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筝曲《溟山》中“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和”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概念。古筝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载体。筝曲《溟山》是作曲家汇集了中国传统音乐,采用湘西地方音乐素材,运用独特的手法创作而成,作品给听众呈现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并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所以本文以“和”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中心,结合对作品的理解,浅析并论述“和”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筝曲《溟山》中的渗透和体现。
  【关键词】音乐美学;“和”;筝曲;《溟山》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美学是对音乐艺术进行认识和思考的学问。而“和”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出现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音声之和”“乐与人和”“天人之和”是“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代表了音乐活动的三个境界。
  古筝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也在筝曲的创作中有所体现。王中山在进行筝曲《溟山》的创作时采用了湘西地方音乐素材,加之独特的创作手法,将传统音乐的古朴和现代筝曲的旋律性谐和的融为一体,在文化底蕴、旋律发展和技巧性上,都有着较强的艺术性,韵律盎然,委婉动听,有着深远的意境,展现出了“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音声之和
  音声之和,即音乐声学层面的谐和,可以理解为音乐音响形态之间的谐和。当然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也起着影响,音声之和指的是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基于审美听觉心理上的谐和感,在音高音程感,以及各种音乐审美听觉尺度、结构模式等方面,所建立的一种谐和关系。
  湘西民族音乐特点鲜明,多以级进旋律形态为主,伴随着四度以及五度的跳进,曲调细腻,节奏自由。作曲家基于对乐曲原始风貌的保留,大胆地采用了人工音阶定弦,于是便打破了以传统的五声音阶为主的定弦法则,使乐曲创作突破局限。别出心裁地加入了变化音,即#5、#2以及#1,体现出取材自湘西的音乐特色,并有意识地将一弦升高小二度,二十一弦降低了小三度,由此不仅可以使音域拓宽,更为乐曲的转调提供了便利,使音乐发展更具动力,曲调色彩也有了更强烈的对比。
  此曲在定弦、转调方面的创作是非常新颖的,极大地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这正是作曲家在力求保留乐曲原始音乐色彩的同时,基于乐曲创作风格、审美观念、审美意识以及审美听觉心理等方面,建立起的一种谐和关系。所以,从定弦和转调两方面来看,此曲的创作从音乐声学层面来讲都较为谐和,即达到了“音声之和”。
  二、乐与人和
  “乐与人和”指的是社会人生、政治伦理层面的谐和。乐与人和集中体现为,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由音乐来沟通、联络人之间的情感意志,并使之处于一种谐和状态。既包括音乐审美中人与音乐的谐和状态,也包括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而达到的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及其谐和状态。这也是音乐之所以能广泛的作用于人的社会、情感生活的主要原因。
  筝曲《溟山》创作于1991年,是作曲家在湖南游玩时听到轿夫闲暇对歌,由此引发灵感,而后采用湘西地方音乐素材,结合古筝现代演奏技法而作。作品描绘的是一座幽远神秘的大山之中四季变化的景象,成功地创造了各种意境。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正直作曲家王中山本科毕业,面临即将毕业的现实,作曲家的内心免不了会有对未来的迷茫和彷徨。因此《溟山》表达出的心境是既丰富却也复杂的,就如同变化着的四季一样。
  作曲家在创作时巧妙运用左右手快速指序、拍击琴板等技法以及复杂的节奏来描绘出大山中四季的变化,实则是借景抒情,用四季来暗喻人生的无常,虽然从中可以感受到躁动不安的心情,但同时也有一种希望的感觉在涌动着。在乐曲即将结束时,作曲家又运用了弱力度的琶音,仿佛在问自己:我是否能坦然的面对这无常、变幻莫测的人生?
  所以,本曲之所以广泛流传,不仅是因为作品本身空灵、细腻的音乐特点和别具一格的湘西民族音乐色彩,更是因为在了解了筝曲的创作背景后,演奏者和听众都能在一定程度自由想象,从而引起共鸣,去经历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事情,去体会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以及生活中不断变化的心境。
  可见音乐与人的情感体会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成为沟通听众与作曲家和演奏者的桥梁,由音乐来沟通联络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情感意志,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及其谐和状态。
  三、天人之和
  庄子继承了老子“大音希声”的观念,并进一步全然的抛弃了感性的把握,而强调在完美的精神冥想的状态中去体验、领悟和把握“无声之乐”的“和”。可以说,“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庄子的音乐审美体验中,沉淀为一种不为世俗情感所困的具有超越、洒脱性质的音乐审美理想,也是音乐审美的最高境界。
  “天人之和”指的是人与天地自然层面的谐和,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一种独特视角。体现为音乐审美中所达到的一种更为理想化的精神境界,人在音乐审美的精神体验中,上升到人与天地自然的谐和统一,达到与天地自然的同为一体,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精神世界心意状态的审美体验上,形成一种对至高审美境界的追求。它可以表现为对人与自然、社會人生整体谐和关系的认识与把握,其中也不乏对整个人生努力的更深一层的体验。
  筝曲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不断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由此一来,创作时才能以天地为鉴寄情,从而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经常被人们当作赞美歌颂、抒怀寄情的对象,山刚劲雄伟、钟灵毓秀、却又朴实幽静,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独特又深刻的内涵,所以山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筝曲名为《溟山》。“溟”字意为潮湿、潮润,亦或是昏暗之意,有种神秘色彩,所以“溟山”字面意思应为潮湿昏暗的大山。
  《溟山》这部作品充满着绚丽而神秘的色彩,音乐空灵却也厚重。该曲是处在作曲家生命中一个很关键位置的作品,所蕴含的意义更是深刻,用山中四季暗喻多变的人生和未知的挑战,实在是耐人寻味。作曲家在创作时汲取了湘西山歌的旋律特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巧妙运用自然元素。又因作曲家对“山”文化的特殊理解,和自身长期的音乐文化积淀,借物言志,通过“山”之变化,折射出人生百态,创造出这部优秀的古筝作品。
  《溟山》的创作是作曲家由感性出发,于审美情感的精神性体验中达到对自身的超越,并在这种出超越中肯定人与自然、社会人生中的位置及其努力与追求,从中获得一种审美的和谐感,这可以说是音乐审美的最高境界。乐曲的创作表现出作曲家对人与自然、社会及至人生整体和谐关系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一种更具有精神境界的审美谐和感。山亦人之品格,曲抒人之胸怀,这正是“天人之和”的体现。
  四、结语
  本文以“和”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中心,以筝曲《溟山》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作品创作背景及情感,挖掘其内在价值,浅析并论述美学特征在筝曲中的渗透和体现,揭示乐曲深刻的意境表现及笔者对音乐美学思想的追求和感悟,从而从《溟山》这首作品中体会音乐声学层面的“音声之和”、精神层面的 “乐与人和”“天人之和”的内核。
  参考文献
  [1]杨红.溟漠无涯山姿百态——筝曲《溟山》音乐特征及现实意义探析[J].音乐创作,2018(5):111-113.
  [2]刘玥.筝曲《溟山》中的意象与意境[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8.
  [3]丁润今.浅谈古筝演奏中“和”的音乐美学思想[J].北方音乐,2016,36(4):155.
  [4]张艳.筝曲《溟山》音乐内涵及其表现探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
  [5]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刘雪琦(1998—),女,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古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5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