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传统笙的改良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笙,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屬于簧片乐器中吹孔簧鸣乐器类,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在中国有历史可考约3000年,堪为当今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本文主要叙述了中国传统笙的改良之路,研究和探讨了不同时期笙的形制和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笙;改良;形制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吹管类乐器,“八音”分类中隶属“匏”类,距今有历史可考约三千多年。
  《韩非子·内储说》里记载春秋战国里“滥竽充数”故事家喻户晓,而故事中的“竽”则是古代笙的最初原型。春秋战国时期的笙与竽同时存在于宫中,古代的笙不光用来和声伴奏,多部笙合奏、重奏甚至独奏也较为流行。后来,竽的表现能力有限,而笙则经过隋唐七、九、十部乐的发展从而达到鼎盛。
  历史文献对于笙的记载也较为丰富,对于笙的起源最早出现在《尚书·舜典》中,“诗言志,声以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而后唐代杜佑的《通典》里,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高宗的《清朝通典》等书中都有关于笙的记载。可见,笙这种传统乐器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
  笙的结构主要由笙斗、笙簧和笙苗三部分构成,笙簧镶嵌于笙苗内部,笙苗则插入笙斗之上。发声原理是由气息吹奏笙斗从而带动簧片,使簧片在簧窗中震动,从而通过笙苗发出的声音;笙的音色高音明亮清脆,中音柔和饱满,低音低沉浑厚。在中国的传统吹管乐器中,笙是唯一一个能够吹奏和声的民族乐器,由于笙可以演奏和声,因此在古代常用来和奏或伴奏。
  秦、汉代以前的笙,笙管多以芦竹或紫竹制作,簧片用竹制作,笙斗用瓠制作,这种笙受环境影响极为严重。汉代以后,由于炼铜技术的成熟,簧片改用铜制,这种材质使得音色更加通透、稳定,耐用度增加,并且受天气及潮气的影响较小,算是笙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簧片采用金属制成后,由葫芦皮制作的笙斗显然不能承受金属的耐久度,并且资源也比较紧缺。因此隋唐时期之后也由葫芦改为木制,木头空间大,能够更好的储存气体,且不易磨破。由于材料的改变同时也带来外形的改变,经过实践检验,最终保存下来圆形和方形两种外形对笙提升最大,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因此又有“圆笙”和“方笙”之说,同时笙斗周围髹漆绘花纹,外观变得更加美观、大方。
  古代的传统笙的发展虽然有所突破,但是常年受到战乱、封建体制的影响,发展的十分缓慢,并且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笙的各项尖端问题,笙的局限性依然明显,并且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于笙曲的创作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因此古代笙的发展受时代条件的约束较大。直到建国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音乐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产生了很大冲击。而笙,迎来了世界文化潮流,国内众多笙制造家和作曲家们相互交流,开始追求改良、完善笙的工艺,力图使笙走出国门,推向世界,于是在20世纪后,笙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改革之风。
  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并且对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产生了很大冲击。在笙文化领域也不例外,由于受到了国外音乐的熏染,中国传统的笙作曲家及制造家们开始追求更为出色的音色、更宽的音域以及更加精美、卫生的制作工艺,于是便尝试改良传统笙,经过不懈的努力,使笙音色更加明亮、优美,音域更加广泛,内部设计更加整齐、卫生,形制更加人性化。例如产于苏州的苏笙和河南的方笙都用木质笙斗,山东一带的笙则开始用金属笙斗,出于对于卫生、易用性考虑,再之后的大部分笙则普遍使用金属制斗了,因为金属导热性更强,易于制作和雕琢,并且不易发霉,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更有笙制作家研制出可拆卸式笙斗,极大的缓解笙簧片受水气影响而发霉的现象。而笙苗的数量先由先秦时期的笙管数12~18根,再到唐宋时期的17~19根,在近现代甚至达到21~36根之多,音域可跨三个字组,对于音乐作品的表达和演绎大为改善。
