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于新诗散文化的看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越来越远离中国古代诗歌的系统,走上了一条散文化的道路。新诗的发展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一路走来发展到现在发展到现在出现过很多对新诗发展的意见或建议,这些意见的产生都不无在诗界产生一定的讨论。本文考察了中国新诗散文化的源头,试图对新诗散文化的发展脉络做一个梳理,然后根据现在新诗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诗;新诗散文化;现代诗思
  一
  新詩的转型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关的,新诗相对于古体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它不是在旧体诗的自然进化发展下形成的,而是在外来思想的入侵,外来词汇的冲击下形成的,可以说它是外来的产物。
  诗歌散文化的观点最早是胡适提出来的。他在1915年在跟同学讨论的时候就提出:“诗界革命何自始,要需作诗如作文。”胡适在当时的文学革命中极力提倡白话文,在诗歌创作上认为“诗当废律。”在后来提出的“作诗如作文”的主张是把散文的笔法纳入到诗歌的创作,不少初期的诗人痛痛快快的写诗,自由自在的唱自己的歌,完全用“散文的语风”为诗,模糊了诗与散文的界限,忽视了诗的特征,使诗趋于散文和大白话。
  郭沫若的诗歌可以说是自由体、散文化的诗,他最厌恶一切阻碍思想感情表达的束缚,强调个体无拘无束的表现,创造出完全属于自己的诗歌形式。他借鉴外国诗歌的形式,形式上完全自由。郭沫若提出诗的内在律是诗的主要规律,要求外在律服从内在律,内在律进一步解除了格律对于情感的束缚。他力倡“主情主义”,对于新诗散文化来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胡适与郭沫若的倡导下,已有的艺术规范被打破,新的艺术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来,面对初期的诗歌,开始探讨“格律体”。新月派闻一多,徐志摩,等人极力倡导和实验新诗的格律化,是对新诗自由化,散文化的一种强力反拨。如果说新月在形式方面的探求在于克服新诗散文化的倾向,那么象征诗派则在探索现代新诗的诗意,纠正新诗太直、太白、太露的,缺少诗味的艺术弱点。
  1932年中国诗歌会的成立,反对当时的闻一多、徐志摩等在诗界逃离现实诗作,要求回到现实,主张诗歌应该成为革命的武器,提倡大众化。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议上发表讲话,《讲话》的宗旨也是要让文艺工作者回归到工农兵当中去,创作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诗歌的创作也更加通读易懂。20世纪的30、40年代,基本上是散文化的自由体诗歌占据主导地位。艾青是这一时期新诗散文化重要作家,他重视新的形象、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方式的建构,他创造的新的形式,就是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诗。
  到了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高涨。政治抒情诗是当代政治与文学特殊关系的产物,这时期的郭小川在诗体形式方面做过许多试验,“半格律”、“现代赋体”等的形式,但都没有产生大范围的影响传播。散文诗创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是从1979年开始的,这首先得力于政治思想的解放,思想上的解放表现在诗歌的创作上也更多元化。到80年代“新诗潮”朦胧诗的兴起,“新生代”“非非主义”等诗歌潮流的兴起,诗歌创作不断。90年代诗歌散文化的现实,加速了诗歌“边缘化”的进程,“个人化”是90年代诗歌的象征,推动了诗人在语言、形式、技巧上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探索。“网络诗歌”的兴起,催生了无数的诗和诗人,诗的散文化使人性能够得到发展,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功利化的追求,因此诗歌散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了。在当代语境中,新诗散文化的发展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散文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
  在清末的社会环境下,新诗是必须会散文化的,新诗散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功绩。新诗散文化是一种思想的解放,语言的革新,诗歌的革新有助于冲破当时的传统思想。承认这种策略的必要性,并不说这种策略都是合理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一些后遗症。首先是新诗与古代音韵的断裂。新诗诞生前,中国古典诗歌的语音声调都是借助平仄相间的语音声调搭配起来的,诗人将平仄按照一定的规律交替和重复,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使诗歌的节奏声调优美,和谐。自从胡适首揭新诗革命的大旗,关于诗歌的平仄就很少有人提及了。诗歌过度散文化,会让诗歌缺乏诗味。朱光潜先生曾说文学之美在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文学有一种无言之美,诗歌更是如此。汉语辞藻有它自己的魅力和智慧,口语、散文化语言的应用不能发挥语言的艺术作用,大量白话语言在诗歌的应用中会使诗歌缺乏艺术上的诗味。
