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西关童谣在传统文化中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诵赏童谣”是立足儿童本位,依托优秀而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以西关童谣为研究对象,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地方特色课程。通过诵读、赏析和创编等多彩的学习活动,召唤学生亲近童谣,领略童谣的情趣、语言和智慧之美,感受童谣里蕴含的文学因子、文化内涵,体会童谣中展现的美好的童年生活。
  关键词:西关童谣;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冼著贤,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开发适合低年段学生的双主题绘本阅读教材,以及低年段单元读写主题;姚丹,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价、教学研究以及课程建设等。(广东  广州  5101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2-0003-05
  童谣可以说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孕育于民间文学的土壤,口耳相授,代代相传。西关地属荔湾,其童谣天然携带着浓郁的荔湾本土特色,且因用粤语传唱,故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方言文学的特色。这些歌谣祖孙接代,一直唱到今天。但令人忧虑的是,从对广州市荔湾区一年级学生的随机调查中了解到,能听懂西关童谣的学生越来越少,更不要说会唱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使用普通话的人群增多;二是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如现代传媒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使儿童的语言习得大多来自电视和网络,西关童谣对儿童的影响削弱。著名儿童诗人王宜振认为,童谣可帮助儿童形成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保留他们童年时的梦想,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而有趣的语言、朗朗上口的节奏,也可令母语更贴近孩童的精神世界。荔湾是粤方言的地区,如何学习童谣和传承童谣文化,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教学问题。
  一、区域民俗风情及口头文学的滋养
  西关童谣以质朴、有趣的粤语方言表达天然、纯真的生活世界,形式简短、浅显明快,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鲜活有趣,表现了广府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含蓄地塑造着广府人幽默风趣、平和务实的精神面貌。在童谣里,看不见刻板的说理、生硬的道德灌输,却暗藏着许多有价值的生活体验,能满足儿童的生活发展需要。
  1. 区域文化的认同。语言是交际的基础,是一种生活工具,时间的长久磨砺,让它逐渐成为一个地区深厚文化积淀的载体。西关童谣源于民间,人们通过西关童谣日复一日地传唱着这个城市独特的地域风光、人文精神、群体价值取向,在天长地久的诵读中浸润着孩子们,使之趋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对乡间民俗的认同,并最终使其成为文化的坚守与开拓者。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任何文化特质或者形态,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在研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收集、整理民间西关童谣,并加以保护和传承,由此强化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精神的归属感,使之萌发爱国家、爱家乡、爱家人、爱伙伴、爱自己的情感。
  2. 粤语方言的传承。童年记忆的坐标,文化认同的载体,语言的抚慰,这些都是西关童谣与生俱来的“基因密码”。我们知道,粤语方言是汉语的一个分支,古代中原的“雅言”是它的来源之处,西汉灭南越国之后,粤方言就开始在岭南地区传播,悠久的演变历史使它成为我国语言演变的“历史教科书”,其真实面貌在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西关童谣吟唱中完全得以展现。
  3. 西关民俗的了解。由于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大量的中原一带的民俗风情在西关童谣中传承体现,如舞狮子、逛花街、打灯笼等,它们以稚嫩、诙谐的语言形式记录西关发展的历史,展现着西关人的生活风俗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折射着岭南历史发展的光芒。学习西关童谣,就等于走进了西关民俗的笔记本。
  二、将西关童谣融入区域地方特色课程
  我们在区域内确定参与实验的学校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将西关童谣融入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实验班的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以《荔湾行 西关情》为教材的“诵赏童谣”的特色课程教学活动。为有效监测课程实施情况,检验教学效果,实验学校在一二年级随机挑选班级作为教学实验班。《荔湾行 西关情》是利用地方资源而开发的特色教材,旨在利用荔湾区优秀而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区域地方特色课程的建构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身心发展特点,我们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融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的西关童谣作为其内容。
  1. 诵赏童谣,体味语言乐趣。西关童谣为民间口头创造,首先予人以听觉上的感官愉悦。它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首尾衔接的顶针创作方式,尾字押韵的声律腔调组合,构成了“数白榄”式的岭南曲艺小调风情,在简洁、紧凑的篇幅里彰显文字语言的韵律美。语言运用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造就了西关童谣的音律美感,美妙和谐的“数白榄”音律节奏大大地刺激了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西关童谣成为儿童把握本地方言魅力的启蒙者、语言教育的承托者。
