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外来语言文化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渐发展,世界范围内媒体传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新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形式,基于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应运而生,以互动性强、覆盖范围广以及传播效率高等优势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值得关注的是,更为开放、包容的新媒体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使外来语言文化对我国大众文化产生影响,而这一影响既包含促进、推动,又同时包含冲击与吞噬。如何乘新媒体发展东风,正确应对外来语言文化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值得学术界深入探索。
  [关    键   词]  新媒体;外来语言文化;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4-0014-02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基于一定的历史进程发展,因此被赋予不可忽略的社会功能。近年来,文化的传播伴随全球一体化趋势的飞速蔓延而极具创新性、多样性,新媒体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其极大地消除了受众背景、阶层及年龄等个体差异及限制,成为高效便捷的文化搭乘载体与工具。
   一、新媒体简述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户外及电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较为典型的媒体传播工具有手机、互联网等,当下以QQ、微博及微信等最为耳熟能详。发展至今,围绕新媒体尚无明确、严格的定义,美国《连线》杂志将其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学术界则将其概括为广义的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渠道(如无线通信网、互联网等)为用户提供信息传播及娱乐服务的形式[1]。基于新媒体如此丰富的内容及多样的传播形式,我国大众文化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文化拥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换言之,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外来文化扑面而来。
   二、我国大众文化因“异质性”外来语言文化的融合而更丰富
   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魂。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来讲,外来语言文化传入我国使汉语语言更加富有生命力与多样性,尤其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更加普及地融入我国语言文化中,促进中西方全方位交流。英语词汇被用于经济、社会及文化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汉语语言词汇库。同时,大量外来语的涌入也促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在深入了解外来语由来的进程中开始追根溯源、联想甚至将从中汲取的新鲜信息融入我国大众文化中,这便使大众思维方式获得了较大拓展,摒弃故步自封的守旧思想[2]。在日常生活中,外来语也为大众的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如某些科技(技术名称、原理释义等)、医疗(药品、医疗设备、检查手段等)词汇在涌入中国时,若将其名称直译为汉语,则会显得相当繁琐、生僻,而若以外语字母组合作为简称来表示,则可以在理解的过程中分别与相应全称对应,又可在记忆时用简洁的字母组合代替。从这一层面上来看,新媒体发展实现了“地球村”概念,并使其变得更鲜活,电子网络技术使新媒体背景下语言多样化交互融合成为可能。
   更进一步来讲,长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使我国大众文化逐渐稳定,而外来语言文化的影响使人们在享受、感受现有大众文化的同时逐渐认可并接受其中积极的、健康的方面,在自然而然的对比过程中朝向更全面、科学的方向发展,而新媒体所凭借的科技进步则为我国大众文化与外来语言文化的互为交织、促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动力。在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其综合性功能覆盖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娱乐功能丰富物质生活、社会功能提供就业岗位、经济功能提供商业价值以及文化功能提供精神价值等[3]。
   三、我国大众文化因“同质性”外来语言文化的吞噬而失衡
   当然,新媒体背景下外来语言文化在为我国大众文化产生推动力的同时,也使很多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我们可以发现,外来新词汇使部分汉语交流过程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语言代沟”,这一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为明显。时常听到教师、家长的反馈,如在阅读学生作文时感叹学生语言的多样化、“非常规化”,家长也认为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很难与学生交流,这一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外来语言文化冲击所带来的[4]。外来语言文化的冲击造成我国大众汉语言文化的部分失衡,外来词汇的融入改变了汉语体系、内容的纯洁性,如若不加以合理引导与利用,极有可能造成汉语异化。同时,这一方面问题的产生与蔓延所直接影响的个体对象便是青少年,这与国际化观念渗透所带来的中国青少年思维模式变化,即过分追求开放、省事及简便的语言模式密切相关,如在学生群体中以“太酷了、炫目以及太skr了”形容对某一事物的满足与欣赏,这些词汇最初都是由英语词汇演变而来(“cool、shine”等),新媒体则是这些流动词汇的载体。外来语的夹杂使青少年过分追逐时尚、求新、求异,忽视了对本土语言文化魅力的感受与理解,这种趋势的持续蔓延与不可控势必使我国大众文化因外来语言文化的侵蚀而失衡。
   此外,从整体来看,我国大众文化目前尚且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健全度、完善度尚且不足,这就造成在某些文化评价体系、个人价值杠杆不明晰的状态下,国人很乐意接受充满刺激之感、新鲜的外来语言文化[5]。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便为了迎合大众需求而纷纷效仿,甚至将形式与内容不加更改地“拿来主义”,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对外来语言文化的依赖性,从而丢失自我。
