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表示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些精辟的论断,让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提问。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中年级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由此可见,勇于提问,善于提问,主动提问,乐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有很大的推进作用。那么要使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要让学生根据有价值的数学信息、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促使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一、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强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有意识的设计“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向,是学生的内动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的状态转入活跃的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问的基础,问是疑的结果。在课堂上如果要使学生乐于提问,必须先培养其质疑的兴趣,教学其质疑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使其大胆提问。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先出示买文具的情境图后,问学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如下问题:书包的单价是文具盒的几倍?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16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来的,他们此时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他们十分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懂,此时必须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交流互动。在讨论80÷20时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等于4,商为什么和个位对齐。因为学生不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就不同,充分尊重学生,对不同的交流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维发生碰撞,促使参与数学活动的每个人都有所思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游戏、多媒体播放课件、闯关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心理形成悬念,又借助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创造问题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图、文、声、像相结合,这给课堂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同时那些生动的画面,悠扬的音乐,详尽的解说,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教学“有趣的算式”时,利用哈利波特是一个正义的、勇敢的男孩,为了消灭敌人,为了替父母报仇,为了拯救魔法界,小小年纪的他与伏地魔展开了不懈的战斗。根据推测,哈利波特找到了伏地魔的法器所在地,他通过幻影移形术,来到了目的地——一座宝塔,宝塔的大门上排列着一下算式,通过讲故事,在利用影像使他们动起来,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高涨情绪,思维立即活跃起来,这些算式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其他类似这样的算式也能有这样的规律吗?发现这样的规律有什么用途呢?这样激趣的导入使学生大胆提问并用于探索。
  二、创设轻松环境,让学生善于提问
  英国教育家斯赛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自主去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发现。应尽量多些,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时,他们却不敢问问题,有的学生不好意思提问,有的学生害怕说错不敢提问,有的学生不积极思考问题,有的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差不知怎么提问题,有的学生只是听,而不发问,要使学生在课堂善于提问,首先要帮助学生消除这些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对于课堂上由于害羞、紧张而不敢提问的学生,让他们大胆的提问,及时鼓励,说错了不打击而是启发诱导,表达自己的正确见解,对于那些没有信心提问的孩子,课前布置他们预习教学内容去发现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对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书面语言表达的形式表述出来。对于不敢表达的学生可以个别提问,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敢于表达的学生在肯定他们的同时,让他们带动那些不积极提问的学生们,同时在课堂上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以小组形式讨论提出问题,选派代表提问,通过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评定星级小组。这样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们不敢、害羞、不自信等心理障碍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大胆质疑发问,学生提问能力就一定有所发展。经过这些提问过程,使学生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发展。提升了思维的灵活性,改变了教师提问学生,学生跟着教师转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成为课堂主人,勇敢的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三、设计知识构架,让学生主动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法设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以现实生活素材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讨论比较,引导学生学新知的情感需求,让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展开。例如:在教学“正负数”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认识了“+、-”表示简捷性和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读法和意义,体会了用正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量,爱动脑筋的学生提出了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表示呢?学习了正负数的只是表示温度吗?正负数还能表示那些意义呢?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识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旧知自主探索,以旧引新,巧妙适时地把新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就会唤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动力,产生疑问主动提出问题。
  四、教师及时鼓励、让学生乐于提问
  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们在低年级的时候乐于提问,而越到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越少了。甚至课堂上无人提问,这是我们教师对待学生提出问题时的做法出现了问题,就是当学生提问出现偏差时,受到了老师同学的嘲笑、责备,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就逐渐的不再提问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要加以保护和尊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一直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他们的每一次成功,因为受到尊重这都会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全新投入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时刻抓住学生提问的机会给予肯定,并用真诚的情感,简洁的话语指出不足,使他们乐于提问。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使学生找规律发现这两个预算率,在实际应用时产生疑虑,什么时候用乘法交换律?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两个运算律同时应用。这样学生乐于提问,解决问题,印象深刻,提问的兴趣越来越浓。
  注明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提问是学生在课堂获得知识的重要的途径,是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让学生大胆提问、善于提问、主动提问、乐于提问并在解决问题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2088.htm