  1956年,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先生第一次将笙——这长期以来一直被用来伴奏的乐器,搬上了独奏的舞台,创作并演奏了著名传统笙独奏曲目《凤凰展翅》。以此作为起点,传统笙作品随后也遍地开花,创作难度不断加大,表现力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使得传统十七簧笙已经不能满足曲目的需要了,这就使得笙的簧随着作品的丰富而逐渐增多,中国近现代传统笙的改良历程由此开始。
  随着传统笙曲目的难度一步步加大,笙曲演奏的音域和音色都需要拓展和创新。一方面,笙制作家们仔细研究笙的结构和特点后,发现笙的低音区一直是个缺陷,所以增加了富有表现力的中低音,使得传统笙的音域范围从“e1”音拓展至低音“B”再进一步达到低音“G”,这也使得笙由原来的十七管十七簧改制为十七管十七簧,不仅如此,也相继诞生了二十一簧笙、二十三簧笙、二十四簧笙、二十七簧。[2]
  另外,结合现代金属工艺的成熟,加键笙诞生,加键依附于笙管周围,并且在高音区安置了共鸣管,按孔式的苗子加扩音管,除了正音窗的声音被扩大外,附音窗和苗顶也都在发挥作用,比较按键式的苗子加扩音管扩音。实验成功后,又在中、低音区安置了共鸣罩用于借管共鸣,这使得音色更加统一,浑然一体。
  随着民族交响乐团及文艺团体的发展,更是在1985年初,由牟善平、翁镇发、徐铭超三位教授共同参与改良、研发出了三十七簧圆笙,横跨三个八度,历经30年风雨检验,依然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乐团表演、学校教习等,并且在台湾和新加坡的一些乐队也都被积极采用,极大的弥补了音域的不足及乐队的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音域的扩展,也伴随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比如低音簧缝隙大则漏气。该问题随着制作家反复的研究后,结合现代金属工艺的成熟,于是想出了加金属键的办法,使其依附于笙管周围,这就使得加键笙诞生了。但是,由于笙音域的拓宽,簧片之间的震动频率尤其是不同字组的音又开始出现大的差距,这使得音色难以统一,于是制作家们尝试在高音区安置了共鸣管,按孔式的苗子加扩音管,除了正音窗的声音被扩大外,附音窗和苗顶也都在发挥作用,比较按键式的苗子加扩音管扩音,前者的竹子味浓些,后者的金属味浓些,各有特色。实验成功后,又在中、低音区安置了共鸣罩用于借管共鸣,这使得音色更加统一,浑然一体。
  在20世纪后出现的传统笙,形制多采用竹制加金属结合的方式,在保留原始笙音色的情况下,借助现代技术帮助放大音响、扩宽音域同时也能保护原木减少来自环境因素的损害。同时喷漆和上色工艺的发展,如今的传统笙更为小巧、美观,音色更加明亮、通透、优美。
  传统笙在乐队的发展目前由于受各地区文化影响,形制多样,不甚统一,但即使在加键的情况下也大都保留了传统按孔,也使其充分保留了其地域性和传统性的特点,不过可能由于现代乐团兴起时,传统笙转调难,而将传统笙现代化的制作技艺并不高,使得键笙(全按键)先入为主,并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不过,随着制作技术的提高,希望未来的传统笙可以实现在保留按孔的情况下阔宽音域,实现半音化的音阶排列,既保留了传统按孔特色的同时,也具备了转调及现代和声的特点。
  笙一直都在传承中发展创新,虽然历史悠久,但细想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特色。所以我相信,在世界文化不断交流互通、相互影响的新型文化氛围的背景下,这一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民族乐器一定会迸发出更为强大的生机,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身上肩负着传播与推广中国笙文化的重任,争取让笙,这一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让更多的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们所熟知、喜爱。
  [参考文献]
  [1] 梅雪林.笙的历史与现状[J].乐府新声,2005,01:34-35
  [2] 宫振钦.笙近代发展特点刍议[J].乐府新声,2005,01: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9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