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广西壮锦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广西壮锦技艺经历了多年来的千变万化, 在广西地区仍然影响深刻, 至今仍有可研究的意义。本文将广西壮锦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与“互联网+”平台有机结合, 将对壮锦技艺传承与创新的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壮锦技艺传承创新
  一、广西壮锦技艺的发展现状
  在新时代中,壮锦技艺为磨合市场需求逐步单一化、形式化。但是,广西壮锦技艺的开发与利用仍有待深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到了今天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壮锦的技艺也有着技术水平落后,部分手工技艺濒临失传,宣传效果不佳等不利因素,阻碍了它的发展。所以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也要把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把少数民族的技艺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传承与创新。壮锦技艺的传承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并且勤学苦练,才能胜任。由于广西地区经济条件落后,再加上年轻的后辈都外出打工,这又进一步缩小壮锦技艺的传承的原因之一,传承链条发生破裂,壮锦的原生态技艺也消失了。
  二、“互联网+”对壮锦民族技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意义
  很多民族文化越来越难保存,壮锦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壮锦技艺的生产形式以手工作坊为主,制作精细,要求相对较高,手工制作的各个环节都有考究的道理。正是由于其精湛的工艺和严谨的制作过程,壮锦的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同时具备,近些年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因此,利用“互联网+”来传播壮锦不仅可以弥补现有的不足,还可以扩大研究人群。有效突破时间维度和区域空间尺度的约束,降低经济、时间、距离等成本,无需出门,在家便可以学习。
  三、构建“互联网+”对民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
  互联网平台的建立有效梳理了壮锦技艺形态的方法。但,壮语面临着较少人理解,翻译也受到限制,许多人遵循老式的方法,通过口头交流来实现传承,这导致其影响狭窄,产量低下,单一继承,并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还有一些旧观念在保护意识,传承主要以家庭继承的形式,以及对新文化和新技术缺乏了解方面不强。通过“互联网+”对壮锦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将中国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实现壮锦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因此,在保护传承的路上也要注重创新,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更应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使壮锦技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开拓壮锦技艺的网络化传播渠道
  由于广西的发展现状,壮锦技艺几乎濒临失传。因此,将壮锦技艺与网络新媒体结合,让越来越多的人潜移默化认识到壮锦技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它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传承形式,而且以高科技手段创新文化形式,以表达壮锦科技本身的魅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扩展壮锦技艺的网络传播渠道。
  (一)目前,我国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用户总数迅速增长,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壮锦技艺融入其中,使其逐渐成为摆脱困境的一种方式。
  (二)通过无线通信、移动互联网等多元媒介来传播壮锦技能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精华。打破时间、空间和场所的约束,开拓网络化沟通渠道,使壮锦技艺成为适合现代技术条件下大众传播的新型應用平台。利用高速宽带网络传输作为通道,实现最大的信息传输,实时交互,轻松访问学习资源。
  (三)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组织、收集和记录壮锦技艺信息,突破传统保护手段无法达到的显示要求和保真效果。互联网的干预,将带来图文、音影等有价值的信息,壮锦技艺得以完整的记录与保留。形成了以互联网为载体来实现对壮锦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新局面。
  2、建立壮锦技艺的专业化高端平台
  在“政府监督与多党共享”的指导下,将为壮锦技艺的学习者提供资源平台和维护,并在全国建立一批同行进行技艺交流,来增强自我的互联网平台,它将成为壮锦爱好者欣赏艺术、获取信息、学习技能和交流思想的互联网平台。学习者可以通过平台自学来模仿操作,同行大师也可以观察,批评和纠正共同的进步。
  3、营造壮锦技艺的多元化展示空间
  目前已知的壮锦展示主要为场馆展示,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是参观壮锦技艺的手工作坊。但不幸的是,展览有一定的时间截止点,展览空间有限,人们不能随时参观。那么,利用“互联网+”便可打破壮锦技艺以前传统的传承方式,创造“线上”展示空间,可以实现其展示的长效性和观看便捷性。
  (一)利用摄影技术,对壮锦技艺的技术步骤,技能解释和创作过程进行现场多角度实拍,并以真实、完整的方式拍摄。它不仅记录了壮锦本身,而且将视角延伸到独特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文化生存。记录其原貌、历史、人文情怀、民族信仰等,实现在线直播。
  (二)利用VR技术,重建壮锦技艺的展示空间和传播方式。实现了壮锦技艺的虚拟再现,使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真实地看到壮锦制作,为壮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开辟新的领域。人们可以通过VR设备体验虚拟场景中感知壮锦技艺的魅力,营造壮锦技艺的多元展示空间,从而达到壮锦技艺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三)利用3D立体技术,建立多维度多角度的空间,来展现对象的内部结构。全方位地解剖壮锦内部的构造,深入到它的内部结构,更方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壮锦的技艺,解剖它的形状,使壮锦技艺的工艺更立体,更具象。
  (四)利用AR交互技术,创造和建立人与壮锦技艺之间比较有意义的关系。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可视化及互动操作,可与其它的壮锦技艺传承者一起学习,实时进行互动,增加娱乐性与趣味性,使之更加形象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四、总结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将信息传递的线性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新媒体平台,这是传统媒体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广西壮锦技艺的发展应善于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机遇,依托互联网高效、便捷的跨平台所产生的聚集效应。推进壮锦发展的模式创新,改变壮锦技术的传承形式,最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承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N].贵州民族报2016-9-1
  [2]http://caifang.china.“互联网+”将成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新引擎[DB/OL].中国网,2016-8-30.
  [3]王艳秀.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6(3).
  [4]易巧君.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现状初探[J].民族论坛,2010,(12):42~44.
  作者简介:王锐珠(1994.06.06-),性别:女,籍贯:广东汕头,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职称:学生,学历: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服装育服饰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7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