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总有人会和你一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腔,面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作为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有些惭愧。
  不仅仅是秦腔,还有“春晚”上那惊艳了观众的华阴老腔,还有徽剧、黄梅戏、越剧……这些我们只知其名、不识其身的剧种,都是历史长河里的文化结晶。因为它们历史太过悠久,所以我们都敬而远之,把了解、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推给别人。
  打开年轻人的手机,里面可能存储了上百首音乐,涉及多种语言,但很少会有秦腔这类艺术形式。这一现象可以用审美变化解释,但为何“春晚”上亮相的华阴老腔让观众赞不绝口呢?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每天匆匆忙忙,又如何能静心端坐,欣赏古朴之美?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偶然被其吸引,又有多少人产生潜心学习的念头?登上春晚后,华阴老腔失传的危机就不存在了吗?显然不会。学习传统曲艺,注定需要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最初那一点点喜爱与热情往往很快消失殆尽。能支撑我们走到最后的,是责任,这正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我们从小就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类话挂在嘴边,然而,仅仅是挂在嘴边。我们几乎很少有人能花费时间学习对升学考试毫无用处的国粹,因为现实的无奈,因为功利心,亦因为责任心的缺乏。因而我们百般推脱,把义务、责任从自己身上拽下来,甩给那个不知道在何处的“别人”。
  显然,自私和功利是现代社会许多人的“护身符”。而障碍还不止这些。若你心中惭愧,想学习和传承,定会有人阻挠:“你是不是傻?中国人那么多,总有人会去学的,你还是先……”这些“生活哲理”使我们不得不听从他人的建议,和众人一样,选择袖手旁观,把责任推给别人。
  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心态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若想根除,实非易事,更不必说改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觀念。改变这种心理将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目前能做的,或许就像王健林说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从打游戏、追剧的间歇中抬起头,拿出十分钟接触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在做好自己分内事时向他人伸出援手,给自己一个机会,做出哪怕一点点改变。
  名师点评
  作者没有简单批判年轻人,而是从各个角度对他们为何没能主动学习秦腔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具体详尽的分析,合情合理。然而作者也指出,就算愿意学习,这也“注定需要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而“能支撑我们走到最后的,是责任”。经历“自我质疑”到“超越自我”的思考过程,分析说理会更加客观、理性、深刻,结论也较中肯。(张娴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2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