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说的权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1版《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本”,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说的权利,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的说,让学生通过对某一知识从不完全地理解,再到不断完善的更新过程,以至于重新认识某一知识,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然而,现在的许多老师喜欢把概念、法则、结语形成结论性的语言,让学生去读、去背,认为这样才能学得牢,学得实。从表面上看学生学得有效果,在短时间内学生都有让人满意的成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遗忘得也越来越快。因此,笔者对此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阶段有许多概念、法则、结语,有的老师在讲授时千方百计地想让学生用书中现有的语言来表述,生怕有半点差错,所以在讲授时都围绕着概念展开,所设计的每一问题都能引导到书中的语言上去。笔者认为,书的语言与学生语言有一定的差异,学生的语言虽然粗糙,不够精炼,但是能清楚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它是学生自己不断总结、内化的结果。通过学生得说,反映出学生反复吸收、加工、纠错的过程,最终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接受,这样才会学得牢、学得实。如笔者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动手用纸折一折再剪一剪,再展示。“你发现了什么?”
生1:有一条线,左右两边图形一样大。
生2:线的两边一模一样。(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能概括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师:左右两边一样大就是轴对称图形了吗?这时出示一个任意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折一折。
这时有学生站起比划,一个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折叠后两边一样大,也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感觉与今天有些不同。
生:没有像刚才一样折叠后两边变成一个。(“变成一个”显然也是学生自己的说法,虽不能完整地表达意义,但学生说法值得肯定,至少他自己明白自己的说法)
生3:沿着一条线折叠,两边完全重合。
这样,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片段式的表达,让轴对称这一概念一步一步由模糊趋向清晰,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明辨是非、纠错的过程。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挥小组合作探究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引导者,为学生的说备足课,积极营造让学生敢于说的氛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变过去教师“包讲”、学生围着教师指挥棒转的教学思想,让课堂不再禁锢学生的思维。如笔者在教二年级《长方形的认识》时,学生一致认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笔者不急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怎样去验证这四个角都是直角,让学生自由说。
生1: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一一比较)我追问:也就是说这个同学量了4次,有比4次少的吗?
生2:只要比两次就行了(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
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一次。原来四个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量4次到量两次是一个飞跃,那两次到一次更是学生思维质的飞跃,比老师的讲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数学课上放手让学生去说,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表达的多种方式,对于众多学生而言,总有一种适合他自己。对于学生间的沟通理解是非常有效的,往往会达到教师讲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432-98=432-100-2
436+98=436+100+2
这类题看起来简单,但学生错误百出,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理清加减法算理,只记得老师强调的灌输“加一个数时,多加的数要减,少加的数要加,减一个数时少减的再减,多减要加”。这几句话说起来就拗口易混淆,很多囫囵吞枣,没真正理解算理,計算的熟练程度也不够,错误也在所难免。
这时,笔者给了学生一个生活情境图,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编一个数学计算故事,发挥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去说。一个学生说:我带着432元钱去买一个98元的书包,我是这样付款的,我从432元中先取现100元,也就是432-100,营业员多收了2元就会找回2元钱,这时我的钱就加上找回的2元,所以432-98=432-100+2=334。这种学生日常生活中例子很多,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种付款方式适合于所有多加少加、多减少减的算理,学生理解就很容易,无需死记硬背就可准确理解算理。这样利用生活实例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去说,比教师讲更有效果,更能高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从话语权交给学生开始,让他们的所思所想尽情流露,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情。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各抒己见,交流分享,完善知识体系,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灵动精彩,让课程标准落实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树人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6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