  时间洗涤不了童谣的童音童趣。如在西关童谣“氹氹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吾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五个仙(仙=分,金錢单位,为英语外来语,是cent的译音)”的诵赏中,在多音调的基础上增添地方性的曲艺特色,趣味性的修辞手法,简约的句式排列,再加上中西结合的语言嵌入,演绎出了其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学生可以通过图文展开对话,体验童谣语言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朴素无华、音韵和谐、节奏多变、语句简练、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幽默诙谐,可以培养语感,促使学生规范地掌握地方语言,于诵赏中发现地方语言的无穷乐趣。   2. 诵赏童谣,渗透品质。西关童谣育儿的思想在岭南这片土地上萌芽,其内含的自然美、道德美、人情美是广府人寻求人性真善美的源头。清代乾隆年间,西关成了当时唯一一个对外通商口岸,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各种思想的碰撞,围绕这个时期生活世相的儿戏类、商业类、节日类、生活类、风光类、习俗类童谣种类异常丰富,百花齐放,众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都源自这个时期。西关童谣为孩童提供了丰富的早教内容,为他们开启可感知、可享受的美感世界。从自然孕育的迤逦到人间长存的至善,从基本的忠孝仁义到自我道德体系的完善,传统童谣用语言美、自然美、道德美构筑着儿童的童年记忆,其内容涵括先贤哲思、市井百态、儿戏玩意,运用方言土话,配合通俗用语,趣味横生,巧妙地呼应了儿童好玩好动、好学好奇的天性。
  针对“诵赏童谣”特色课程所编写《荔湾行 西关情》地方教材搜集了“儿戏类”西关粤语童谣,并将其划分为六个主题:第一课“孝敬长辈”,第二课“勤劳乖巧”,第三课“团结坚毅”,第四课“遵纪有礼”,第五课“包容宽厚”,第六课“正义勇敢”。这些西关粤语童谣融合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其内容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文字浅显、哲理性强、信息量大,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例如,第三课的童谣《一枝竹仔》借用一根竹子易折,一捆竹子难断的事实,告诉学生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还以花要叶扶、月有盈亏的自然现象提醒学生不能自视过高,应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懂得只有每个人在集体中发挥所长、团结协作,才能成就大事。该课由“西关童谣欣赏”和“有趣的活动”两部分组成。“西关童谣欣赏”分为“我会读”“我知道”,让学生通过欣赏童谣、诵读童谣、理解童谣、演练童谣感悟其中道理,感受西关粤语童谣的美感,达到情、理和美的结合。“有趣的活动”则通过具有西关特色的游戏、比赛、讨论等形式,让儿童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懂得团结协作以及坚毅品质的重要性。
  又如,第四课收编了极具荔湾区域特色的西关童谣《排排坐》《画乌龟》,让孩子们了解西关有着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广府人传统精神品质,从而努力成为一个谦让、有礼、守秩序的好孩子,以遵纪守法、礼貌待人为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秩序,树礼让和谐之風,做遵纪守法的人;讲奉献,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
  西关童谣作为本土的、民俗的文化,把它引进校园,挖掘、收集并传唱,传承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文化。我们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基于儿童的天性需求,深化童谣的教育价值,通过童谣的传承与创编,童谣课程的合理、适性开发,给儿童搭建一个释放天性、快乐体验、记录童年生活、提升言语智慧、培养想象力的平台,也为成人走进儿童内心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3. 利用西关童谣的实践资源,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荔湾行 西关情》学材以主题划分,在导语中以第一人称向小读者们介绍每课的主题,并配上贴近主题、色彩鲜艳的图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用粤语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西关童谣。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童谣的基础上,以为童谣配动作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转化成形象化的展示,进一步深化区域教材的特色,让学生更好地通过童谣这一载体,认识和了解西关文化。利用听老师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与主题相配的经典故事,并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感。在每课最后一部分,设计了创编简单的粤语西关童谣的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西关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结合西关粤语童谣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吟诵童谣、游戏活动、创编童谣相结合,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西关儿童的生活情趣、感受诗歌的韵律,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能力,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三、西关童谣在课程中传承与发展
