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蔡元培的辞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元培爱辞职,是出了名的。
  他一生公开的辞职达24次之多,其中为了北大辞职7次。原因多种多样,有反对北洋政府不给经费的,有反对干涉北大行政的,有因为“五四运动”抓学生的,甚至还有一次是因为学生闹事的。有人查过蔡元培日记与年谱,1928年和1929年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理司法部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
  然而,与这些具体的辞职相比,蔡元培几次向人生的“辞职”,更耐人寻味。
  1889年,21岁的蔡元培在父母包办下迎娶妻子王昭。3年后,蔡元培考中进士,一举进入翰林院。当时的蔡元培是“三綱五常”的信奉者,认为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丈夫。偏偏王昭和他性格差异极大,双方矛盾渐增,令蔡元培烦不胜烦。1898年,蔡元培最崇拜的谭嗣同喋血菜市口。经此事变,蔡元培彻底看清清廷本质,第二年,他便放弃仕途回到老家。此时,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向妻子道歉,并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从此两人真正拥有了幸福的婚姻,蔡元培形容为“伉俪之爱,视新婚有加焉”。
  向旧人生“辞职”,向旧道德“辞职”,那一年,蔡元培34岁。
  随后几年,对新式教育兴趣日渐浓厚的蔡元培认为“救中国必以学”,而“世界学术德(国)最尊”所以“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19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到达柏林,他准备至少用5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
  蔡元培系自费留学,尚有柴米之忧。他一边学德语,一边做家庭中文教师,还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书、译书。进入莱比锡大学后,蔡元培埋头读书,内容主要涉及哲学、心理学、德国文化史、文学、艺术等。他曾翻译了一篇题为《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哲学家包尔森的名著《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的绪论。包尔森指出德国的大学“为研究科学之实验场,而一方且为教授普及专门知识高等学科之黉舍,此为德国大学之特质……故德国大学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为一”,留德4年,蔡元培脑中逐渐形成一个中国未来的教育体系。
  在“半工半读”的艰苦求学中,蔡元培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成了向塞满自己头脑的“四书五经”的“辞职”。1911年,他应邀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那一年,他43岁。
  1917年1月9日,49岁的蔡元培正式执掌北京大学。他治下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部不朽史诗。(高毅哲/文,摘自《文史搏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