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布置原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以图形与几何模型为例应着重培养同学们空间想象和几何直观多种才能,面对枯燥而抽象的数学概念,什么样的作业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什么样的作业反馈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改善教学,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图形与几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27-01
  一、小学数学作业问题研究背景
  继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后,以学生为主体便不再是纸上谈兵,课堂教学也就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解题的思维能力。在这些改革任务下,作业具有联系现实与抽象、加强经验与能力的重要使命,还因为它能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的程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因此,作业的质量直接反映教学成效,如果学生无法出色地完成学习目标,那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业的完成情况差,完成质量不高,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影响教学进行。
  作業改革应该进行针对性取舍。作业的优化,不仅要在不合理处进行优化,更要寻找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作业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二、当今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存在问题
  1.作业内容和现实联系少,学生主动性降低。
  作业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抽象概念,没有良好的情境导入,学生便无法深刻理解抽象概念,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例如没有任何的情景导入和增加了情境导入的题,后者更加生动便于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不论是与生活的联系还是与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都应该从现实出发,联系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2.作业量大,作业过程往往被忽略。
  作业在课业负担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许多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注重量而忽视了质,导致出现了许多作业父母代写等敷衍作业的现象,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不能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标准。
  因此,老师给学生分配作业要在保证质的前提下,要更看中完善作业量与层次,在追求作业结果前更关注作业过程。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很多学校采取了课堂自主作业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当堂反馈,借此来巩固学习效果。
  3.作业类型单一,学生实际操作及应用不足。
  在书面作业为主的作业形式下,学生所接触到的作业类型十分单一,以图形与结合为例,需要学生抓住显性的图形,培养足够的空间想象力。这就有必要在作业当中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环境中去、大量观图、创造与内容相适图形。而书面作业是不能满足的,因此要丰富作业类型,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操作和应用来思考问题。不能只局限于一种解答题目方法与方法,更多是要一题多想,提升逻辑思考力。
  4.作业方式缺乏多样化,不利于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
  重复的联系习题作业只能巩固概念与公式,是远远不能达到的。都需要作业方式多样多元,借助实际事物或是想象形体结构来帮助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例如,15个小正方体任意组合,建立初步的空间感知;与同学合作交流拼法,形成有序的思考;强化有序操作;最后进行抽象操作,深化空间感知。
  三、小学数学作业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布置原则
  1.凸显生活化与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图形与几何”在经过了“几何”——“空间与几何”——“图形与几何”的层层递进的完善与修改过后,不仅加强了抽象概念的严谨度,还增强了研究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大小、物体的位置关系和物体的变换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生活中所要辨别清楚方位;清楚地指出电影院的椅子所在具体的位置,就要知道这把椅子在第十三排第三个;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所看到的图像都有差异。
  设计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在于利用同学们,认为学习的背景就是日常中常见的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空间场景。借此引导同学认识图形与几何,使日常的生活和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让数学与生活相互交融。
  2.凸显过程性与体验性。
  《数学课程标准》将“图形与几何”教学任务重点突出在了“问题解决”方面。就像以测量单位为教学目标主要就是注重让同学们感受量的实际意义。如,探究长方形面积内涵,估算并长方形面积,学会认识面积单位,并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在这个实例中,由对面积抽象公式单纯记忆转变为经历面积产生过程,让学生自主建立起数学知识,训练学生技能与能力。
  3.凸显实践性与应用性。
  在“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下,《标准》中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十分注重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在课堂下的日常生活中。如“冰箱体积的测量”,“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根据实物进行图案组合”等教学,使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数学、范围变广了。更领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4.凸显开放性与创造性。
  几何教学注重最终成绩忽略过程,是当今应试教育弊端之一。学生们学习图形、学习几何方式方法十分单一与刻板。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想象能力弱、直观性差、对待这一方面的学习没有了热情。
  因此,具备挑战性的问题环境下在“空间与图形”中应该多倡导、多设计,创造开阔思维空间,引发创新意识。
  四、结论
  图形与几何的作业评价同其他类型的数学作业一样,不但要关注独立完成作业的准确率与完成度和完成时间,还要求我们从作业中发现学生的空间思维解题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空间思维解题方式迁移到练习中去。
  作业情况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是学生改进自身的重要方式。例:学生在作业中易错部分很可能是因为抽象概念理解有误,这时教师就应该加强对抽象概念的巩固,运用大量的具体事物概括并提炼出抽象概念,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并反思自己理解的不足,这些都是从作业中体现出来并给予改正的。
  参考文献
  [1]孔斐.数学中的侧向思考[J].数学教学,2006.
  [2]曹晓林.作业评价平台的改进和应用[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9.
  [3]申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浅析[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4]张恩.反思数学课的教学预设[J].新课程(小学版),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2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