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必然路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制度保障不够、内容供给不全、基础支撑乏力等问题,要构建育心育德融合模式,就必须:完善制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供给,健全突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加强管理,搭建人员培养的支撑体系和系统化的干预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心育德;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4-005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2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从多重体系、多个层面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地突出育心育德的有机融合,无论在制度保障、内容供给以及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构建育心育德融合模式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必然路径。
  一、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构建的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的根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人的主观意识,要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就得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去把握——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素质之外,还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具备能够影响学生学习、人生态度的热情与魅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方法、激情,使其自身受到激励。学生必须乐学,学生如果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也势必影响价值认同。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式未转变,学习投入度不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难免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不敢面对挫折、对大学生活缺乏热情,深感前途渺茫,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干预。只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才能保证学生的大学生涯良性发展。
  (二)高校育心与育德工作的现实分离
  事实上,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隶属不同的院系、部门,通常各行其是,整合协同不够。当前,高校普遍开设有较为完备的心理健康课程,也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学生心理咨詢、心理问题化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导师由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导师由相关专业老师担任,一般采取公共课、讲座、座谈、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这时候,育心与育德在现实上是分离的,且高校学生也能明显感受到日常生活(育心)与理论教育(育德)之间的割裂。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思想教育,树人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只有育心育德相融合才是符合现实的做法。
  二、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构建的困境
  (一)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高校有比较创新的思想教育方式,有比较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也有比较成熟的配套政策、条例与规章可循。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学校层面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以面为主,班级辅导员工作事务繁忙,无法顾及学生个体,且学校开通的心理健康咨渠道收效甚微,无法承担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等问题。总体上高校在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探索不够。如果学校仅以政治觉悟高低的单一考核标准衡量学生心理状态,当学生个体出现心理障碍、抑郁表现甚至社会恶习时,就面临着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形式创新方面是不足的,其相关制度体系当然也是不完善的。
  (二)缺乏全面的内容供给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德育的重要范畴,在高校通常比较受到重视,也采取了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而且其他育德形式也是层出不穷。但是相比育德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情况来说,育心形式就比较匮乏,或者说育德工作中缺乏健全的育心内容体系。表现为以群体教育为基本组织形式的育德工作没有关注学生个体的精神需求,个体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这种方式下得不到呈现,负面和失落的情绪更加得不到排解,个体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尊重,学生容易感到自己是受教育与管制的客体,而不能感受到组织集体中的温暖与关爱;最后,育德工作的局限性导致受教育客体的权利问题通常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育德工作也因此极少触及到解决学生个体的实际困难,更难了解学生遇到挫折时的心理状况。因此,育德工作中缺乏健全的育心内容体系直接制约了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良好构建。
  (三)缺乏有力的基础支撑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为主体的传统思政模式,相对来说不为学生“喜闻乐见”,更谈不上育德育心的融合。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干预机构,然而许多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存有不信任感,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心理疾病患者。产生这种偏颇认识主要是由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的非专业化,学校心理咨询受消极型心理教育目标的影响以及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宣传不够等所导致。一些高校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更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无法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系统化的参与。管理体系本身的不足之处限制了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构建。
  三、高校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构建
  (一)完善制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教育教学体系
  有学者认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必须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可见完善制度的重要性。高校要实现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构建,须首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体系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具体来说就是不再适应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在制度上保证知识共享式沟通,统筹协同创新平台,提升教师的地位、专业素质与理论水平。打通校育心与育德的数据、知识壁垒。其次,要整合不同的要素体系,拓展协同创新平台。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创新平台拓展,除了党政工团系统,还要拓展到心理治疗、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从制度上保障不同参与要素的平等互利地位。第三,要从制度上保障协同创新平台间的同步优化式合作,加强中心体系的建设,制定不同平台间共同遵守的规章、条例,切实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二)改革供给,健全突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的多样需求为现实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化更加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出人文关怀的内容。首先要开发出多元立体的教育方式,不再以灌输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模式,如以网络教育平台打造、教育实践基地访问、研修旅行等作为多手段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去。其次,要突出具有人文关怀内容的特色化咨询服务,巩固日常德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须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个人心理问题提供特色化咨询,将育德与育心切实结合在一块,健全突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观念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管理,搭建人员培养的支撑体系和系统化的干预体系
  高校为构建育心育德融合机制而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加强管理,须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搭建人员培养的支撑体系,二是完善系统化的干预体系。首先,搭建人员培养的物质支撑体系的实质就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系统。一是要优化文化环境系统,高校要建设自身的思想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文化宣传场馆等,做到文化育人、文化育心。二是要优化技术环境系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先进的技术载体。如完善远程网络教育、新媒体在线教育以及AI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技术,切实搭建起人员培养的科学评价与物质支撑体系。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大变革。其次,要做好工作干预,矫正工作不足,完善德育与心理育人的考核制度体系。要做好干预,矫正工作的不足,人员培养就不能唯一注重系统的科学性。还需要以人为本的考核与评估,毕竟育德与育心都是关乎人的个体心理,不是数据与指标能够完全体现的。因此,要谨慎对待德育与心理育人考核体系的建立:一是要对教师的育德与育心综合素质与教学手段进行考核,激励教师获取心理专业技术与执照;二是要重点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考核,学年内多次心理测评,检验学生思想品德与心理状况的实际状况;三是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做好高校育心与育德评价体系的监督、反馈工作,切实构建起育心育德融合模式的良好机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