  1. 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童谣诵读的课程实验。“诵赏童谣”课题组的教师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分析学生的诵读表现,并结合教材内容,找准训练点,设计专项诵读练习,开展西关童谣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诵读西关童谣的兴趣。每月进行一次课例研讨,并根据研讨专题,进行课堂观察,针对学生的诵读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2. 结合班队课的教育活动,开展专题评比活动。组织课题组的教师根据实验教材的安排,利用早读、班队课,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童谣我会读”“童谣我会编”的专题评比活动,以检测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开展以“以童谣净化心灵”为主题的系列班队会活动,用板报的形式宣传西关童谣;组织开展“我学童谣”活动,以孝敬长辈、勤劳乖巧、团结坚毅、遵纪有礼、包容宽厚、正义勇敢等主题童谣来开展诵读比赛,实验学校提出学生必须流畅背诵的要求;组织开展“我编童谣”活动,通过创编童谣,感受语言美、感受生活、热爱校园、热爱祖国、丰富精神世界、陶冶性情。将编写得好的童谣推向全校,广为传唱;组织开展“我传童谣”活动,大手小手共牵手,鼓励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诵读童谣,创编童谣,共创文明新风尚的良好氛围。
  3. 结合每月德育专题,开展主题活动。立足于荔湾区优秀而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从增进学生对荔湾西关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出发,实验班的教师在班级开展“西关文化知多少”的主题活动,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文化内涵、各类习俗的认识和了解;组织开展“我用童谣”活动,实验学校要求学生自觉用唱童谣的方式到社区提供服务,以童谣里体现的美德为依归,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开展网上“学童谣、谈感言”活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让学生回家利用电脑,搜集、下载童谣,学唱并进行童谣宣传。
  四、西关童谣学材试用的成果
  通过听课、访谈以及专项的问卷调查,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把握《荔湾行 西关情》校本课程的教学实验情况。此次特色课程教学实验,有的学校共进行了两次专项的问卷调查。一次是在学生使用教材之前,即“学前调查”,另一次是在学生使用教材一年之后,即“学后调查”。前后两次调查问卷都是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可信度相对较高。在调查期间,我们还与部分师生进行了交流。下面就“学后调查”结果,与课程实验前所做的“学前调查”数据进行比较,从中展开分析和讨论:   1. 学生的童謠诵读兴趣和热情明显提高。根据表1、表2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学实验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明显提高,并乐于了解西关童谣、历史文化。学校在开展相关课程后,这种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
  2. 学生的童谣诵读能力和创编能力明显提高。根据表3、表4的调查数据显示,通过活动,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语感得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3. 学生对西关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了解程度明显提高。根据表5、表6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学习地方课程后,学生对西关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了解程度明显提高。如受访学生中原来有16%的人完全没听过西关童谣,而现在100%的学生都知道西关童谣,98%的学生都了解西关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原先会玩西关游戏的学生不多,现在100%的学生都会玩。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学校的学生对西关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了解程度明显提高。
  4. 学生通过童谣诵读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根据表7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西关童谣有所留意。过去,这种关注多处于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状态,没有专业指导,缺少目标意识;现在,这种自觉性得到了提高,表现在学生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关注程度有较明显的提升。当然,要使这种积极变化持续下去,需要我们继续开展好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
  五、实验效果评述
  《荔湾行 西关情》地方课程学材的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西关儿童的生活情趣、感受诗歌的韵律,培养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学前调查”发现,由于了解渠道很少,学生对西关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所知不多。所以,实验学校积极将西关童谣融入语文教学中,开展“童谣我会读”“童谣我会编”“西关文化知多少”等活动,参与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了西关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学后调查”也表明,学生的童谣诵读兴趣和热情明显提高,童谣诵读能力和创编能力明显提高,对西关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了解程度明显提高,了解渠道有所拓宽。总体说来,校本课程的开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梁达.广州西关古仔(四)——西关童谣儿戏[M].广东:广州出版社,1996.
  [2] 傅春鸣.广州传统童谣的审美价值[J].大众文艺, 2010,(11).
  [3] 李燕.广州西关地区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特色[J].文史博览,2013,(10).
  [4]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荔湾区培育与建设广州世界文化名城核心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 (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俞 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