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刘家坡的读书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家坡是老家的一个地名,那里居住着我的族人。民国年间,为躲避战乱,族人从湖南迁徙过来。刘家坡有一户人家,书香门第,辈分要比我们高很多,他家的人我们要称为太公或者老太。这户人家每一辈都会出几个有出息的人,而且都刚正不阿,具有士大夫的气节与抱负。到了我这一代,他家的读书人就数殷最好学了。
  殷的父亲是旧社会的书生,解放战争时期任村里的会计,分管村里的大小事务,由于他名字里有一个“薛”字,人们称他为薛会计,我们这一辈人称他为薛老太。那时村里分田土,由于父亲老实巴交,村里一些人就打起我家的主意,想把本该分给我姐姐的田土分掉。他们开始在村里造谣,说我姐姐是分下户那一年后才出生的,不应该分田土。德高望重的薛老太看不过去,在村里召开会议时,拍案而起:“不要争了,我可以作证,她就是分户前出生的!”那些人再也不敢吭声了。这份恩情,我时常听父母提起。
  殷从小在外面读书,直到在州府参加工作,平时很少回家。我也只是常听人们说起殷念书十分厉害。那时,我曾把殷视为榜样,也想将来像他一样通过读书走出家乡,走出大山。我只见过殷一次,那还是小时候。那天我和大哥在上山砍柴的路上看到了外出读书回家的殷,他戴着一副眼镜,满身书卷气,大哥上前打招呼,而少不更事的我直接叫他“花狗”(殷的小名),大哥忙打斷我,但殷并没有生气,这件事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大学时,我到了殷工作的城市读大学,曾多次想登门拜访,但因内心充满着深深的自卑情结,我始终没有去———我读的大学太一般了,而殷是村里的佼佼者。
  近年,人们对殷的评价也有所变化。那天我回老家,村里正在修公路,人们都在议论,说修路之前村里就有人找过殷,而殷不肯帮忙争取资金。村里人都说他忘本,有出息了却不为家乡办事。
  后来,我经过观察发现,其实县交通局的设计非常科学,村里人的要求其实有些小农意识,甚至有些自私———几户人家想把公路修到自家门口来,大有想挟殷以令地方政府之意。我想,以殷的能力,堂堂州府大员,当然能够办得到。但是他没有,因为不能乱花纳税人的钱。当然,这也造成了村里人的一些误会。
  其实,殷是心系故乡的,在老家,每逢家乡有红白喜事,由于工作关系,殷虽然不能亲自赶来,但都会托弟弟带来一份礼。
  一个人有了能力,是不能忘本,可更重要的是不能违规。这也许就是书香门第不断传承的原因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1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