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气韵生动”的笔墨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笔墨是一种永恒的精神,亦是“个性的表达”。身为美术教师,我们既要传承中国水墨画的深厚底蕴,又不能抹杀学生天真烂漫的个性。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精神世界,以他们喜爱的事物作为支点,巧用媒介使学生对笔墨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渗透传统绘画技法,点明欣赏过程中的选择性,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在传统绘画领域的表现力与鉴赏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笔墨精神;个性表达;欣赏的选择性
  中国水墨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为大众所喜爱,是因为它的静、慢、淡、雅。在传统的水墨课程中,教师通常细致入微地示范,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被消磨殆尽。石涛先生在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写道:笔墨当随时代。在我看来,笔墨是一种永恒的精神,亦是“个性的表达”。身为美术教师,我们既要传承中国水墨画的深厚底蕴,又不能抹杀学生天真烂漫的个性。我们应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追求“气韵生动”的笔墨课堂。
  一、自制绘画小工具,展现传统笔墨之趣
  在小学美术教材的“造型·表现”领域中,传统水墨画课程让学生既感兴趣又望而却步。低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敢于大胆表达,形象思维活跃,但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他们对于水墨工具和“笔墨”的浓厚兴趣,是其学习水墨画的良好基础,但由于其知识经验和欣赏水平有限,教师如果单一地传授用笔、用墨的基本知识无异于抹杀了他们对传统水墨画的兴趣。将童趣想象与传统水墨技法有效结合,是突破传统水墨教学的重点。下面,笔者以“水墨画树”的课堂实录为例,解析自己在水墨教学中的一点创新。
  (一)故事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苏州的光福镇走一走。那里的司徒庙里有四棵1900年高龄的汉柏树,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清、奇、古、怪。“清”者,主杆粗壮挺拔,直耸云天。“奇”者,主干在腰处被斩后断成两枝,一枝垂倒向地,另一枝在离其几米远处钻进地里,又重新生出新枝,长成一棵新的古柏。“古”者,少皮秃顶,纹理萦纡似百索绕躯盘旋而上。“怪”者,不知何时被雷劈成两爿,一爿远离母本落地生根,另一爿却似悬空吊篮。
  2.出示吴冠中的肖像及其笔下的古柏。
  师: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他曾经在这“清”“奇”“古”“怪”柏树下写生。(出示吴冠中所画古柏的图片)
  师:同学们,吴冠中笔下的四棵古柏树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师(总结):吴冠中笔下的古柏,线条雅致,好像是吴先生用毛笔写下的抒情诗一般。
  3.师:我还带来了另一幅吴冠中的作品(展示《黄山松》,出示课题——彩墨画树)。
  4.教师用投影展示吴冠中的生平及其代表作,指导各小组有目的地欣赏、分析吴冠中的作品,了解其用墨、用笔、用色和构图的方法。
  (二)墨法研究
  师:现在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吴冠中在作画时是如何用墨的。(小组代表回答)
  师:墨法的精髓就在于浓、淡、干、湿的变化。
  (三)笔法研究
  1.师:比较吴冠中的两幅作品,你能发现它们的树干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吗?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一下各组的观察结论。(小组代表汇报)
  2.微视频展示表现树干的两种方法:没骨法、双钩法。
  总结:没骨法,侧峰用笔直接用墨色画成枝干;双钩法,中锋用笔,左右或上下两笔勾画出枝干。
  3.学生练习。
  师:请你任意选择一种画法在纸上试一试。
  (展示一张学生作品,教师在上面将学生没有画完整的枝干补充完整)
  师:作画的时候要注意树枝的出枝方向。我们脑海里的树是立体的,它有前、后、左、右四枝。画后面的枝干时,应该穿插枝干的前后遮挡关系。
  (四)研究用色——自制小工具,发现笔墨之趣
  1.师:我在长卷上画好了树干树枝,下一步我们要上色。比较一下吴冠中和齐白石的两幅主题相同的石榴作品,看看他们用色有何不同?请小组长汇报结果。
  2. 视频欣赏——上色。
  师(播放吴冠中的相关纪录片中的作画视频):我们仔细研究一下。
  师:吴冠中先生作画时,会使用一些黄色、绿色、红色的点,这些分布在画面上的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师:这些有趣的点和色块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其实,我们身边的一些绘画小工具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大家带了哪些小工具?
  (1)师:你的自制小工具是用什么做的,可以借老师试一试吗?(展示某学生自制的绘画小工具,表扬学生的创意。师出示已经画好的树干,用这个小工具沾上颜色,印出梅花的图案)
  师:我真是太喜欢这个小工具了!
  (2)师:你带了什么小工具?使用你的小工具,给我们展示一番吧!
  (请4位小朋友在长卷上创意上色)
  (3)师:现在,我来采访一下,你们分别使用了什么小工具?是如何使用它们的?
  本课的亮点在于我在水墨上色环节设置的“综合笔墨表现玩法”。我让学生利用自制绘画小工具感受彩墨的乐趣。他们利用海绵、喷壶、棉球等进行点、滴、染、甩、弹、喷、擦,让传统的水墨变得更有趣味性,本课的难点也变成了亮点。看来,在传统水墨画与可爱的孩童之间,需要一个或多个像绘画小工具这样的媒介,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并使其最大化。如此才能让传统课程“活”起来,无障碍地在学生稚嫩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二、欣赏的选择性,注重传统技法的渗透
  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过程中,欣赏贯穿着整个课堂。但课堂中的图片欣赏环节,常常只收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效果。美术教师应有目的地引领学生去赏析、感知与体会美术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第一课“四季的色彩”为例,网络上有关课件中的欣赏图片可谓琳琅满目,如果按课件要求逐一播放图片,学生一张张去欣赏,教师哪还有时间去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我们必须对这些素材进行删减、整合,使其变成与本课预设的目标、环节相融合的有用图库。为此,我利用之前课堂上有关吴冠中先生的旧知进行迁移导入,谈及其老师林风眠,再转入林风眠的代表作《金秋》。对于吴冠中先生的许多用色大胆的国画技法,学生记忆犹新。而国画《金秋》的用色更加大胆,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既对立又统一。通過解析作品,我引导学生去了解画家林风眠:他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西化”开拓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对投影仪上林风眠的画作啧啧称奇。这时,我又讲了一段关于林风眠成长的经历:他在法国巴黎留学时学过油画,从此,他的画风及对中国画的理解都有了改变。学生听了故事,反过来再细细品味《金秋》,感悟更深。此时,我指引学生去观察图片中的光影对比:树为何呈现出如火般的红色?这其实是强烈的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投射下来的光影。我顺势告诉他们色彩技法方面的知识,而后,参照《金秋》,我示范用“点彩”的方式表现树的光与影。如此,先解析名家作品,再教师示范,一步步剖析,欣赏过程犹如抽丝剥茧,学生渐渐领会了色彩运用的技法。
  美术新课程的开发,还原了教育本来的面目:自由、开放、活泼与创新。我们应摆脱束缚,开拓创新,但更应以浓厚的传统画学、深厚国韵为支撑,注重欣赏的选择性、目的性,从而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不断夯实学生的美学基础。
  (责任编辑:韩晓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