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案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背景及学情分析
  “山西省2018年中西部特岗教师集中培训”于2018年12月10日在十五中学如期开班。在为期一周的国培培训中,我承担了一节语文示范课。由于本学期的语文教材的教学任务已接近尾声,于是在所剩无几的教材文本中,我选择了《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是2017年7月(第一版)首次编入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章主要叙述了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周亚夫这样一位“真将军”的形象。但作者对周亚夫着墨并不多。文中先写霸上及棘门军戒备松弛,形同儿戏,作为对比参照,接着写周亚夫麾下的士吏全副武装,军门督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最后又以皇帝群臣的反应作为故事结尾。作者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然只有一个动作“持兵揖”,一句话“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但一位治军严明、令出如山的将军形象已呼之欲出。作者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比和衬托,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凛然不可侵犯的“真将军”形象。
  当我确定示范课要讲《周亚夫军细柳》时,备课组的同事说这篇课文“太绕”,不读个三五遍,是读不通的。其中多音字较多,若不查相关资料,不理解意思,就难以确定读音。如:“骑送迎”“从属车骑”中“骑”的读音;“祝兹侯”中“兹”的读音;“军门都尉”中“都”的读音等。还有一些不太好读或易混之处。如“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军士吏被甲,彀弓弩,持满”;“军门都尉”“闭门士吏”等。这些都是初读时的障碍。要么拿不准读音,要么节奏难断,要么生僻字不好读,要么是官职倒不清。教师尚有如此之感,对于文言文接触尚少,学习文言经验不足的八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困难也可想而知。根据学生情况且结合示范课的要求,我确定前两课时着重扫清字句障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着重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示范课上着重赏析人物,学习写法,并学以致用。
  二、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把握文中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3、学习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和精神,从中受到启发。
  三、学习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1、赏析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写法。
  2、理解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和精神。
  突破方法:主要运用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小组合作探究、设置情境片段写作、课外迁移,阅读《史记》人物片段等方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四、教学设计及学习评价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回顾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使学生再次认识《史记》地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欲望。出示易误读的文言语句,提示学生掌握节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谈上节课的收获中,引导学生巩固常用文言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总结归纳的习惯。回顾交流中和学生共同开启新的学习。
  (二)复述故事,赏析形象
  以“汉文帝在怎样情况下慰问军队的?到了细柳营,他经历了什么?感受如何?”启发学生朗读中思考,通过复述故事,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为“赏析人物”做铺垫。接着以“文帝到细柳营慰问,周亚夫没有热情迎送,文帝不但不治罪于他,反而大赞他为真将军?”提问,让学生在组内合作探究、交流中领悟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三)合作探究,学习写法
  先提问“本文主要写真将军周亚夫,为什么又提到了刘礼和徐厉二位将军呢?”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转入对本文写作手法的探究,进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本文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四)由读到写,学以致用
  以“匈奴来犯”设置情境,接着以“霸上军、棘门军、细柳军会有哪些表现”提问,启发学生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发挥想象。完成片段写作,并展示交流。写作中,使学生再次感悟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和精神,通过课堂小结,受到潜移默化。
  (五)课外迁移,布置作业
  通过课外阅读推荐,使学生了解《史记》中人物生平事迹,领略人物风采,感受其写人艺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拓宽阅读面,丰富积累,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上,依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着让学生“动起来”“有所得”的宗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落实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但反思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首先,学生对文本不太熟悉,内容把握欠缺。教授本课,安排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前两个课时主要采用范读、自由读、组内互读、朗读展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文本,整体感知。且通过疏通文意,帮助学生熟悉内容。前两个课时的学习为第三课时的文本赏析做了铺垫。尽管如此,在示范课上,依然感到学生对内容熟悉不够。主要表现在:1、课上要求学生展示上节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总结的常用文言实词、多义词以及古今差异大的词语等,暴露出了不全面、欠准确、重点把握不够等问题。如“军”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译为“驻军、驻扎”、“军队”、“军营”等,总结中出现了遗漏。2、赏析周亚夫的形象时,学生对文中体现周亚夫“真将军”的语句分析不够透彻。3、要求结合语境分析“对比”写法,学生难以“信手拈来”。第二,课堂容量较大,赏析人物和写法时,学生缺乏充分的时间去研读文本、认真思考、组内讨论;根据要求描绘战斗场面时,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当堂练笔,当堂展示交流。由此,我深深感到:教学中,不能因为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而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在语文课上均有成长。3、重视文本阅读,要慢阅读,引导學生去品味,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读中有感。4、语文教师要做最好的语言示范者,不断锤炼课堂语言,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能用流畅、漂亮的语言表达交流,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