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手风琴曲《牧民之歌》的蒙古音乐风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牧民之歌》的创作背景
  《牧民之歌》这一首作品是王域平与张增亮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融合了蒙古族民歌而创作而成的一首手风琴独奏曲。当时,天津市举办了第一届“海河之声”音乐节,此曲是为了参加音乐节演出而作。音乐节上,由王域平首演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5年,由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唱片向全国发行。《牧民之歌》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与手风琴进行了完美融合,突破了这一时期我国手風琴作品小型的改编移植曲这一局限,不论是在歌曲节奏、创作思想方面,还是在整首乐曲的审美特征、演奏技法等诸多方面,均展现出了我国在手风琴乐曲创作过程中的独特民族风格,《牧民之歌》作为我国第一首原创手风琴音乐作品,成为我国手风琴音乐创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手风琴乐曲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乐曲。
  二、《牧民之歌》的曲式分析
  《牧民之歌》为复三部曲式。该作品引子部分比较自由,主要是对草原环境的描写。引子短小优美,用了较多的装饰音对悠长平静的旋律进行修饰,仿佛把人带到了内蒙古的大草原,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奠定了全曲的情感基调。节奏多以四分音符为主,在引子最后的三小节由附点节奏进行八度模进。渐慢渐弱,更是增加了清晨大草原上静谧的气氛。
  首部为单二部曲式,分为A、B两个部分。节奏转为4/4拍子,速度也由原来的自由转变为轻巧的快板。A部由a句和a1句构成。a句在第一小节力度突强的单音轮指后,进入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多以四个十六和前八后十六这两个节奏型组成,给人欢快活泼的情绪。旋律进行到17个小节,对主题移高了八度进行重复。a1句是对主题句进行了织体加密,变成十六分音符。在旋律进入到25小节以后,同样是将旋律做高了八度进行重复,同样是结束在I级和弦上。在曲子的29小节处,属于过渡句,从A段过渡到B段,而节奏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以切分音为主,旋律则是模进下行后,又进行了低八度重复,最终平稳的进入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主题是以悠扬、舒缓的旋律为主,与第一段相比较为平缓,在节奏方面通常是以四分音符为八分音符为主,给人优美抒情之感。从第47小节开始,又有移高八度的重复前一句的旋律,在此之后则是用I—V,I—IV—V的功能性和声巩固调性,以上行双音将整首曲子的旋律推向高潮,在V级音上结束,为B部演奏奠定良好基础。
  在进入中部以后,在主题方面仍然是呈示部素材,不同的是B部整体旋律的优美抒情之感更为强烈。在节奏方面主要是以附点音符为主,增强了B乐段的灵活性,而整个旋律在附点音符的渲染下,也呈现出摇曳优美之感。
  在旋律进入到69小节时,乐曲的旋律又再次发生变化,增加了复调元素。复调使得乐曲更具表现力,加之装饰音对整首乐曲的装点作用,将蒙古人民生活、风俗等方面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当主题旋律再次响起后,乐曲的旋律开始朝着结束语进行过渡,最终在主和弦上结束。
  在此之后,乐曲对首部进行了再现。虽然这一部分是首部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再现,但是在伴奏织体运用方面,仍然体现出与A部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色,通过将三和弦融入乐曲中的形式,弹奏出万马奔腾的气势与效果,与A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听觉效果,形成了极大反差,将乐曲推向高潮部分,最后,《牧民之歌》在热烈奔腾的主和弦上收尾。
  三、《牧民之歌》的蒙古音乐风格分析
  (一)《牧民之歌》的曲调特征
  从蒙古族牧歌的调式特征看,多采用羽调式。《牧民之歌》中正是以羽音作主音,符合蒙古族牧歌的调式特征。蒙古族手风琴创作大部分作品是依托蒙古民间音乐创作而成,具有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等诸多特征,其中《牧民之歌》便是融合了蒙古民间音乐创作的一首曲目。在《牧民之歌》中,包含了多种与蒙古族相关的音乐元素,装饰音、颤音、马头琴的拟声、马蹄节奏等诸多形式,均体现蒙古族音乐风格融入在《牧民之歌》中。如装饰音,装饰音是器乐演奏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乐曲表达方式,通过将装饰音有效应用至乐曲中,可以充分展现出乐曲轻快、灵活的特征,使得曲子更加富有生机。装饰音的时值短、位置弱,主要起色彩性作用。在《牧民之歌》中,有大量乐段应用到了装饰音,例如乐曲的中部出现了较多的装饰音作为整首曲目的点缀,这种音乐创作设计可以充分展现出一首作品的生命力,加之蒙古族民风淳朴,地理环境优美,而这些元素更是被很好的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装饰音的出现,使得《牧民之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同时也更加符合蒙古族民族音乐的风格,加深了人们对于这一首乐曲的理解。
  (二)《牧民之歌》的节奏特征
  蒙古长调牧歌以音值的长短交替为节奏要素,这一特征在《牧民之歌》中也得到了体现。如乐曲首部八十六节奏与四个十六节奏的交替,中部附点节奏的变换等都可以体现出音值长短的交替。也就是说,《牧民之歌》的节奏能够体现出蒙古音乐风格。蒙古长调牧歌通过丰富的节奏模式体现出旋律的规律。《牧民之歌》就具有丰富的节奏模式。《牧民之歌》中频繁的节拍变换也体现出了蒙古音乐风格。蒙古长调牧歌没有强弱周期交替的节拍要素。《牧民之歌》用了许多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这也符合蒙古族长调牧歌的音长模式。节奏长与短的交替使得这首作品的蒙古音乐风格更为体现。
  (三)《牧民之歌》的音色模仿
  马头琴是蒙古族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这种乐器属于一种两弦乐器,琴身为梯形雕刻,而琴头则是马头的形状,因此被称为为马头琴。由于这种乐器是蒙古民众在长期生活与实践的过程中,制作出的一种乐器,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将蒙古民族乐古代长调充分的表现出来,可以更为准确的表现出蒙古人的生活,同时还可以将草原壮阔的景观、悲伤的心情、欢乐的牧歌等充分展现出来,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手风琴乐曲创造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在创作过程中通常是将本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其中,其中具有蒙古音乐特色与特征的曲目创作便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手风琴在我国的多元化发展。《牧民之歌》便是以蒙古音乐特征为主要元素创作而成的,将蒙古族音乐粗犷、豪放的个性特色和民族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曲式上,该首作品调性为E羽调式,在和声上主要是以I级和V级上的和声为主,使得通篇乐曲呈现出悠扬平静的旋律,而装饰音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音乐作品的灵活性,使得整首曲目表现出较为生动灵活之感,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同时也将蒙古民族音乐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6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