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此时此地此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全球化对乡村建设冲击的大背景入手,通过对当下国内乡村建造现状的分类梳理,结合对地域性相关理论的阐述和思考,提出把握地域内涵的三个层面:此时、此地、此情,同时加以实例分析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策略,提出了要找寻全球化和地域性直接的平衡点,即立足现实,才是解决当下乡村地域建造的良策,才能达到普适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目标。
  关键词:地域性;乡村建造;地域内涵层面;适宜技术
  1.地域意识的觉醒和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地域文脉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层出不穷,对于当下乡村建造的研究和探索也在逐步进行。但是实践的效果却大多不尽如人意,对于我国当下乡村建造,我们常常看到以下几种状况:
  一是历史碎片的拼贴复制。这些年我国各地兴建仿古建筑,通过从传统建筑语汇中抽取元素复制移植,在最短时间内花最小的代价装扮成“传统”的样子来发展旅游业,供大众消费,比如马头墙、飞翘檐角、大屋顶的滥用,变成了建筑的“假古董”。
  二是照搬照套的批量建设。为追求经济利益节约成本,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建设大范围大规模的进行工业化生产,建造出千篇一律的建筑产品;此外,当一个地区出现优秀的建设案例后,周边的乡镇便争相模仿,不顾自己所在的地域环境和实际情况,甚至是处于不同环境和传统的地区也不假思索的照搬照套,造成了“千村一面”的窘境。
  三是建筑师个人风格的试验田。乡村不同于城市,设计所受到限制和制约较少,规模也相对较小,给了建筑师更多发挥的空间。但有时,这种对于乡村的选择过于理想化,回避现实中的复杂环境,需要特定条件才能实现。王澍在富阳文村的民居设计中,也是以保护传统为出发点,但实际的结果更多的可能是他个人风格的再现。对于我国乡村建造来说,建设规模庞大,涉及范围广泛,个人风格并不一定具有普适性。
  从我国乡村建设现状来看,多是打着地域主义的旗号,喊着保护传统的口号,戴着继承文脉的帽子进行建设,却往往忽视了当下的建造技术、当地的资源环境现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地域”只能称得上是一种“伪地域”。
  2.地域内涵的把握和策略
  2.1地域内涵的三个层面
  地域建筑不是传统建筑的光大与复兴,传统建筑亦没有必要现代起来,去干预现代的建筑实践。将这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混为一谈只能是既断送了地域建筑的内涵,又扭曲了传统建筑的原则。我们不妨将“re-gion-alism”(地域主义)拆开,去除中间部分后,就变成了“Realism”,即现实主义。今天的地域建筑一定是置于当下的体系中的,而置于时间、空间和精神层面的现实,即是此时、此地、此情。
  2.1.1时间层面——此时
  在时间层面上的现实,就是当下。历史,是一个个当下累积叠加出来的结果。对于传统,是当时那个时代生活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机械地复制这些传统形式,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怀旧的情怀,但是没有了曾经生活的支撑,这些形式也将变得空洞。地域性并不是传统建筑所特有的,当代建筑同样可以拥有地域特色。正如芒福德所著:“我们的任务不是效仿过去,而是理解过去,这样我们才能以同样的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来面对我们当前时代的新的机遇。” 未来,是在不断变化和难以捉摸的。对于将来尤未可知,更是难以去把握,我们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展望与预测。因此,唯有“现在”,是我们真真切切正在经历着的现实,唯有“当下”,是我们可以去把握的。对于我国乡村而言,是量大面广的建设营造,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当下的建造技术与经济条件,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先进方法,选择技术条件成熟、经济利用高效、具有普适性的营建方式。
  2.1.2空间层面——此地
  在空间层面上的现实,就是当地。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顺应自然的限定,是地域建筑千姿百态的形态之源,也是一切营建活动的出发点。“因地制宜”,从当下和本地所具有的资源和建造条件出发去考虑设计,对地域气候、环境资源、地形地貌等要素的体现与利用,便是对“此地”最好的诠释,也是对场所的积极回应。我国幅员辽阔、地理范围广,乡村也处于多种多样的地质、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貌。因此扎根于“此地”,才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多样性的根本方式。
  2.1.3精神层面——此情
  在精神层面上的现实,就是人,此时此地的人。此情,即空间模式要与当地居民的生计方式、居住行为、民俗习惯等相适应,真实的反映出地区文化生活,体现特定住区的人们在共同生活和体验中对地区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达成的群体共有的价值特征。地区传统不是固有的死物,而是动态的,是與时代和民族的前进同步的。在传统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有活的载体,与新的肌体结合,与当下生活产生联系,才能继续成为新的传统,拥有可持续性的生命力。
  2.2适宜技术策略
  全球化的干涉无孔不入,地域特征如何在夹缝中挣扎并得以延续,除了要置于此时此地此情外,还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宜的建造技术。所谓“适宜”,并不是采取单纯的现代化高技术或低技术手段,而是多层次技术的综合运用,应该结合具体的地域资源及经济环境,以最小的支持力来满足舒适要求,是对投入产出与综合效益比较的结果,也可称为“混合式技术”。对于乡村建造来说,并不需要为了满足地域性的需求而固守过去的传统建造方式和材料,把握住根植于当下这一原则,全球化为我们带来的先进技术也就并不是一种“抛弃传统”的阻碍,相反地,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样性的选择,也是我们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而做出的适宜选择。
  3.结语
  全球化与地域性直接其实并没有存在根本上的对立,批判的地域主义也不应作为一种抵抗全球化的工具。我们应该找寻出全球化与地域性之间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就在于将全球化看作是地域的背景,不再忽视它们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置于此时、此地、此情的现实需求来指导建造行为。
  对于乡村建筑创作,要立足于当时当地的环境状况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积极应对现实,创造性地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转化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探寻一条符合生态原则,适合地区长远发展,具有普适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适宜途径。
  参考文献
  [1]卢永毅.关于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菲弗尔.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王丙辰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4]五十岚太郎.关于现代建筑的十六章,刘峰,刘金晓译[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刘易斯·芒福德,刘易斯·芒福德著作精粹,宋俊岭,宋一然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赵健.地域性与当代性[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刘晓平.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安徽建筑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6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