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诗词教学要有“童心童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当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古诗词中,多半内容涉及到儿童的形象或生活,充满童真童趣。传承中华文化,吸收中华文化精髓,古诗词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应该秉承语文课程基本理念,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和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探索古诗词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童心童味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认为古诗词年代久远,脱离现代生活实际,特别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少年儿童,更是觉得遥不可及,很难引导学生走近古诗词所描述的情境或生活之中。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要么就是“望文生义”,通过解释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然后串并起来用现代白话“翻译”古诗词大意,粗略理解古诗词句子意思;要么就对古诗词先“化整为零”——逐句从字面理解,再“化零为整”——整首诗词连起来理解一下大意,生硬地让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思想感情;要么就是机械的“读——背”“背——读”。笔者认为,这样干涩肤浅、生硬机械、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也没有真正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走进文本,更谈不上领悟诗词中的意境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对于这部分古诗词,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进行文本解读,体现“童心”,“嗅出”“童味”,回归儿童生活,还学生以童真童趣,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模仿动作,感悟读诗之情
  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人物动作进行准确生动的刻画描写,就能塑造出一个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古诗词语言简练,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更是精练传神。唐代诗人卢延让在《苦吟》一诗中的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正说明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中儿童的动作,进一步感悟儿童的形象,使其在脑海中逐步丰满起来,从而更好地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辛弃疾用寥寥12个字——“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表达出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此处我引导学生结合画面了解“小儿”“卧”的姿态——很随意地趴在溪头,双脚向上高高翘起,还不时地左右晃动着;了解“小儿”“剥”的动作——掰开莲蓬,取出莲子,啃掉莲子皮,塞进嘴里。笔者接着引导学生:“从这两个动词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抓住这两个关键的动词来理解,学生就不难从“卧”和“剥”这两个动词感悟出“小儿”一幅慵懒悠闲、活泼顽皮、受尽家人宠爱的形象了。
  《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小诗。在这首诗中,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诗人写出了“小娃”的两个动作,分别是“撑”“采”。在理解两个词语本意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两个连贯性的动作,学生就能很顺利地感悟到“小娃”古灵精怪、活泼顽皮的可爱形象了。
  二、扮演角色,领会品诗之妙
  有些古诗词中写到了儿童的对话,但只是白描的手法,并没有详细写出对话的内容,从而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和创作空间。笔者就敏锐把握时机,在尊重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把握诗词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的语言环境,大胆地有创意地进行角色扮演,让古诗词中的人物真正“开口说话”,儿童的语言得到了很好的拓展,从而展示并融入古诗词所创设的情境,最终在角色体验和语言文字训练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一诗中写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简简单单的一个“问”字,勾画出家长的“儿童”不认识久别回乡的诗人那种尴尬伤感的场面,表达出诗人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拓展训练点:面对村头出现的这位“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老人,儿童们会怎么“问”呢?笔者抓住“笑”这个字,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突出儿童的天真和热情。诗人又是怎样回答呢?诗中并没有写,而是留下了一个空白,我就抓住诗中伤感和悲哀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突出诗人的萬般无奈和伤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中有这样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问”字暗示我们,这里隐藏着一个语言拓展训练点:在清明时节的阴雨绵绵中,在湿漉漉的乡间小路上,诗人问牧童“酒家何处有”,牧童却以动作代替了语言——“遥指杏花村”,两人之间的一“问”一“答”应该会是怎样的呢?在趣味盎然的角色扮演中,牧童的热情指引和诗人的真诚感谢学生得到深刻的体会,语言也得到相应的拓展。
  三、揣摩心理,体味悟诗之趣
  每一个儿童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而神奇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没有世俗的污染,没有利益的争夺,只有天真幼稚、纯朴善良、热情烂漫、无拘无束的儿童情趣。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揣摩古诗词中儿童的心理,充分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儿童情趣,感悟古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的妙处。
  唐朝诗人吕岩在《牧童》中这样写道:“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黄昏时分,牧童放牧归来,吃饱了饭,连蓑衣也没有脱,直接在露天里休息了。仰卧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沐浴着徐徐吹来的清风,面对头顶上的皎洁明月,小小的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他会想起奶奶曾经讲过的神话故事吗?他会想起白天在林中看见的那只小黄雀吗……通过揣摩牧童的心理,学生可以体味到他恬静闲适、无忧无虑的生活情趣。
  四、体验生活,享受学诗之乐
  古诗词中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的在农忙时节学做农事:“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有的在金黄的菜花丛中追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有的在放牧的途中捕鸣蝉:“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牧《所见》),还有的在秋天的深夜里挑灯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基于孩子活泼好动、热爱自然、喜欢模仿的天性,古诗词中描述儿童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很容易从中找到“共同语言”。在教学时,笔者采取多种方式建立起古代和现代、诗内和诗外、“儿童”和学生之间有效衔接的“桥梁”,引导学生体验古诗词中的儿童生活,享受儿童的乐趣。
  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中描写了这样的画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孩子们放学以后,没有被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春天美景所吸引,而是成群结队地拿着“纸鸢”(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来到空旷的草地上放飞。教学时,笔者紧扣“忙”这个字,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放风筝的场景,说一说自己放风筝过程中的所见、所做、所想。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验诗中儿童一边快速地奔跑放线、一边兴奋地喊叫的勃勃兴致,分享他们放飞风筝的乐趣。
  在古诗词教学中,只有走进儿童的生活,走进儿童的心灵,充满“童味”,让古诗词课堂“童味”盎然,才能体味到古诗词的精妙和无穷乐趣,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高效生本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