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卓越人才计划”学生选拔与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全国劳动模范吴淑玄劳模班为载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和实践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卓越人才计划”,积累了多届劳模班学生选拔与管理经验,形成了焊接专业“卓越人才计划”学生选拔与管理办法,为各高职和本科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卓越人才;选拔机制;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66-02
  进入21世纪,抢占人才制高点,挖掘和培养卓越人才或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从国家层面到大学层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高端人才选拔、鉴别、挖掘和培养机制[1]。“卓越计划”全称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达到我国工程教育强国的最终目的[2]。本文以我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研究卓越人才选拔与退出机制,对其他院校的卓越人才培养起借鉴作用。
  一、我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卓越人才计划”简介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制为3年,其中2.5年在学校,0.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第一年主要以基础课学习为主,第二年和第三年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为主。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每个年级招收2个班,约80~90人。我校聘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焊工高级技师吴淑玄为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专任教师,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开展了“卓越人才计划”,以吴淑玄为抓手建立了吴淑玄劳模班,该班级为实体班级,每个年级开设1个,人数在20人左右。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是以两个班进行招生的,每个班级容量为40人左右,劳模班的学生都来自于该年级普通焊接专业班,因此,研究有效可行的选拔和退出机制,激励学生学习,对卓越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選拔时间
  (一)第三学期选拔
  焊接专业2015级、2016级“劳模班”选拔是在第二学年,也就是第三学期一开始进行的,此时选拔的优点是:通过一年的基础课学习和沟通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进行选拔,老师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但是同样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全日制普通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5年,第三学期进行选拔,学生进入“劳模班”学习的时间只有1.5年,培养时间不足,难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且学生在一起学习时间短,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度不足。
  (二)入学选拔
  吸取2016级学生选拔的经验,焊接专业2017级“劳模班”选拔是在入学后开始进行的。同学之间的了解程度、同学之间的配合度、团队意识明显强于焊接2016级“劳模班”。但是,该方法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劳模班”学生选拔是个人自愿报名老师进行面试挑选的,由于学生是刚入学,出于对“劳模班”的好奇,加上老师对其学习积极性、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了解不足,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劳模班”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班级学风和团结的学生。
  (三)第二学期选拔
  综合前几届“劳模班”的经验,焊接2018级“劳模班”在第二学期进行,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是以基础课为主的,没有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专业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度也不高。基于此,在第一学期以社团形式开设专业入门课程,即“劳模预备班”,学生自愿报名,开设机器人焊接课程,吸引学生加入,老师着重考查学生的积极性、团队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社团课程学习后老师对预备班的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再进行选拔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选拔质量,同时还能确保学生在“劳模班”的学习时间。
  三、选拔机制
  (一)选拔基本准则
  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注重从业意愿、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
  (二)选拔条件
  1.政治觉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
  2.行为规范:积极上进,品行端正,明礼诚信,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专业意愿:对本专业具有强烈兴趣,具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及能力,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追求卓越。
  4.团队意识:能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协作、沟通和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5.心理健康: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理智和坚韧的待人处事生活态度;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
  6.其他要求:能服从老师的管理,能执行老师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选拔程序
  1.报名:本人自愿提出书面申请。
  2.审查:焊接专业组织教师进行初审汇总。
  3.考核:由二级学院领导、吴淑玄劳模与焊接专业教师组成5~7人的面试小组,对初审通过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核包括预备班课程学习综合成绩、从业意愿、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每位学生的面试时间为5~8分钟,面试结果现场打分,并在二级学院网站进行公示。
  4.录取:根据考核成绩择优录取,上报学院教务处与学工处后组建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劳模班”,单独管理。
  四、退出与优补机制
  (一)退出机制
  进入“劳模班”学习的学生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将退出“劳模班”,进入普通班:
  1.按照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办法,有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2.从第一学期起,累計有两门课程不及格者。
  3.出现考试违规者。
  4.在“劳模班”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态度消极,严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或严重影响班级团结者。
  (二)优补机制
  对普通班学习成绩好、学习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由本人向二级学院提出加入“劳模班”,二级学院和焊接专业老师考核后择优录取,进入“劳模班”。由于劳模班学时和课程安排与普通班有较大差别,优补机制时间时间仅限于第三学期末,以免普通班学生进入劳模班后出现跟不上课程学习的情况。
  五、管理机制
  1.焊接“劳模班”采用小班化单独上课,每班20人左右,严格按照制定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劳模班)的培养标准组织教学并进行考核。
  2.学校评优时,比例向焊接“劳模班”进行倾斜,具体名额根据每年的班级人数动态调整。
  3.焊接“劳模班”的教学会配备学校和企业的专家、教授、劳模、博士和高级技师等共同进行教学。
  4.智能焊接及检测实训基地会全天开放,免费提供学习和实践条件。
  5.焊接“劳模班”的学生优先推荐参加在国际和国内的培训交流和技能比赛、创新创业等活动,定期聘请行业专家和大师来做讲座和指导,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升专业技能。
  6.入选焊接“劳模班”的学生不能转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如多次出现迟到早退、违纪、考试不及格等现象,实行强制退出;每学期学业成绩达不到卓越班培养计划要求的学生,须退出卓越班。
  7.焊接“劳模班”从二年级开始,除班主任外,实行专业导师制,每位专业教师负责3~4名学生,由导师制定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技能比赛、导师的教科研项目等,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卓越人才计划成效
  我校焊接专业以劳模班为载体,实施卓越人才计划,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在各项比赛和创新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2项。学生参加2017和2018两届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分别取得团体铜奖、团体金奖,并收获个人一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7项,卓越女焊工1项。学生主持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3项。
  七、展望
  我校焊接专业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开展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教学改革,以“劳模班”为载体,制定“卓越人才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劳模卓越班教学管理体系,总结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律和经验,引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江苏省卓越人才培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华彦,毛筱媛,项斌,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选拔途径探究[J].现代物业,2012(1):70-73.
  [2]尤熹,汪洪星,左清军,等.地方院校“卓越计划”学生选拔和管理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6(28):240-241.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