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不断加快,电力通信安全形势有所恶化,电网建设的标准和配网通信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简要概述了电力配网通讯网络安全管理问题,从影响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探讨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自动化;通讯网络安全;应对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8.162
  0 引言
  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它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統、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随着电力市场的信息化、商业化发展,电力通讯网同时是电网自动化配电、电力市场信息化运营和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但随着电力通讯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建设,电力通讯系统比传统系统更加开放,远程接入也更加简单,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网络病毒、恶意的数据更改等,所以电力企业要重视当前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系统通讯安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 电力系统配网网络自动化技术
  配网网络管理系统用于管理配电网络运行。融合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的配网自动化网络,将配电网中电网结构、配电网离线和在线数据整合处理,构成一个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其通过收集、汇总、分析配电网络的整体运行数据,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完成对配电网络资源的实时分配、网络负荷的合理调节,改善网络环境,提高电网效率和安全性。
  2 电力通讯系统网络安全问题
  2.1 对控制性能的威胁
  智能电网系统当中,控制系统具有实时通讯性且直接控制着电网运行。在常见的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当中,网络响应时间决定着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局域网病毒或者网络病毒攻击造成网络堵塞,影响网络反应时间,降低系统控制性能,甚至造成控制系统瘫痪。部分网络病毒软件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病毒文件对电网控制软件和电网系统数据库产生破坏,造成不可逆的损失。更有甚者,病毒通过系统漏洞操控控制系统,破坏电力网络,引起较大经济损失。
  电力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导致控制系统面临着商业病毒的威胁,其常见传播途径有:外部网络对控制系统的直接攻击、工程师U盘接入时传播、维修时外部电脑接入。为了保障电力控制系统的安全,需要管理人员从把控传播途径、提高系统防御能力、降低损失等方面入手,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
  2.2 对传感装置网络的威胁
  传感装置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收集工具,其被分布在各个监测区域,通过多种通讯手段与主系统连接,长期高效地收集电网运行数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了受到自然环境的威胁之外,由于传感装置网络安全性较低,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例如外部人员对于某个传感装置网络的信息窃取,当传感器网络向系统传递信息时,外部人员窃取通信信息。部分人员利用破坏性手段,恶意修改传感器网络信息,引起电力系统数据虚假,甚至发送伪装信息,进一步入侵和控制电力系统。在某些情况,外部人员利用传感器节点发动网络层攻击,造成更大的安全问题。
  3 通讯网络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3.1 提高密码技术水平
  密码是保障网络通讯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在电力自动化网络当中,密码技术要可以分为对称密钥算法和不对称密钥体制。对称密钥算法是指用相同的密码完成加密工作和解密工作,通讯双方使用相同的密码展开通讯,双方都具有加密、解密密码。不对成算法是指加密密码共享,解密密码不公开。
  3.2 提高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对于通信安全危害极大,随着电力系统的网络化建设,网络病毒的危害能力日益增大,需要管理人员足够重视。对于网络中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见检查维护,保证其安全性。根据病毒传播特性,杜绝非安全U盘接入和外部计算机连接。除此之外,对于外部文件,要提高警惕性。同时要选取有效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保证杀毒软件高效运行。
  3.3 提高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可以有效地保护局域网免受外部侵害,防火墙是指安装了防火墙软件的计算机或路由器系统,通过优化网络策略管理、改进验证方案、包过滤路由器和网关的相互配合,隔离局域网系统免受外部网络入侵。同时防火墙技术提高了网络监视能力,保障了电力系统中安全薄弱部分的稳定工作。
  3.4 应用入侵监测技术
  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入侵检测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升级和加强。入侵监测技术包含: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三个方面。首先监测系统手机电力系统中用户活动、行为信息、网络信息、系统数据等信息,然后将其通过处理系统,与预设监测模型匹配,判断其是否为入侵行为,最后采取对应结果处理措施。
  3.5 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实际工作中,可以保持相对固定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工作分配;根据不同工作人群,管理者授予其不同的操作权限,不仅可以保障通讯系统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误操作行为影响,一定程度上保护通讯系统。
  4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配网的自动化通讯网络虽然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但也由于其网络化特征,引发了网络安全问题,造成整个智能电力系统的安全威胁。面对通讯网络中的安全威胁,需要电力企业提升各类安全技术,并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切实保障电力通讯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素华,项东,张宁等.EPON用于电力配网通信的应用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16(02):83-84.
  [2]邢宁哲,徐鑫.电力通信网安全防护体系架构模型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4(09):191-194.
  [3]刘国军,郑晓崑,杨会峰等.电力通信网安全分区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08):27-32.
  [4]苏德浩.探究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11):74.
  作者简介:薛磊(1995-),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工学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自动化、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从事数据中心运维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1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