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闲暇时间,去一个社区课堂做志愿服务,课堂教授着中华礼仪,台下全是六七岁的孩子。老师轻问:“诸君求学为何?”底下小手如林。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大方地起立:“老师好!我求学的目的是纪念古人,获得知识,将来做一名医生,治好爸爸妈妈的病。谢谢老师。”孩子的话没有什么逻辑,我听了却一震,对长辈的恭敬,对先知的敬重,对长辈的孝顺,毫不做作,淋漓尽致。孩子虽小,却抱有最真挚最崇高的理想,就如当年范仲淹跟算命先生说的:“只有良相和良医可以救人济世,所以我立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就是中华的栋梁,这就是振兴中华的决心。
  于是,这里的“良相”不再是宰相,而是可以为国家长远考虑,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材;这里的“良医”不再只是指医生,而是可以针砭时弊,医治社会弊病的人。
  于是,我们开始立志成为“良相”:公交车上或地铁上不受外界干扰认真學习的“最美学生”日益增多,排队时拿着一本单词手册念念有词的学子日益增多,图书馆中认真翻阅资料的身影填满书架之间的缝隙……比起那些只谈“多读书,报效祖国”之类的空话,我们在用行动证明,我们有志向成为“良相”。我们愿意面向夕阳享受奔跑后的欢畅,我们愿意让汗水肆意浸湿脸庞……军训的烈日揉捏着脸庞的汗珠融化在整齐响亮的口号中,学农的泥土攀上同学的裤脚散发着青春的朝气;笔尖画下的字符刚好是阳光铺满的未来……我们昂首挺胸,我们悬梁刺股,我们汲取中华浩瀚文化中的一点精华,只为能腹有诗书谈吐未来。
  于是,我们也开始立志成为“良医”:我们曝光那些违反规则的恶习,我们批评那些伤风败俗的现象,我们纠正那些有悖天理的行为……我们战战兢兢,我们沉着冷静,我们用仁礼之道,只为将中华文明传承,只为能延续“礼仪之邦”一称。
  或许,我太渺小,能做的,只有为敬老院的老人梳一次头;只有为地铁站中迷茫的乘客指一次方向;只有帮社区散发一张关于环境治理的宣传单……希望有朝一日,在这跬步小流的积累下,能至千里成江海!
  我们“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我们养精蓄锐,我们整装待发,我们用十年寒窗,只为能牢牢地握住前辈传来的接力棒,只为能将振兴中华的责任一肩扛。
  点评:文章以时事为切入口,通篇流淌着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却并未囿于歌颂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空谈振兴中华的理想使命,而是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引发感悟,将对历史、对民族的思考延伸至自己身边,实论作为高中学子的“可做可为”。
  点评教师:战嘉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4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