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改革,不断推行素质教育使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运用广泛。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演性朗读;运用策略
  表演性朗读就是把书面知识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表演性朗读的内涵
  对于表演性朗读内涵的分析,首先从表面上看,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搭配一定的肢体表演,使朗读的课文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搭配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动作进行自我表达,通过这种方法,将其他同学带入到这种情境模拟当中,达到情感传递以及知识获取的目标。从实质上看,小学语文的朗读课是以读为主,而肢体表演是一种补充,这种表演性朗读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积极参与到这种表演性活动当中,不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表演性朗读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它相对于传统的朗读形式更加直观,更加具有动态性,使文章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二、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发展现状
  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相对较少。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的影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提高并不重视,所以教师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让学生朗读课文,此环节教师一般会安排在课前预习当中,这就使学生在课文朗读方面相对欠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朗读而言,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有的教师只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师范阅读,虽然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却忽视了部分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
  三、表演性朗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课堂运用的优势中,表演性朗读能够加强学生对外在事物的感知能力,通过表演性朗读,学生会被带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情感以及思想,给予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掌握词语的真正含义,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表演性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朗读方式不仅需要学生读的通顺连贯,还需要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文章不同的情感基调,采取不同的声调朗读。最重要的是表演性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孩子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
  四、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析和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的科技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学中逐渐普及,小学生对于新事物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上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让课堂变得有活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表演性朗读的情境,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情感发泄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表演性朗读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会明显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进行《长城》教学时,其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通顺,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课文,真正了解长城的特点,体会文章中所描绘的高大坚固,气势宏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长城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领略长城的宏伟景观,形成很好的导入效果,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进行朗读时,教师可以让四个学生进行分段朗读,在这四个学生中评选出表现性最强的学生,并以他为榜样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进行朗读时,在读到慷慨激昂的地方时,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加之自己的动作表情,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其他学生可以间接的体会出朗读者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这种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化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在学生朗读时进行配乐,将其中的情感发挥到极致。
  (二)合理的进行选材,合理分配任务
  首先,教师要想将表演性朗读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去,就必须注意合理的进行选材,只有选对了题材才能让表演性朗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个人表现力。感情丰富的文章更容易让学生进行表演性朗读,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的整体基调,表演性朗读作为朗读的一种特殊形式,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化繁为简,更加直观,题材上可以选择散文和诗歌。其次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学习课文《 三个儿子》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分别扮演三个儿子和三个母亲,通过表现儿子以及母亲的动作和语言,结合生活实际对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进行思考。如果是《静夜思》等诗歌适合单人进行朗读,发挥学生的自主表现力。在进行表演性朗读时,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与选材,既能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又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小结
  根据本次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表演性朗读的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表演性朗读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借助情景再现,情景模拟等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与文字融为一体。真正体会到文字的力量,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在表演性朗读中获取经验与知识。
  参考文献:
  [1]安宝红. 语文课堂中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探讨[J]. 成才之路, 2018(3):59-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5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