  诗歌过度散文化也会使诗歌遭遇一种精神危机。现在的网络时代的发达,使很多人鼠标一点就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相比于纸媒的层层把关和审阅,使诗歌的传播速度更加便捷,这也实现了很多人想要做一个诗人的梦想。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诗歌”,自说自话,把类似散文的句子分割成段以为那就是诗,很多人都忽视了诗歌艺术的挑战性和写作难度,降低了诗歌的精神追求,把诗歌当做简单的口语表达或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无病呻吟,强制煽情,心灵鸡汤,为了写诗而写诗。致使大量的粗制滥造的,没有精神品味的,没有诗意的诗歌出现。
  三
  新诗越来越散文化,现在对于诗歌的批判远远大于对于它的褒奖。对于新诗是否应该有格律,需要怎样的发展,以下是本文的一个简单探讨。
  一、要有一定的格律。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艺术规范,古体诗的经久不衰跟其特定的规范、格律是分不开的。古典诗有它的平仄规律,这是诗的音谱轮廓;同时又有字数排列的规定,这是它的形体模式。新诗根本没有格式的规律,每一首都是量体裁衣。早期的诗歌发展“诗体大解放”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在“解放”中丢失了“诗”的本体,就会走向一个极端。郭沫若的诗是十分自由的,但是仍然是一种有规律的自由,即遵循着“情绪的自然消长”、“内在韵律”的规律性。有一定的格律,有一定的形式,但是不能过分限制。诗歌的本质专在抒情,情感的消长一定的格式不能限制,形式的有限性与内容的无限性应该相互调节。过去数十年,我们更多以新诗内容作为衡量诗歌的主要尺度,以致长期忽略了新诗的艺术水平。   二、诗歌应该有意境的创造。
  诗人郑敏说:“诗品的高远还在于诗的境界。境界是诗的灵魂,是诗的看不见的空间,想象力是可以打开它的灵魂的居所——诗的形式的金钥匙。”我们熟悉的中国古典诗歌最主要的就是诗歌意境的创造,他们把诗歌境界追求看成是诗歌最高的审美追求。王国维的“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认为一首诗的成功与否就全在于它是否有境界。何谓境界,我的理解就是一种诗性的氛围,说不完道不尽的“味外之旨”“弦外之音”,现代主义诗歌反对说明,强调象征与暗示,这正与传统诗学观念想契合。意境是我们继承古典诗歌的一部分,现代的诗歌很多都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缺少了我们东方古典的压制和意境朦胧美。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在自己传统文化中汲取到诗歌的精华。
  三、典雅的回归。
  李浩对于现在的文学有一种说法叫做“回归原点”,回到古典文学的典雅美,回到五四时期五四文学的文学精神。我认为现在的诗歌发展也应该如此,回归原点。当然,这里所说的回归原点并不是要回到古体诗的创作,而是要回到古体诗创作的那种典雅的精神。梁实秋认为“文学是贵族的”,周作人也认同文学“多多少少还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也是认同这种说法的。典雅美与贵族气质是相通的,诗并不是人人都会写诗都能作诗的,诗歌是美的,诗歌是要表现生活中的美。现在的文学充满戾气,充满暴力,甚至有些入诗的词语是很粗鄙的,这与文学的典雅,诗歌的典雅是大相庭径的。新诗的辞藻缺乏汉语文学语言所特有的“形象美”与深厚的“境界”内涵,在进行诗歌创造時应该注意的就是语言词汇的典雅美。
  四、诗歌应该精炼一些。
  诗歌的精炼可以增强诗的整体的美感。中国古典诗歌是高度精炼的,往往用几行字就能表达出主题内容和深刻的思想,体现以少胜多的艺术特质。闻一多认为“伟大艺术作品都有其一定的长度”,诗歌要把一件事情一种感情表达清楚即可,不必过多的重复。诗歌精炼一些,让读者更容易阅读欣赏不会审美反感,也更容易记忆。质朴的意向和简短的诗行,能够提升诗的境界,读了给人深刻的启迪。
  结语
  新诗从诞生至今一直都在不断发展,这一百多年的发展,新诗散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对于新诗散文化的发展褒贬不一,因此必须正视“新诗散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新诗的发展指出规范道路。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3] 吕进: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4] 潘松德: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5] 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王光明:中国诗歌通史·现代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7] 姚国建:中国新诗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8] 常文昌: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9] 王泽龙:‘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0] 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文艺报,2013年1月14日第003版。
  [11] 朱德发:纵观古今的“平民文学”——解读胡适《国语文学史》,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4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