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成为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主流趋势。对于高中生物课程而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扩宽基础教学内容,提高高中生物课题知识传授效率。因此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高中生物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新要求,对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创新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47-02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频率不断提升。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为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及创新优化提供充足的支撑,而且可以驱动新课程素质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实用效力,对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物课程信息化教学要求
  开展信息化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新要求。相较于其他高中学科而言,高中生物学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理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模式。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资源与高中生物课堂间构建一个高效沟通的渠道,为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营造一个高效、生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创新应用
  1.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课件制备。
  首先对于生物中动态演变过程,高中生物教师可采用Flash软件进行直观演示[1]。如采用电脑模拟生物三种分裂方式,并分阶段展示生物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或者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提高高中学生对章节课程知识的认识;其次,对于生物体细胞结构等概念性或者静态的知识,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word、PowerPoint等软件,将教材基础内容、教学知识及能力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课题联系、知识汇总等内容进行一一展示。最后,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了解的重难点知识,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程软件制作的方式,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2.寻找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契合点。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班级授课模式导致的个体需求弊端,而且可以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要求。高中生物课程内部具有多种复杂的内容及课程架构,为了保证整体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师就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确定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连接点。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全面提高高中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及思维能力,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新目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保证高中学生掌握正确的高中生物学习方法,就需要采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为高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充足的支撑。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首先高中生物教师可对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主要以稳态这一核心理念为出发点,阐述性的说明了内环境稳态在生理方面的意义,并就内环境组成及理念性质进行了探究。在前期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分子与细胞水平对生物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节课程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将课程划分为内环境动态变化、稳态调节机制概述、内环境稳态重要性几个模块。以信息化实验设计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三维层面内环境动态变化、平衡及稳态变化。
  其次,由于内环境概念及变化方式较抽象,因此为了促使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在生物个体方面的重要性,高中生物教师可在课前小调查及演示性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投影仪、教学电脑及PPT等软件,进行演示动画制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根据上节课程教学内容,采用Excel表格展示体温日变化规律调查内容,并要求学生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填写到对应的表格中。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可采用PPT课件展示讨论结果,并引入新课[2]。在引入新课程之后,高中生物教师可综合利用投影仪及教学电脑等工具,播放关于机体PH穩定的实验视频,并要求班级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回答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问题,如机体血浆PH是如何维持动态变化状态的?除温度、PH值外,内环境中还有其他理化因素位于平衡状态吗?内环境中还有其他化学成分变化吗?为了促使学生可以将提问问题与实际生物知识进行有效结合,高中生物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PPT展示的化验单或者医院治疗视频,促使学生逐步了解内环境动态平衡的知识。
  最后,在课程结束后,采用PPT课件总结课程所学知识,并着重强调课程稳态概念及特点。
  3.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平台。
  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有丝分裂》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高中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细胞生长、增殖的周期性及细胞优势分裂过程,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或视频。为了将信息技术与本节课程知识有效连接,在实际课程开展前期,高中生物教师可利用相关软件进行课前微视频的制作,为学生主动预习课程提供有效的指导。然后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利用移动设备演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便于为学生自主进行课程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最后在课程结束之后,高中生物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翻板游戏工具,结合思维导图的设置,对整体课程进行梳理,形成完善的知识脉络,便于高中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自主预习。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进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明确新课程标准对于自身教学的新要求,采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整体课程教学的中心。然后依据具体生物课程内容,寻找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契合点,综合利用PPT、投影仪、教学电脑等多种信息化工具,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式学习环境。通过抽象知识具体化转化,可有效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颖.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实施现状分析[J].新课程(中),2016(1):10-11.
  [2]田田.浅议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4):15-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