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就这样渐渐长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人说,《最后一课》是一首爱国主义交响曲,主旋律是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配合主旋律的是对郝叟、镇长、邮递员、班上其他学生等进行的描写;构成主旋律音符的是对这些人物的语言、神态、行动、心理、服饰以及布告牌、金龟子、鸽子等进行的细节刻画。因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着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小弗郎士逃学、上学的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物,那些场面就很难组成一篇完整的作品。
  当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时,阿尔萨斯人民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悲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并没有从大的角度出发,而是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借助他的内心感受,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沉痛心情。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容易震撼人心。具体分析如下:
  ◆小弗郎士——天真的孩子
  小说从一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小弗郎士还是个贪玩的孩子。他虽然走在上学的路上,但他并不打算去学校,因为老师要检查的分词用法他一点儿也不会,他心里的价值标准是到野外玩比学习更有趣。他关心的事是歌唱的画眉、晴朗的天空、暖和的天气、操练的士兵。这些事物的确有趣,可他到底还能管住自己,跑去上学,所以他也很可爱。小弗郎士虽然明白“最近两年”从布告牌上知道的“败仗”“征发”“司令部的各种命令”都是“坏消息”,可他对布告牌上的各種“坏消息”并不像大人们那样特别在意。他爱看士兵的操练,即便是侵略者普鲁士士兵的操练,他也照样认为很“有趣”。
  ◆小弗郎士——爱国的孩子
  当小弗郎士看到教室中种种“不平常”的情景时,他终于感到“吃惊”和“诧异”了。格外安静的教室、穿着礼服的老师、脸上带着忧愁拿着破旧的初级课本的镇上的人们,都让迟到的小弗郎士感受到一种“严肃的气氛”。在得知“最后一课”的消息后,他“万分难过”!他为自己的权利被剥夺而难过,他恨那些“只许”法国人学德语的“坏家伙”。这是一个孩子对像母亲一样的祖国的那种天然的、血肉相连的、朴素的感情。
  ◆小弗郎士——长大的孩子
  祖国被侵略这一严峻事实终是震撼了小弗郎士的心,韩麦尔先生的谆谆教导促使他从贪玩变得热爱学习,从幼稚变得懂事,使他朴素的感情走向成熟。他对自己过去的贪玩深感“懊悔”;对老师、课本都非常“舍不得”;希望付出任何代价回答好老师的问题,答不出来时心里很“难受”;他以从未有过的细心学习“最后一课”,课上的内容他“全都懂”,甚至觉得“挺容易”。
  小弗郎士的懂事和成熟还表现在他对老师的理解上。以前,他心里记着的只是老师的戒尺,给自己的惩罚和“骂”;而现在,他感到被侵略者赶走的老师很“可怜”,这是对具有相同命运的人的理解和同情。在完全理解了老师和明白老师的话以后,他感到“最后一课”“永远忘不了”,感到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思维拓展】
  《最后一课》中,作者除了对小弗郎士这个人物进行刻画外,还塑造了韩麦尔这位普通的法语老师的形象。可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让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出现,而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从一个平凡的法语老师入手来写呢?请结合相关资料,谈谈你对韩麦尔先生形象的理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8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