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要轻易给孩子扣道德帽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很多父母在处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时,总是将一些问题和道德问题混淆,比如,孩子成长中的青春期叛逆、所谓的“早恋”等,被一些父母认为是道德问题。由于家长对问题的性质认识不准,难免会引发教育上的“误诊”。
  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应该被视为一种心理现象,而不能将其看作是一种道德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青春期叛逆本身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它既不以孩子个人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家长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就其实质而言,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源于其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伴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成人感会不断增强,成人感的增强使得他们将自己视为一个成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必然会主张作为成人该有的基本权利。
  在孩子的眼里,成人与孩子最大的身份区别就在于,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否做主,包括自己的发型、着装、饮食、休闲等方方面面。因此,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所谓的青春期叛逆,实际上只是表明了他们关于自己事务的自主诉求。可以说,孩子在成长中的自主诉求是其发展中一个积极的成长信号,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诉求。对于这样一个客观现象,不能用道德上的是非善恶去评判,否则就会出现德育中的“误诊”。
  但在实际教育中,父母往往会不恰当地将这一心理现象误判为道德问题。比如,一个曾经乖乖听话的小孩,突然有一天“变了”,父母让他往东,可他偏偏要往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通常会说:“你小时候多乖啊,怎么越长大越不听话了!”父母嫌孩子不听话、不孝顺,这样的批评本质上就是一种德育“误诊”。如前所述,孩子的叛逆就其个人内心的诉求而言,他只是想向成人宣誓其作为“成人”的基本权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这种诉求本身是正常的。
  在孩子的眼里,成人让其往东,他偏要往西,本身并不牵涉道德问题,而只是一种内心正当诉求的表达。但成人却将这样一种正常的心理诉求,评价为“越长大越不听话”,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给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贴上了一个莫须有的负面道德标签。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认为成人实在不可理喻,而且内心会很不服气。与此同时,面对孩子要长大成人的健康心理需求,成人非但没有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反而将其误判,进而去谴责或者“教育”,这必然会激化双方的矛盾。这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亲子之间的冲突,比任何一个阶段都更剧烈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問题,家长的过度道德冲动就是不得不防的“魔鬼”。
  当然,我们承认在青春期叛逆问题上,孩子的心理诉求本身是正当的,并不意味着在这件事情上,孩子本身就没有任何需要改变的地方,因为孩子的心理诉求正当,但其诉求的方式也许是不得体的。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他们想主张要求作为成人应该有的基本权利,但是他们对于成人的理解还是相对浮浅、片面的:他们更多地看到了成人有权自主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即使是成人,也需要受制于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要求,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有一颗想成为大人的心,却缺乏作为一个成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就不能是简单否定,更不能给这一诉求扣上不恰当的道德帽子,而应该在肯定孩子正当心理诉求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学会用成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合理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组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3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