   四、如何承新媒体发展之势发展我国大众文化    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借助外来语言文化的涌入而实现对大众文化的促进?笔者认为首要工作是明确对新媒体的定位,其次才是实现外来语言文化与我国大众文化的平衡。
   (一)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
   尽管当下新媒体发展之风盛行,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似乎早已离不开QQ、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但是不置可否的是,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新媒体的发展实际只是经历了短暂的过程,尚且缺少磨砺与优化。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如报纸、电视媒体、广播等看似单一、落后,实则仍有很大的探索优化空间。如传统形式的电视媒体在播放节目过程中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而如今新媒体的融入则在很大程度上带来此方面的优化,观众可以扫描二维码、添加公众号实现与电视节目的互动,自由发表意见,甚至参与讨论;传统广播形式与微信平台相关联,可使大众在驾车出行收听广播的过程中实时参与与某一频道的互动,甚至可以及时解决路上出行困难等问题。
   (二)以新形式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深度与广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所带来的多种文化相融合是以尊重彼此差异性为基础。对我国大众文化而言,其与外来语言文化相比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我们应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宣扬方面进一步加强,尤其对经典的大众文化,无论是民间艺术、地方方言、礼仪教养等方面都要坚决保护,并不断发扬光大[6]。尤其对青少年一代,可以借助新媒体发展之势,以其容易接受的、崭新、极富有创新性的传播形式促进青少年加深认识,使其从内心深处真正捍卫中华大众文化,体会文化魅力。如建立市图书馆微信平台,邀请入馆的青少年群体加入并定期在平台发布汉语言文化活动(如成语竞赛、名著解读座谈等),借此调动其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精髓的兴趣。
   (三)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并进发展
   可以说,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外来语言文化对大众文化发展造成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发展的失衡密切相关。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而言,不能单纯地将本土文化或外来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发展割裂开,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能够从根本上为文化传播提供平台,反之文化传播又能持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潜能与动力。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运作的基础阵地,通过净化市场环境,以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文化产品的优胜劣汰,是实现外来语言文化与我国大众文化相互协调的根本途径[7]。而在这一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文化产品被淘汰是文化形式、内容不断优化的过程,为大众留下的则是文化精髓。值得关注的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则跻身于所有大众文化之首,这与其拥有鲜明的特色有关,文化产业常常能够通过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展现风格各异的地域文化。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既包含大量的文化产品出口,即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包含外来文化的涌入,这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之,大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众智慧力量的结晶。面对外来语言文化冲击,如何借助新媒体发展的东风而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实现永续发展值得深思。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围绕新媒体进行简述,然后从我国大众文化因“异质性”外来语言文化的融合而更丰富,且因“同质性”外来语言文化的吞噬而失衡两方面阐述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局面,最后从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以新形式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并进发展几方面提出如何承新媒体发展之势发展我国的大众文化,以期为我国大众文化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方丽荔.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对大众文化的影响研究[J].新闻传播,2013(4):67-68.
   [2]张思会.新媒体下大众文化消费对艺术发展的影响[J]. 戏剧之家,2017(10):267.
   [3]鄧龙.媒介发展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商情,2013(47):327.
   [4]高琳.科技之后:新媒体艺术在大众文化中的观念呈现[J].科学中国人,2012(16):62-63.
   [5]王英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应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9):120-121.
   [6]潘倩,刘子建.浅谈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性观念和技术性观念的关系[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20(2X):211-213.
   [7]张潇扬.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迷”文化研究:基于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5(6):90-94.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