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诗学意境的“相反相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诗学意境的特征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然而“交融”与“相生”乃至“无穷”呈现的是情感和认知的单向性。诗学意境的妙处更在于“相反相成”。它主要呈现为情景意境的“不妨做次伪君子”的情趣、虚实意境的“难表其情”的辗转,还有韵味意境的“心香一瓣与君取”的悠长。它從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意境的生动性,为意境心理的纵深挖掘提供了文本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相反相成 意境 情景意境 虚实意境 韵味意境
  诗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它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这个概念中,交融和相生呈现出了情和景的相辅相成,同时也体现了虚和实的相成相生。它的关联是单向的。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诗学意境的妙处不仅在于情景与虚实的单向性的共鸣,有时还会有博弈时的“相反相生”,从而增强了文学阅读的趣味性,使得抒情性作品更加具有生命的美感。那么如何理解诗学意境中的“相反相成”,则是进一步理解诗学意境深层意味的关键。本文以王恽的《点绛唇》为例加以阐释。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王恽:《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一、情景意境:“不妨做次伪君子”的情趣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日景,日情。”它揭示了意境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情和景。一般来说,景是为了衬托感情,而情同时更加使得景也动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雨中的凄清是为了衬托灯下白头人的愁苦,这是顺向的衬托。然而类似的诗词做得多了,难免形成思维和情感的固化倾向。再如《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所欣赏的是那种“往来无白丁”的贵族意趣,于是清幽、禅味成了文人普遍超脱的追求。但是在这首《点绛唇》中,却出现了情景意境别有味道的博弈。
  (一)情违其景,尽得风流
  景并非为人而设,情和景各领风骚、双管齐下,反而激发了生活的别样情趣和味道。
  且看第一句:“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一个问号就打破了传统那种幽居同时又慎独的意境,呈现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偏偏是幽居孤处、寂寞难耐,偏偏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作者也就不再故作端庄,强作镇静,而是写出了扑面而来的情趣味道。谁稀罕这样的“寂寞沙洲冷”?人们更期冀一种暖洋洋的快乐:房中的君子啊,你也不必掩饰伪装啦,更不要标榜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啦,人生得意须尽欢,得开心处且开心。虽为隐者,别样的快乐亦是一种境界啊。于细微处,洞见作者情怀,令读者恍然豁然,不禁为作者的“小伎俩”哂然失笑。此处景为幽静,情却活泼,两者相异,呈现出独特的味道:做次伪君子,又有何妨呢?
  (二)情中无景,一的一切
  传统的诗词情景两者互相纠缠,难分伯仲。诸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种深沉而悲愤的情感与壮阔而苍茫的景色相融得天衣无缝。然而有时诗人的情感恰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止,所到之处,皆是个体情感,呈现出“一的一切”(来自于“一切的一”)。所谓“一”,它呈现的是情感的辗转回旋和力道无穷,并不需要借助景色来表达。而“一切”,则内蕴着情感的意识流式众生相般的展示和铺陈,给读者的情感无限的引导和延伸。譬如“相过还晤语”,一个“还”字,真乃“一的一切”的真切体现。“还”,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者动作继续进行。一方面承上启下,一方面则点明了作者迫切渴望留住朋友、恋恋不舍的焦急心情。“你好不容易来了,我一定要好好地和你说说话,‘还’要……”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情思、无穷的欢喜,唯恐错过此等良机,唯恐静夜孤灯、寂寞难耐。一个“还”字,竞包容了如此多的情感:有故人自远方来的喜悦,有唯恐朋友匆匆离去的恐慌,有对幽居独处、寂寞煎熬的焦虑,还有“花开堪折直须折”的侥幸和窃喜……真是“一股脑倒出”,“一”中洞察“一切”,其乐也悠悠,其趣也无穷,曲尽“一的一切”之妙。
  由此,境界最妙之处,不仅在于静谧中说清幽,热闹中见欢愉,更是在于肃穆处意趣横生,静寂里心帘微动,倏忽中情意悠长,幽居处酒厚醇香。
  二、虚实意境:“难表其情”的辗转
  一般而言,实境是指现实生活中逼真的景物、形状和情境,而虚境则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个“审美想象空间”既有想象的延伸和开拓,同时也包含了对人生的体味和感悟。虚境才是诗歌真正超越实境后形成的理想境界,然而“虚”贵辗转,方能意味深长。这种“辗转”意境,则通过情感的咏叹韵味表达出来。
  “诗言志,歌永言。”何谓“永”?其一,“永”者,咏也,乃吟咏朗诵之意。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究竟是“来看花成趣”,还是人与花二者“相映成趣”?诗人没有言明,鉴赏者更是心意懵懂,却于吟咏长叹中,忽而钟情于花,忽而看重于赏花之人。是爱花呢,还是爱拈花之人呢?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朦胧迷离之中,喜悦的情致跃然而出。由此,诗歌贵在“吟咏”,朗朗品读之中,自味其香。其二,“永”,通“长”。你可以用长长的声调感受它、体验它。西方不是有“绵延说”吗?各种情绪、各方感受都汹涌而来,澎湃起舞。激烈处,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余音袅袅,绕梁不绝,情思更是辗转不尽。观者又岂止是动情于观花之趣?往昔之沧桑峥嵘岁月,今朝之粲然花底树下,明日之缥缈寂寞孤影,汇聚而来,怎不令人悠悠长叹、缱绻不已?于是,不经意间,“永”渗透人“无穷”,吐纳之间,真“气”灌注……
  三、韵味意境:“心想一瓣与君取”的悠长
  韵味,总是被看作虚无缥缈的境界,却又咀嚼不尽,自古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来表达。殊不知,越是缥缈,越需要借助实境来传达。此理,正是借助了有无和虚实的辩证法,方能娓娓道来,生动有趣。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词的上半阕,始终停留在有我之境中。从“相晤语”到“花解语”,主人的情思,都蕴藏其中。而下半阕,春雨霏微,案几湿润,花香缥缈,诗人和故人似乎都消逝在这凄风苦雨之中。这里没有了二人谈笑甚欢的融洽气氛,没有了并肩携手的亲昵姿态,没有了赏花成趣的惬意情怀,徒剩下,一阵阵的斜雨凉风,吹透绿窗纱,洁净而湿润的案几,映照着往日诗人孤单落寞的身影。于是,进入了“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恰是这迷迷蒙蒙、惘然若失的状态,却成就了“香如雾”的最高境界。且听何永康讲解:“都像却都不像,叫你莫辨东南西北,叫你心痒痒地说不出所以然来。……那种隐秘的、飘忽的思想意念,那种刹那间的感觉活动,融成了非现实的忘我境界。”试想,“香”,乃花之滋味,如何能幻化成“雾”?却是这种“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感觉,凝结成一缕“心香”,弥漫在这绿风花雨之中,编织成一幅烟蒙蒙,雨蒙蒙,花眼惺忪,心醉徜徉的“雾”景图。由此,从“有”到“无”,从“花香”到“雾愁”,自然过渡,意味无穷。
  综上所述,诗歌贵欢畅明快、一气呵成,然而也贵缠绵俳恻、曲径通幽。前者有其相映生辉的魅力,后者也有其别有洞天的味道。诗学意境正是在这样的“相反相成”中才能更加见出生命的感觉与情感的深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