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型生态护岸在内河航道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进一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生态护岸的理念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传统生态护岸的建设下,由于过分重视岸坡的稳定性与耐用性等特点,往往忽视了对岸坡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影响,由此导致了部分河流航道在建设生态护岸后反而出现了水质变差、河道生物种类变少等问题。因此,当前及时转换生态护岸的新观念,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首先分析新型生态护岸的理念,并分析新型生态护岸的结构型式及其在内河航道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型生态环境;内河航道;结构型式;应用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传统的生态护岸建设理念指导下,岸坡周围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种类往往得不到充分的重视。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内河航道密布,其中的生物种类也较为丰富。新型生态护岸理念则能够有效规避这一现象。因此,在当前探究新型生态护岸在内河航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新型生态护岸理念分析
1.1传统生态护岸理念的弊端
传统的生态护岸建设主要采用硬质岸坡的建设方式。这种建设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稳定性高,耐用性也较强。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弊端,其弊端主要体现在对岸坡周围生态环境与生物种类的不良影响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硬质材料的建设导致岸坡较为固定,缺乏灵活性。这种岸坡的观赏性较低,与当前城市化建设加快的社会需求不相符合,亟需得到转变。
其次,是硬质岸坡的建设相当于给航道之间的自然交换建立起了一座人工围墙,人为地阻断了航道水体之间的自然交换,导致水体中微生物、其他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言显然是不利的。
最后,是硬质岸坡的建设导致地表排水的不及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雨季的降水量较大。硬质岸坡不利于地表水的及时排放,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1.2新型生态护岸理念的提出
传统生态护岸理念与建设存在着如此多的弊端,新型生态护岸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新型生态护岸,主要是指通过综合运用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等诸多理论,建设护岸,并以减小对岸坡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要目标。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护岸的建设不仅能够达到观赏性、稳定性与耐用性的统一,还有利于充分保护河流的生态多样性,体现其生态效益。
根据护岸的横断面,可将其分为护底区、防護区、亲水区及景观区。护底区是指根据具体河流航道的地质条件与地形条件,在一定范围内选用无防护结构以及铰链排等。防护区的重点考察任务则是护岸的稳定性与耐用性,因此在材料选择上应注意选择高强度的防护材料。亲水区重点考虑维护的便利性与景观性;而景观区则应体现护岸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性,应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等措施完成布置。
2.新型生态护岸的结构型式
2.1植被型生态护岸
植被型生态护岸,即建立起植被缓冲带。该结构模型可用于水向辐射区或水域宽阔、气候温暖的河床滩地等地形中。植被型生态护岸可以是林地、草地甚至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采用该结构型式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河流水质,减少泥沙进入河流水体,为水体内的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该种结构型式,应注意合理选择植被类型。一般来说,应当首先选用当地特有或具有当地特色的植被类型,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同时,在设计时也应当考虑植被类型的多样性。例如,在水向辐射区中采用该种结构类型,应当合理布置湿地草丛、灌丛等植被类型,确保景观性的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
2.2综合型生态护岸
综合型的生态护岸一般应用于河道宽度受限、需要进行人工处理的内河航道中。综合型生态护岸需要结合多种结构,例如雷诺护垫与格宾挡墙的结合、偷税空箱与自嵌块的结合等。由于综合型生态护岸需要结合多种组合类型,因此其复杂性远远高于单纯的植被型生态护岸。该种结构型式也对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对于后续的检修、维护工作的要求也更高。若采用该种结构型式,工作人员应当对要施工的内河航道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准确掌握其自然条件,尤其是航道的地质条件与地形条件,以此作为选择组合结构的基础。
3.新型生态护岸在内河航道中的应用
3.1准确把握内河航道自然人文环境分析
要设计完善的新型生态护岸方案,必须对要施工的内河航道进行自然人文环境的准确分析。以长三角的内河航道为例。长三角的内河航道沟通的是长三角经济区,流经各大发达城市。受到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影响,长三角内河航道的运载量要求更高,体现在船舶数量及船舶吨级均在不断升高。在此背景下,在此航道中建设新型生态护岸就必须考虑到经济性、生态性与景观性的统一。长三角内河航道中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属于季风性气候,对于地表水的及时排放有着较强的需求。因此,在设计新型生态护岸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3.2设计新型生态护岸方案
长三角内河航道不仅仅流经诸多经济发达城市,还流经诸多乡村。因此,在设计新型生态护岸方案时,可采用城镇、乡村分别设计的方式,更好地做到因地制宜,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就城镇的生态护岸而言,由于考虑到拆迁成本的巨大,以及城镇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因此应当采用绿化混凝土挡墙护岸结构。通过采用该种结构,尽可能降低在城镇建设新型生态护岸的经济成本,同时减少社会纠纷的出现。就乡村的生态护岸而言,则应当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采用植被型生态护岸结构型式,选用当地的乡土植被,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光照条件与水文条件,推动生态护岸作用的发挥。
3.3合理分析方案效果
在上述方案中,实现了城镇、乡村分别设计,达到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目标。采用绿化混凝土挡墙环结构与植被型生态护岸结构型式,在稳定性、景观性、生态性与耐用性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通过建设新型生态护岸,有利于保护内河航道的生物多样性与维持内河航道的生态平衡;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内河航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新型生态护岸的建设还有利于提高沿岸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对于促进该地区的新一轮经济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结束语
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传统的生态护岸理念与建设方式逐渐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新型生态护岸的理念与建设则能够更好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我国内河航道较多,在其中应用新型生态护岸,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内河航道的运载量与生态环境,并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立龙.山区河流新型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25-27+42.
[2]路鼎. 新型生态护岸结构破坏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3]杨渠锋. 新型生态护岸结构水力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4]刘疆宁,孙雪松.新型生态护岸在通吕运河整治工程中的运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03):261-262.
[5]任强.新型生态护岸在江苏省内河航道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12):228-229.
[6]王炜正.新型生态护岸在连云港港疏港航道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8(09):135-139.
(作者单位:京杭运河江苏省宝应航道管理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