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客教育在“小蜗牛爬行的观察报告”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创客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学语文“小蜗牛爬行的观察报告”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感受真实情景,从教材到实验,再从实验到教材,把知识融入真实的生命体验,小组协同合作,完成习作,观察报告分享,科学与语文学科整合,激发学生求知欲,达成能力目标,使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蜗牛;观察报告;应用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创新能力,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不断探索。为此,将创客教育理念,应用在跨学科教学中达到高效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创客教育主要是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在创造的过程中与数字化工具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预测问题、发现潜在的问题、探索问题的出处与走向、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
  一、创客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同时还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创客教育的引入,是整合语文学科和其他(科学)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新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是,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蜗牛》一课,教学目标是认识观察蜗牛的种类、外形、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特别介绍了蜗牛的运动特点。这里的科学教材的学习内容为语文观察习作提供了观察对象及写作素材。通过科学课程《蜗牛》的学习,为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奠定了写作的内容基础。由此,可以通过学科统合整理,将科学课程和语文观察习作课程整合成跨学科学习项目。
  二、创客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高效性
  “创客”(Maker)一词最早源于美国,本意是指基于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将创意变为现实的人[2]。而创客教育是融合教育于创客之中,基于学生的兴趣,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2]。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三年级学生在完成科学课《蜗牛》一课的学习,需要两课时。完成语文课观察习作,需要三、四课时。我们通过整合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课程,引入创客教育,只用了三个课时,就完成了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六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并高效达成了两门学科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共同目标。
  (一)体验感受真实情景
  创客教育的体验式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置身于真实的生命体验,参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真切地从生活中,从自然中获得关于蜗牛的知识,在上《蜗牛》一课的前一周,我们提前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走进自然,寻找蜗牛,捕捉蜗牛并饲养蜗牛。随后,要求学生为蜗牛搭建一个走钢丝的杂技表演舞台,并观察蜗牛能否自愿走上钢丝,能否自然通过钢丝。如果能,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能,能否找出原因?还要求学生尝试,能否通过一些自己能想到的办法,像一名驯兽师一样,引导蜗牛走过钢丝。并完成如下观察记录:研究的问题:蜗牛能不能在钢丝上爬行?我的猜测:能(不能)。实验步骤:(1).准备一根钢丝,悬空并固定。(2).将蜗牛轻轻地放在钢丝上。(3).观察蜗牛能否在钢丝上爬行。我的发现:蜗牛能在钢丝上爬行。因为蜗牛的黏液可以将它粘在物体的表面上,防止跌落。
  (二)教材到实验的真实体验
  孩子们在饲养蜗牛,照顾蜗牛,观察蜗牛的过程中,积累了关于自己饲养的蜗牛一系列知识和体验:外形特点,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运动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每个学生展示的蜗牛又不尽相同。孩子们通过比较,再次观察,以及交流,争辩,碰撞,他们发现,不同的蜗牛,无论外形,结构,性格特点,运动方式不仅有相同的特点,更有各自的不同特征。这种来自不同学生的个体体验和认知,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思索,交流,沟通,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和自己对于蜗牛的认知体验。在小组成员的汇报中,他们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扩大后的认知,融进小组的交流汇报中,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由于饲养、观察、参与和互动,多数同学已经和蜗牛建立起了比较深厚的情感,蜗牛已然是他们的朋友或者家庭的一员。这种来自于自己的真实体验,同学的补充完善以及教材的概括提炼,从而形成的关于蜗牛的一系列知识,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创造性地修改,完善,丰富课前填写的观察表格内容,已是水到渠成之事了。不仅如此,大多数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增加表格选项,提示观察的更多可能性。例如:(1)、蜗牛爬行植物藤蔓和钢丝比,(2)、蜗牛粘液浓稠度与食物种类的关系。(3)、蜗牛的情绪与爬行速度的关系。(4)、气候(温度、湿度)与蜗牛爬行。通过这一系列活動,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于蜗牛基本特点的认识和观察。
  (三)小组协同合作
  创客教育认为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是完成创客课题时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互动和合作本身也是学习的一部分。社会建构主义学派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3]。通过科学课《蜗牛》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为语文学习——观察习作,准备好了关于蜗牛的丰富的素材以及写作的情感动力。
  三、讨论
  创客教育在“小蜗牛爬行的观察报告”教学中的跨学科应用,学科间课程整合,让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感受真实情景,从教材到实验,再从实验到教材的实践感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文、科学等素养。创客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科间课程整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不断尝试才能为实现培养更多具有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星娥,浅析创客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8(4),166
  [2] 陈肖,创客教育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J],汉语文教学,2018(6),56
  [3] Young R A,Collin A. Introduction:Constructiv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n the career field [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64(3):373-388
  [4] 刘燕创客文化的特质与教育变革 [J],中国青年研究,2016(1):79-83
  [5] 贾佳,黄丽洁。创客教育:设计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新方法[J],艺术科技,2016(9):78-79
  项目资助:重庆市教育委员会(yjg153085)资助。
  作者简介:王畦颖(1968-- ):女,汉族,重庆,小教高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