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共情技术在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互理解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在小学心理课堂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意识越来越强,生成的问题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师生互动更应以理解为基础。所以,心理课堂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懂得换位思考,恰到好处地将共情技术应用于心理课堂生成性问题中。
  关键词:共情技术;生成性问题;心理课堂;师生互动
  合理利用心理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恰当地应用共情技术,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促进师生关系良好发展而言,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够助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共情技术营造互动氛围
  所谓共情,也可称作为同感、同理心,实际是指站在对方角度去审视问题,从而能够精准了解对方的内心真实想法,便可将所领会的内容向对方反馈。它主要包括聆听、分析与沟通三个过程,实质上是指在心理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对学生的主观感受、行为进行专注聆听,并结合聆听内容且站在学生角度去分析其中显性与隐性的感觉、经验与行为。教师再言简意赅地反馈学生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展开更为深入的自我探索。
  解决心理课堂生成性问题时,教师要准确把握信息内涵,掌握其中更具意义的情绪化内容,并且通过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与被理解,这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而言有着良好促进作用。而对于部分迫切需要得到理解、关怀的学生而言,共情技术的运用会有更为显著的抚慰作用,它能够营造安全、理解的心理氛围,让学生打开心扉,实现心理课堂的良性互动。
  共情技术构建沟通模式
  设身处地,准确共情 在小学心理课堂的师生互动当中,经常会有学生说出与道德规范不相符的“心理话”,但鉴于是学生心理的真实表达,所以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而不便反驳。比如,一位老师在上《我和绰号面对面》这节课时,有一位小男孩举手发言:“我觉得如果我是小美,我不喜欢大家叫我‘小麻雀’,我更喜欢叫‘大麻雀’。”此言一出立马引起全班同学哄笑,原本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被打破,而实际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同学不要给小美取外号。对于学生这一突发的“不正确”想法,这位教师巧用共情技术,设身处地去进行有效引导。教师目光亲切地注视学生:“生活中你有被别人取外号嘲笑的经历吗?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你才会想回击一下,是吗?”学生如实回答。这时教师身体略向前倾,表示好奇:“能不能回忆一下,和老师说说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学生描述事件的过程,教师这时用肢体语言——微微皱眉表示共情:“这件事真的很让人生气,所以我们讲到给小美取外号,你觉得是对的吗?”
  不难看出,这位教师分析了男孩产生这一想法的原因,巧用共情技术,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问题,并且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去对逐步探寻问题本质,从而让教师的共情反馈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逐步将内心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化解课堂突发的尴尬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把握时机,适度共情 在《走出自我天地》一课中,活动目的是“打破思维定势”,其中有一个“巧动杯子”的动手操作内容,而操作过程中则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每个学生对失败的体验情绪是不一样的。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上看到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教师环顾四周,目光有意落在一位学生身上:“我刚刚看见有几位同学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所以我想采访一下他们为什么会恍然大悟?”这位学生起立,心有不甘地说:“没想到还能够用‘倒’球的方式。我们组以为只能用‘移’的方式,所以没能完成。”教师点头赞同:“我也感受到你们有点不甘心,是吗?”学生回答道:“是的,我们只是没想到这样操作也可以。”教师拍拍学生肩膀:“那看到其他同学的成功操作,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若有所悟:“我觉得以后看待问题一定要多换思维方式,不能够只用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容易钻牛角尖。”教师这时竖起大拇指:“我觉得你说的很对,在这个过程中你同样学会了如何打破思维定势,能够将失败总结的经验合理运用。”这位教师在学生演示之后,关注实验失败者的动作、语言与神态,抓住其心理特点,找准时机去适度应用共情技术,建立有效的沟通互动模式,使其能够正确审视失败,摆脱失败的失落感,从中吸取经验去不断提升自我,形成积极心理状态。
  共情策略助推学生进步
  教师在心理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中运用共情技术,一定要讲究策略方法。其一,教师要保证聆听的专注度,了解学生的感受,从而准确地将自身理解进行反馈;其二,教师在共情表达中,不仅要重视语言信息,还需保证目光、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信息与表达内容保持一致,倘若教师漫不经心或言行不一,甚至会带来反效果;其三,共情表达过程中所用的语言特点要与学生的年龄、经历、认知及文化相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其四,共情表达要保证适时且适度,不得随意打断学生表达,要将表述时间更多留给学生,不得自顾自地进行过于深度的解读。
  参考文献
  [1]张付山.共情技术在心理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9).
  [2]彭宝星.浅谈共情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才智,2012(11).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4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