌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桐城歌的音乐特色和艺术特征等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桐城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音乐风格具有包容性,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在我国尤其是桐城地带,桐城歌无不彰显着文化魅力和音乐魅力。
  参考文献
  [1]章欢.桐城歌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许桂枝.桐城歌与黄梅戏[J].黄梅戏艺术,2008(2).
  [3]沈洽.描写音乐形态学之定位及其核心概念(上)[J].中国音乐学,20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4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